韩非,战国时期韩国公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所著的《韩非子》,不仅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而且汲取了先秦各种思想成果,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与复杂诡谲的社会道德,是我国古代无与伦比的政治学巨著。本书以嘉庆二十三年(1818)吴鼒所刊《乾道本韩非子廿卷》为底本,以他本校勘核定,简注通俗易懂,译文流畅准确,每篇之前有精彩提要,每一小节有深刻评析,有利于读者领会原文的内涵。
《世说新语》是中国著名的志人小说,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 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大部分是东汉末直到刘宋初近三百年间的人和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本书正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思贤讲舍本为底本,译文和注释则用张?之先生的译注本。译文通俗流畅,注释将南朝梁刘孝标注融汇吸收,更加方便读者了解《世说新语》背后的故事。版式上,我们沿用了《古文观止译注》(注音版)的模式,在原文上通篇标注拼音,使广大读者在阅读时省去繁难字的查检之劳。同时,在拼音的辅助下,可以针对性地区分阅读原文、译文和注释,获得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被胡适称为"绝代奇书"。全书二十一卷,集秦汉黄老道家之大成。 陈广忠先生研究《淮南子》三十多年,此书稿为多年来在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套译注书的体例增改整理而成,基本架构是作者2008年黄山书社版《淮南子斠诠》。 书的底本采用北宋本,校勘精审;"题解"部分以原题解及《要略》为基础,而又重新加以阐释;"注释"部分参照许慎、高诱旧注,并融入新的研究成果;"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意译次之,以正、雅为行文目标。本书扬清代朴学求实之精神,以研究、普及兼顾为原则,力在为读者提供一部新的《淮南子》研究读本。
尔雅是中国历史上*部词典,具有同义词典和百科词典的性质。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尔雅一直被列在经部,或依于孝经,或附于论语,或列于小学训诂之属,被作为古代教育的文献和学习的工具。郭璞尔雅序对尔雅解古今之义、五经训诂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天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摘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关于尔雅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或谓孔子门人所作,或谓周公所作,或谓秦汉学者纂集。
张伯行编选之《唐宋八大家文钞》,以 醇正 二字为标准。共十九卷,收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文章共316篇。特点:一、规模适中,简明精要,适合初治古文者阅读。二、八大家之名篇大半网罗其中(苏洵仅2篇),一编在手,可览精华。三、篇末集诸家评语,除编者自抒己见外,兼采王慎中、唐顺之、茅坤三家之说。此书以《丛书集成初编》本与《正谊堂全书》续刊互校,并参校以八家文集。
十三经是儒孥的基本典籍,是中华傅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逮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封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难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历史舞台的边缘,级以撼动其中心的地位。 如果说二十四史是以记寅为本,从贯古今,鉴往说来,宣张门资治,更多发挥的是实用的镜鉴的作用,那末十三经则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灵魂。自汉武帝接纳董促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立于学官之后,直到清代,经学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制定国策的理论信报,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齐家立身的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十三经还被法典化,于是有了『春科断狱』,『礼』成了『礼法』,而且是法上之法。它更被神化、宗教化,于是儒学成为国家、国教。它不但堂而皇之地被
四书 是儒家的四部经典,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是后人编撰的关于孔子、孟子言行的记录,《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理学家极为重视这四部经典,纷纷对其进行注释讲解,其中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为著名。朱熹此书去取诸家之说,推敲注释文字,倾注了其大半生的心血。宋代以后,《四书章句集注》被列为钦定的教科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读本,与 五经 具有同等的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风幽婉缠绵,感情浓挚,音律和谐。《李清照集笺注》是著名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学者称为笺释李清照集的 权威性 著作。徐培均先生广泛吸收前人对李清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借鉴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一书,另外在版本、考证、编年、补遗等方面下功夫,重新辑校李清照的作品,将她的诗、词、文汇成一书。对于*负盛名的词作,首次选用罕见的明汲古阁未刻词本作底本,校本则采用同样罕见的清汪玢辑、劳权手校本和清沈瑾钞本等。同时对诗、词、文作品尽可能作了考证编年,辨析原委,理清脉络,纠正讹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作。书中还收录了历代对李清照的评论资料和新撰的年谱。本书以收罗完备,笺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倡行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堪称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之一,连苏轼也敬仰他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韩愈的诗文作品奇崛雄伟、别开生面,历来备受尊崇,版本不计其数,像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成为古文创作的模范,早在宋代就有 五百家注韩 之誉。本书精选韩愈诗49篇、文49篇、赋1篇,以时间先后为序,每篇都有注释、评笺(汇集前人的评语)和按语(选注者个人的评语),书首还有长篇《前言》,如同一部微型评传,甚有助于读者了解韩愈的生平与成就。读者如果没有精力通读韩愈全集,凭此一书,足以领略精华的部分。
本书书首汇集《东坡先生墓志铭》、东坡词评等苏轼研究相关材料。正文部分包括本文、校记、朱孝臧注、龙榆生笺等内容。苏词本身之优美精彩固不必说,朱、龙二位大家的笺注考证详实、注解精到,无论对于学者研究,还是爱好者的阅读欣赏,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可谓为苏词锦上添花。书末附有篇名索引,可使读者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篇目。可以说,本书在保证学术质量之外,兼顾许多人性化的处理,力求为读者带来方便,相信会受到广大苏轼研究者、爱好者的欢迎。
杨万里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 中兴四大家 。其学诗不肯死在 黄(庭坚)、陈(师道) 江西派的篱下,敢于自出手眼。他的诗颇具奇趣,令人耳目一新,时时流露出风趣、幽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 诚斋体 。其散文词赋,也颇可一观。 周汝昌先生自十四岁开始读诗、作诗,如何注诗才能对今天的读者更有助益,是他常常考虑的问题。《范成大诗选》初试牛刀、与人合注《白居易诗选》之后,《杨万里选集》成为他真正将自己想法贯彻始终的部作品。本书精选杨万里诗文词赋作品,加以注释、评笺,注语清新活泼,体贴人心。1962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初版,1979年修订重印,深受读者欢迎,今以繁体横排全新再版,以飨读者。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留传至今的一部名著,与郦道元的《水经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名。它以记洛阳的佛寺为题,实际记述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种种传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贪得无厌、腐化堕落的面目和生活,可与《魏书》《北史》相证,有些可补正史之不足,不失为一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范祥雍先生费积年之功对其进行整理,成《洛阳伽蓝记校注》一书,注释详实,有助于佛教史、地理史、文学史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本版吸收了近年来读者提供的建议,改正了一些讹误。
黄仲则的诗歌,在风雨飘摇的旧时代,拥有为数众多的谄者。瞿秋白早年在叙述家庭的穷困生活时曾说想起我与父亲的远别,重逢时节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人想起我们常州诗人黄仲则的名句来:惨惨柴门凰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巳《穴饿乡纪程3》当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在赠送给友人的一首诗中,再次提到黄仲则:嗣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寨。乙《羊牧之穴我所知道的瞿秋白》》对黄仲则的深切同情,温于旨表。 郭沬若说过,郁达夫不仅很喜欢黄仲则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似乎有意在学他,他的短篇小说穴采石矶锣便是以黄仲则为主人公的,而其实是在呵夫子自遗』。乙《穴郁达夫诗词钞序》》在解放前的三十年间,有关黄仲则的年谐、评传、各种选本,陆续出版,数量之多.超过清代其它诗人。解放以后,
本书以南宋书棚本为底本,校以乾道递修本、元修本、明治字本、四部丛刊本、《全唐诗》等,以宋人诸总集、类书参校。注释以笺疏为主,简明扼要,并辑录大量诗评。书后附有名家序跋、诗评、传记资料、年谱等。是为迄今为止*完善、*精的也是*的韦应物全集校注本。韦应物是中唐重要诗人,诗风澄淡精致,自然秀丽,兼有陶渊明、二谢之长。名句如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 雨歇林光变,塘绿鸟声幽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等,都能先择自然山水中*能引起人们美感的景色构成意象,具有明丽典雅的色彩美和音乐美。
杜甫之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自宋代起,对杜诗的种种注释笺校便蔚然成风,有 千家注杜 之说。然而所谓的千家之中,难免良莠不齐,并非每本都有较高的价值。钱谦益是由明入清的著名学者,其学问之广博精深素来为世所公认。他着重以史证诗,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核进一步阐明杜诗的思想内容,对相关交游、地理、职官、典章制度等的笺注亦颇有价值,可说资料翔实、论证精当,是*有影响的杜诗注本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曾与多年前出版过《钱注杜诗》,此次重版,将之列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相信会受到杜诗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欢迎。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风幽婉缠绵,感情浓挚,音律和谐。《李清照集笺注》是著名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学者称为笺释李清照集的 权威性 著作。徐培均先生广泛吸收前人对李清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借鉴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一书,另外在版本、考证、编年、补遗等方面下功夫,重新辑校李清照的作品,将她的诗、词、文汇成一书。对于*负盛名的词作,首次选用罕见的明汲古阁未刻词本作底本,校本则采用同样罕见的清汪玢辑、劳权手校本和清沈瑾钞本等。同时对诗、词、文作品尽可能作了考证编年,辨析原委,理清脉络,纠正讹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作。书中还收录了历代对李清照的评论资料和新撰的年谱。本书以收罗完备,笺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也是算经十书之重要一种,历来被尊为算经之首。该书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在中国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应用问题,反映了中国人的数学观和生活观。每道题由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三部分组成,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则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译注本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译文部分结合现代数学知识和直观生动的图例对原文进行解读,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本书书首汇集《东坡先生墓志铭》、东坡词评等苏轼研究相关材料。正文部分包括本文、校记、朱孝臧注、龙榆生笺等内容。苏词本身之优美精彩固不必说,朱、龙二位大家的笺注考证详实、注解精到,无论对于学者研究,还是爱好者的阅读欣赏,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可谓为苏词锦上添花。书末附有篇名索引,可使读者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篇目。可以说,本书在保证学术质量之外,兼顾许多人性化的处理,力求为读者带来方便,相信会受到广大苏轼研究者、爱好者的欢迎。
《诸家论唯识》中的作者都不是以研究唯识学为其学术主业,也正因此,可见得唯识学的理论吸引力,亦可为研究这些作者的思想提供来自唯识学的维度。 1. 大儒王夫之的《相宗络索》*难能可贵,因为明清时期唯识学的经典已极少流通,而王夫之在资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还能如此系统地组织起这个唯识学大纲性的著作。本书共29个词条,我们依王恩洋的《内容提要》将这29个词条分为8类,给出每一类的主题(章名);词条名后括号内的数字,乃王夫之原书的编排顺序。 2. 缪凤林,学衡派代表人物之一。《唯识今释》一文,*的特色就是全文都是在与西方近代哲学的比较中来组织唯识的学说体系。 3. 废名 欢喜赞叹于大乘佛教成立阿赖耶识的教义 ,自述作《阿赖耶识论》之故有二: 为儒者讲阿赖耶识 ; 看了《新唯识论》诚不能不讲阿赖耶识 。 4. 分别收
晏殊、晏几道父子为北宋词坛名家,他们创作的《珠玉词》和《小山词》深情婉美,是宋词婉约派之开创者和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对二晏词多有收辑,从明代毛晋、吴讷直至近代朱彊邨、林大椿均有辑刻,唐圭璋先生《全宋词》亦收录二晏词,但校勘仍未尽完善。近代以来,二晏词或有选注本,对全集作笺释则极为少见。本书对二晏词的全部作品作了全面整理,除运用多种校本校勘外,对词中涉及的人物、年代、事件、名物、典章、故实等作了笺释考辨,还特意对词意作了讲疏,便于读者准确理解。书后收录前人对二晏词的评论,并撰有二晏简谱,对大晏、小晏的生平和创作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王恩洋先生(1897 1964)的唯识学著作,大致可分为三类,每一类数量都很可观:1. 概论性的著作,2. 专门问题的研究论文,3. 注疏性的著作。其中概论性和专论性的论著,我们已经选编出版《王恩洋唯识论著集》一书,今出版其注疏性的著作《唯识二十论疏》。作者在本书末提到,本疏乃 1937年7月,应华岩寺主钟镜和尚请,疏于华岩佛学院 。1939年上海佛学书局印行,1978年收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二十九卷,2000年收于《王恩洋先生论著集》(全十册,四川人民出版社)第二卷。 周叔迦先生(1899 1970)可以说是一位 佛教百科全书 式的人物,其在中印佛教史、中国佛教宗派、唯识学与因明、佛教制度与仪轨、佛典考证与注疏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其唯识学与因明的著作,主要收于《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全七册,中华书局)第二册,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