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蜚声海内外。增订本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字资料与研究心得,体现了近期新的学术成果。
白军鹏著的这本《敦煌汉简校释》是自《敦煌汉简》及《中国简牍集成·甘肃卷》出版后在“敦煌汉简”释文整理方面的又一次集成之作。在简文搜集方面,对前面两书之后所发现的已公布之“敦煌汉简”尽量搜集收录,也包括几年前刚刚公布的斯坦因二探(也可能包括三探)所发现的削衣,对其中可以再整理的部分进行了联缀与重新校订。因此,从资料的全面性上来看,本书是超过之前所有著作的。 在简文校订方面,本书参考了沙畹、罗振玉、王国维、劳干、大庭修、鲁惟一、裘锡圭、李均明、胡平生、张德芳等学者的成果,结合图版及辞例对每一条简文做重新的校订,新释及改释近两百处。书后附有“敦煌汉简”出土情况等对照表,对前人的疏漏处进行了校补, 加方便学者们利用这些材料。
本书为晋杜预对《春秋左传》所作的集解,大凡人名、地名、典章、制度、词章、义理,大都精当准确,更是后世学者研究的津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经久不衰。李梦 生教授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为底本,参校1936年世界书局据武英殿本影印之《春秋三传》,进行了精审的整理。
《管子》一书为战国中后期著名的子学著述,旧题为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所撰,经历代学者考订,该书实际是经后世众人之手而成。《管子》共八十六篇,包罗万象,宏博精神,是当时各种思潮作品的总汇,广泛记录了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书中体现的政治思想以法家学说为主,哲学精神则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同时兼容儒家、阴阳家、兵家等流派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目前一部不朽的名著。《管子译注》是一部全注全译的《管子》读本,采用通行的明赵用贤本为底本进行标点,依据历代名家校释进行注释,并做全文翻译,力求切合原文之意。
《韩昌黎文集校注(套装上下册)》本次重版尽量改正原书的个别排校及标点疏误。因整理者已故去,处理疑误时,重点参考了原书所依底本东雅堂本昌黎先生集和旧注颇多取资的朱熹韩文考异等相关文献,并吸收了湖南大学昊钦根先生及其他热心读者的勘误成果。《韩昌黎文集校注(套装上下册)》是根据近代古文名家桐城马其昶(一八五五-一九三〇)的遗稿编辑而成的。马氏用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并采集了明清两代主要是清代各家的评说,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史实疏证各方面,都对旧注作了许多订正和补充;旧本字句讹夺的地方,也作了细心的校勘。
《尔雅》是 部词书,因其重要,历代学者广为注释。郝懿行撰的《尔雅义疏》因成书较晚,能汲取各家之长,如因声取义、词义发展等,尤其是百科类条目重目验。因此郝疏得以广泛流传。该点校本以同治四年郝氏家刻本为底本,校以咸丰六年刻本,经文与郭注则参校以《十三经注疏》(中华)、《尔雅校笺》《尔雅今注》等。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全书分三卷,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成为中药
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蜚声海内外。增订本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字资料与研究心得,体现了近期新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