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七集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苏轼的诗文集110卷。包括《东坡集》40卷,《东坡后集》20卷,《东坡奏议》15卷,《东坡外制集》3卷附乐语,《东坡内制集》10卷,《东坡应诏集》10卷,《东坡续集》12卷附校记。从文学的角度看,价值较高的在前,后续三集,基本上包括了他的诗,词,散文,书简,序论等。前后两集编定时间较早,比较可靠。今存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 清光绪年间,有缪荃孙校刊本 民国年间有《四部备要》本。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实际是由明朝叶昼托名李卓吾对《西游记》进行的评点。他的评点理论虽不及金圣叹全面系统,但他上承李卓吾,下启金圣叹,对《西游记》的奇幻性格,提出了独特见解。其批评文字要言不烦,点到为止,却能够直指精髓,发人深思。此次以河南省图书馆藏明刻本原书扫描影印,并且潘建国教授作序导读,供读者参考。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经事纬,要言不烦。又参校所采诸书异同,为《考异》三十卷,明所以去取之意。元丰七年(1048)奏进,元祐元年(1086)下杭州镂版。至宋元之际,胡三省为之作音注。此为胡注传世*刻本,半叶十行,行二十字,注文小字双行。四周双边,版心黑口,双鱼尾,上记大小字数,下记刻工名。框高二十二点五厘米,宽十四点五厘米。刻工有付友实、江君美、江叔度、叶清甫、胡时中、刘仁甫、虞以德、陈以敬等一百八十余人,开版字体为元代中后期建刻风格。上海图书馆所藏元刻初印本原装一百五十册,计九千五百九十一叶,自首彻尾,无一补版。文字清晰,内容无缺,今为完本仅存,足资考索。故而以原书扫描影印,使读者得见元本真面。
上海图书馆藏是国内第二大馆,有古籍善本178000册,其中经题跋者多达1700余种,内容涉及藏书之源流,刻印之精粗,流传之多寡,价值之贵贱,乃至与书籍相关的友朋交往,经济生活。这些未经发表者为多;即使已见于刻印者,也常有因刊刻时出现讹夺或业经作者增删而与原书所题存有差异,2013年辞书社将该馆善本题跋以四色彩印影印出版,为学术界提供丰富的原始文献。为进一步为读者提供方便,同时提高古籍普及性,作者陈先行、郭立暄将原有《真蹟》全部进行识读点校,并将多年来的研究考据成果《版本考》附于书末,供广大读者参考。
元末明初,罗贯中编撰了中国小说史上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清初毛宗岗重新加以修改和批评。毛宗岗的评改本是《三国志演义》版本史和批评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此毛本替代了罗贯中原书与其他诸明刊本,成为三百多年来风行的读物。毛宗岗评改的《三国志演义》(毛评本),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四大奇书种》乃是其早的刊本。国图所藏这一版本为六十卷一百二十回,存封面、序、凡例、总目、人物图、读三国志法。刊本每回首叶或末叶的板心下方,刻有 醉耕堂/藏板 五字或 醉耕堂 三字。本书据藏于国家图书馆的醉耕堂刊毛宗岗评改本原貌影印,并由《三国志演义》研究专家陈翔华先生作序,制作成一套适合阅读与收藏的古籍图书。
本书据明万历刻清乾隆鲍氏知不足斋印本影印,西汉刘向撰,明代仇英绘,汪道昆增辑,共十六卷。《列女传》一书,面世于西汉,叙述先秦至西汉中期一百余位女性人物的事迹。一般认为,其作者为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民国著名学者罗根泽判断原始文本并非出自刘向之手,刘向只是勘谬校字,整理排序。无论如何,《列女传》开启了中国古代 类传 传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体学价值。万历时,安徽歙县人汪道昆在宋本基础上,对《列女传》进行增删,删去 孽嬖 ,又增加一些人物(增辑人物均出明代,而以歙郡居多。一郡之中,又以汪氏、程氏为主)。人物自 有虞二妃 起,至 熊烈女 止,为十六卷。每则人物故事配一插图,共计三百余幅。
苏辙各集文稿都是他自己在不同时期亲手编定。元祐六年(1091),他裒集旧作编成五十卷《栾城集》。崇宁四年(1105)、五年,编定《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政和元年(1111),编成《栾城第三集》十卷。今存宋本《苏文定公文集》为残卷。故此次影印所据底本为清道光刻《三苏全集》本,卷内有著名藏书家傅增湘以朱、蓝、墨笔据宋本校改,既可以全面了解苏辙的诗文内容,也可以得见宋本与此本之异同。全书三色套印,锁线平装,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
昔在元圣,强着玄言。权舆真宗,启迪来裔。遗文诚在,精义颇乖。撮其指归,虽蜀严而犹病;摘其章句,自河公而或略。其余浸微,固不足数。则我玄元妙旨,岂其将坠?朕诚寡薄,尝感斯文。猥承有后之庆,恐失无为之理。每因清宴,辄叩玄关。随所意得,遂为笺注。岂成一家之说,但备遗阙之文。今兹绝笔,是询于众。公卿臣庶、道释二门,有能起予,类于卜商铁疾,同于左氏渴于纳善。朕所虚怀,苟副斯言,必加厚赏。且如谀臣自圣,幸非此流。县[悬]市相矜,亦云小道。既其不讳,咸可直言。勿为来者所嗤,以重朕之不德。
《周礼疏》五十卷,唐贾公彦等撰,是《周礼》经、注、疏合刻本的开山之作,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刻工王恭、宋琚、方至、方坚等乃南宋中期补版工人,知版片至南宋中期再印时已进行过修补。刻工还有郑埜、何垕、徐囦、陈天锡、何建、李宝、任阿伴、徐友山、李德瑛等,是元代补版工人,知此版迭经宋、元两代递修,此为元代印本。此书传世者凡三本,一为商邱宋牧仲旧藏,仅存二十七卷,今归北京大学图书馆。一为故宫博物院旧藏。当年董氏诵芬室曾据上述两本影刻。再有一本即本书,原归朱氏结一庐收藏,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钤有 结弌庐臧书印 、 子清真赏 等印记。今据之高清扫描影印,以飨读者。
《天津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收录天津图书馆所藏有手书题跋之善本300余部,附新学类3部、碑帖类75部。所录题跋多为首次发表,包括项元汴、黄丕烈、翁同龢、梁启超、傅增湘、周叔弢、邓之诚、黄裳等名家题跋,弥足珍贵。题跋真迹和原书版刻书影近1300幅,涵盖经史子集丛各部,以四色彩印出版,限度地保持原件神采,呈现原书版刻特点,为鉴定古籍版本与名家手迹、印鉴提供依据,为古籍研究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原始真迹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张元济,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近代中国著名出版家,古籍版本、目录、校勘学家,一生对于中国文化、出版、藏书事业贡献极大。在其一生收藏古籍、举办图书馆和编辑出版古籍的活动中,留下了许多亲笔书写的题跋批校。本书即是对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手写题跋的汇编,共收录古籍题跋82种。与其他张元济题跋汇编不同的是,本书以图文对照的形式,将原件影印并配以释文,并精要标注书名、作者、版本和馆藏号,以供读者参考。同时,本书将所收录之张元济所书题跋以照片形式呈现,以供读者欣赏张元济之书法艺术。
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学史图书馆是世界研究中国科技文化的中心,该馆馆藏丰富,其中*特色的部分是世界著名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专家李约瑟生前购藏的汉文古籍。本书是关于此部分汉文古籍的整理与著录,收录汉籍善本近百种,据该馆特色分为 经史之部 和 子丛之部 , 子丛之部 又细分为儒兵农家类、医家类、道释类、术谱类、杂家类、类书丛书类等六小类。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正宏教授及其团队对相关古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以善本图目的形式出版,不仅详细著录了每种书的版本和附注信息,还辅以大量书影,更为直观地呈现了相关牌记刊语、序跋、钤印、避讳以及批注等重要信息。此外,本书还附有李约瑟藏书印谱一编,收录李约瑟姓名章、斋号章、闲章和特殊用章多枚,从另一角度呈现了李约瑟收藏汉文古籍的情貌。 本书以中英双语出
清末 傅云龙 编撰的 游历图经 系列中的一 本,据清光绪十五年( 1887 )刊本影印。 光绪 十三年 ( 1887 ) , 傅云龙 奉命出游日本、美国、秘鲁、巴西、加拿大、古巴诸国。于途中诹事译文、历地摹图,归后整理成列国图经六部,是书即其中之一。 三十卷,分为天文一卷、地理六卷、河渠二卷、国纪一卷、风俗一卷、食货四卷、考工一卷、兵制一卷、职官一卷、外交一卷、政事一卷、文学一卷、艺文二卷、金石五卷、文征二卷,对日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尤其在日本外交、日本文学、日本金石以及日本文征等内容上,该书别具一格。
本书据清宣统元年刊本影印,全书含陶斋臧石记四十四卷与陶斋臧砖记两卷。编纂者为晚清大收藏家、金石学家端方,他将所藏的碑刻、泉范、墓志等汇集成编,考证详尽,罗列赅备。每件器物标注尺寸,铭文及释文,后附考证文字。考证内容不仅广采旧说外,亦多心得,发前人之所未发,是一部难得的金石学著作。后附《陶斋臧砖记》二卷,主要收录端方所藏有关汉代刑徒的砖铭。
南宋郑樵的《七音略》是早期等韵学著作之一,是研究传统音系理论及中近古语音史的重要材料。安徽大学文学院杨军教授曾对此书进行过整理研究,其成果就是《七音略校注》(上 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作者搜集了多种版本价值极高的《七音略》及《韵镜》的日本古写本、刻本,在此基础上比勘诸本并求证于韵书、字书,区别正俗、辨析错讹,定各韵 图列字之是非,并在此过程中揭示出了早期切韵图是 层累地造成的 这一真相。 此书是一部材料丰富、考证谨严又不乏创见的校注之作。此次出版的《七音略校笺》就是在《七音略校注》的基础上修订增补的新整理本。此次新版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修订 增补,正文也改为一图一注的形式,方便读者使用;书末还附录了一种重要的《七音略》版本,全彩影印,图文并茂。新版收入《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
本书共分为三卷,卷一以传记体记录西汉桂阳郡苏耽、东汉桂阳郡成武丁、唐代郴人范伯慈、廖法正、刘瞻、刘助、王锡九等九人的生平事迹。卷二叙述唐代郴县人周全真、朱道广二人的生平事迹。卷三记叙唐代郴州人柳毅传书救龙女的故事,还记录了唐代郴州人黄师浩在唐懿宗时屡立战功,英勇殉国之事。后经明代徐霞客游郴州阅《[万历]郴州志》,总结出了 郴州为九仙二佛之地 之说。本书采用线装,一函一册,全面讲述了郴州地区广为流传的九仙二佛之传说故事。
《诗馀画谱》为编者撷取南宋《草堂诗馀》中精粹的宋词百篇,每篇配图一幅而成。所选之词,有秦观、苏轼、黄庭坚、柳永等。版画则出自徽派名家之手。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汇编 清末卷:化学》全四册,收录1903 1911年出版的中小学化学教科书38种,全面反映了清末化学教科书的面貌以及我国化学教育的早期探索。每种教科书有提要一篇,对教科书编纂背景、编撰者、主要内容以及版本情况等做了阐述。主编王祖浩教授撰写的综述文章《清末化学教育发展与化学教科书的特色》,论述了我国近代化学教育体系的形成、早期化学教科书的创生、清末化学教科书的编写特色、清末化学教科书中的中国元素等。本书所收教科书,充分体现了中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冲击和碰撞,是研究清末化学教育、理科教育、近代教育史甚至清末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文献资料。
清陈璧著,陈宗藩辑。本书分为十二卷,前有叶恭绰《序》、陈宗蕃《序》、《清史列传》、《年谱》,卷一至卷八按年月之先后编次,惟关于工程各折事,卷九至卷十一为关于陵寝各工程奏议,卷十二为关于正阳门工程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