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含《新镌工师雕斫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三卷,附《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一卷、《秘诀仙机》一卷,明午荣汇编,章严同集,周言校正。卷一先述鲁班仙师源流,然后述人家造屋主体部份及主要工序,附及王府宫殿、寺观庵堂等同类部分;卷二述人家居宅之附属部份建造,如仓廒、钟楼、六畜厩栏等,以及床、屏、棹、椅等器物制作;卷三述门墻须正及其与周边环境如道路、水池、山石等相互关系,图文并行。全书所述,尤其是一、三两卷,以禁忌、风水为主,制作则略列格式而已。然所及诸法式,如鲁班真尺、断水平法等;所列之格式,如正三架至正九架堂屋规制等;所引与营造有关之俗诗俗文,以及有关相宅卜地之要领等,亦有以考见明代江南民间房屋修建规制、习俗等。其中卷三即建造各类房屋的吉凶图式七十二例,每半页六幅插图,上图下文相配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本书为现存*早的刻本即元大德刻本,原书印刷优美,流传清晰,数易藏主,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从香港购回,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梦溪笔谈》共分26卷,内容包括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一起合称《四书》,是儒家传道受业的基本教材。宋代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将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孟子》乃至《四书》,在今日看来,除去研讨中国古代思想史等方面的参考价值外,对现代人的修身养性、促进社会和谐,也有其可取之处。此次影印所用底本,为国家图书馆珍藏原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嘉定十年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 本次重印,对开本和版心进行了优化,并锁线装订。
學,爲雜家之始祖,是研究周秦思想文化的寶藏。。《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召集众宾客纂集而成,吕不韦是召集人,也是组织者。《吕氏春秋》成書後,漢代多人爲之作注,現存早的注本是漢代高誘《吕氏春秋訓解》,早的刻本是元代至正六年(一三四六)嘉興路儒學刻本,簡稱元刻本或元本。本书据上海图书馆藏元至正本影印出版,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研究和阅读《吕氏春秋》提供了一套优秀的古籍。
《国语》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我国*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以国分类,记言论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前后跨越约五百年。书中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包罗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常与《左传》并称,是研究先秦特别是春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重要文献。 此次出版选用的底本为宋刻宋元递修本,开本铺陈,行格舒朗,墨色莹洁,皮纸印造,堪称宋本之上乘。该本曾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以线装刊行,此次将其列入《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影印出版。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印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
《穀梁传》成书于汉代,自汉宣帝倡导迄于魏晋,注讲者仅有尹更始、唐固、麋信、孔衍、江熙、程阐、徐仙民、徐乾、刘兆、胡讷、段肃等十余家,范宁有感于其注讲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不可观,又引《左传》《公羊传》以解此经,文义违反,颇不利于后世,遂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采诸儒同异之说,又参与二三学士及诸子弟各记所识,并言其意,而成《春秋穀梁传集解》,是今存*早的《穀梁传》注解。唐太宗时,杨士勋辅助孔颖达等撰修《左传正义》,乃以一人之力为范注作义疏,分肌擘理,刊削繁复,文清义约,对《穀梁传》作了第二次系统整理与研究,终成《春秋穀梁传注疏》一书。范注与杨疏为穀梁学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穀梁学的学术发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中古以前《穀梁传》一经的研究水平。今据
《三国画像》不分卷,清潘锦绘,秦祖永鉴定,冯廉校刻。清光绪七年(1881)桐荫馆刊本。是以小说为内容镌刻的木版画集。原书二册,所绘人物自汉献帝至孙翊之妻,包含董卓、吕布、貂蝉等耳熟能详的人物,凡一百一十九人。上册为汉人物图五十九幅,下册为魏、晋、吴人物图六十幅,其中魏人物图三十三幅,晋人物图四幅,吴人物图二十三幅。画像或立或站、执笔提写、骑马奔驰、仰天默念、拉弓射箭、拔剑起舞、遮面哭泣者栩栩如生,每图右上题该人物姓名,部分画像由二人组成,版面丰满灵动。潘锦在卷末题: 此稿自春历夏而秋,每人皆数易稿而成,如用之,须择好手镌刻,庶无遗憾。同治十年岁次辛未锡山潘锦昼堂摹。 可见此画像为精工细镌,晚清小说木刻版画中的精品之作。
《寰宇读碑书系: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书画碑帖鉴定家马成名先生在海外二十多年间所见的善本碑帖五十种,其中善本皆为珍稀之品,且大多为私人秘藏之物,能汇集成册实属难得。每部善本碑帖中的题跋部分作者均全文标点整理,鉴藏印全部释读并按照年代排序,又精心考证每册的真伪、拓制年代以及递藏等相关信息。更难得的是,每册善本皆有明确的鉴定意见,为碑粘研究提供了珍稀的善本数据,为碑帖鉴定提供了宝贵的鉴定思路。
《历代画像传》由清代丁善长绘。全书共四册,收传说中神仙及明以前历代佛道、圣贤、文臣、武将、异士、女子等人物,包含:魁星、虞帝大舜、东方朔、释迦牟尼佛、荆轲、汉高祖、王昭君、岳忠武王、彭有谟等等。丁氏聘请潍县著名书法家王寿伟为每一幅画像撰写略传,为使后人读之,得知历代有此名人,逐篇用不同字体写成。渔樵山人说 此书一出,必传之于海内,而芥子园、晚笑堂不得专美于前矣 。此为清光绪二十二年刊本,板图刻画精美。
1876年,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委派宁波海关副税务司霍搏逊的文牍(现时的秘书)李圭,前往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建国100周年博览会。 他从上海出发,经日本东渡太平洋到美国,参加博览会后又渡大西洋,游览英国、法国,*后经地中海、印度洋归国,历时 8个多月环游地球一周,写下了《环游地球新录》。李圭回国后将其在美期间的撰写成《环游地球新录》一书。书中记载了他在考察途中的成果、见闻,对美国邮政作了详尽的记述,并建议开办中国邮政。
全书包含舒艺室续笔(一卷)、舒艺室余笔(三卷)两部分,为《舒艺室随笔》的补充性文稿合辑。全书涵盖作者对各代经史的汇释、对一些脍炙人口的文章的集校,以及部分杂考琐议。作者通过阅读唐宋学者对经书的注疏,加以融会贯通,简要地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对后世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作者在音律、礼制、治学方面的独到见解,在本书中均有体现,如在《舒艺室续笔》中对史记的校勘,严谨有法,为后人称道;在《舒艺室余笔》中对《白石道人歌曲》的俗字谱的考证研究,为后世研究古代音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哲学史大纲》原 本 是胡适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 。 1917年 ,胡适 根据此编成在北大教授 中国哲学史 的讲义。全书共分 十二 篇。第 一 篇 为 《导言》,第 二 到 十一 篇以人物为主题,系统地论述从老子到韩非 子 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第 十二 篇 主要讲 古代哲学之终局,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作了总结。作者以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观点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摆脱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形式。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
书信集,清王韬撰,作者与亲友往来书札的汇编 ,据清光绪十五年( 1889)刊本影印,共六卷。是书收光绪六年后书信共计百余札,书信体现了他关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改革思想与识见,大体可谓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代表了先驱者的眼光,至今仍有取鉴意义。作为书札文献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个资产阶级改良派人士宣传政治思想观点,在传播改良思想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梁启超著。据一九一六年商务印书馆刊本影印,前有徐勤《徐序》、梁启超《自序》、《凡例》。 梁氏于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美国时所作,为促进北美 中国维新会 (即保皇会)的建设,赴北美旅行,归日后写下了这部游记,是一部介绍十九世纪美国社会、政治、文化情况的重要著作。
本书为著名专家学者林之棠所著,为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刊本。全书分小学、檄伪、经、子四篇,为国学入门之作,意在为初学者指出治学门径。小学篇从甲六书释例入手,梳理了文字沿革:象形、象事、象义、象声、转注、假借;还论述了音韵举要,主要涉及音韵沿革、发音、国内外音标等。檄伪篇从檄伪源起、檄伪方法,详细注解《胡应麟八檄释》,并列举伪书、疑书加以说明。经篇按照易、书、时、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谷梁、论语、孝经、尔雅、孟子逐一介绍说明。子篇先总论诸子之学,后分别详述道、儒、墨、法、纵横、农、小说七大家及汉代至清代文学大家。 对各时代学术发展源流、各学派著名学者作系统的梳理与精湛的评价。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初版,题名《南海康先生著欧洲十一国游记*编》。初版本虽名曰十一国,但其内容却只有光绪三十年游访意大利和法国之事。按作者原计划,从清光绪三十年(1904)起,准备陆续写出其漫游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德意志、法国、丹麦、瑞典、比利时、荷兰、英国等十一国的游记,每国为一编,共十一编。但后来只发表了*编《意大利游记》和第二编《法兰西游记》,其余未见发表。书中除记叙各处风光、城建、工艺和名胜古迹、文物图籍、民间习俗外,着重通过中外比较指出:欧洲并非皆琼楼玉宇,西人并非皆神仙才贤,西方社会弊端亦多;中国不能 忘己而媚外 ,要淘粗取精,取长补短。
刘心源著。据清光绪十七年嘉鱼刘氏龙江楼刊本影印。全书共八卷, 附卷首一卷 。前有《自叙》《发明四则》《例言六则》。卷首: 征引器刻 ; 卷一卷二:鼎文 ;卷三:尊文;卷四: 櫑卣爵文 ;卷五: 彝文 ; 卷六卷七:敦文 ; 卷八:簠簋豆鬲甗盘镈文 。
此书为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集,共收录三百首词作,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延祐七年叶辰南阜书堂刻本,是今存最早的版本。
据民国十六年(1927)东方学会石印本影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卷前有序两篇,分别为王国维和罗振玉所作,卷后有王国维所作后序。王国维在序中对此书推崇备至,认为“三代以后言古文者,未尝有是书也”。此书是罗振玉在甲骨文研究的过程中三部重要著作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殷商贞卜文字考》与《殷虚书契考释》。《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吸收了《殷商贞卜文字考》的“补正”与《殷虚书契考释》“手批校补”,考释形、音、义可知的571字,涉及都邑、帝王、人名、地名、文字、卜辞、体制等,释出可通读的卜辞1196条。全书以释字为重点,在考释的基础上力求通读卜辞兼及殷商社会制度等方面。
《陶靖节先生诗注》四卷,晋陶潜撰,宋汤汉注,采用宋淳祐元年汤汉刻本为底本。汤汉注本为陶渊明集的第一家注本,是后世大量陶集注本的祖本。开创了以史证诗的方法,揭示了陶渊明诗歌极为重要的思想、历史、艺术等价值。
此书系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集,作品艺术上与苏轼风格近似,共收词六百二十余首。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