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在这部书中,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 命 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 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曾国藩对《了凡四训》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袁了凡之言: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并将其列为子侄的一本人生智慧之书。时至今日,《了凡四训》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香港中华道德学会赞美袁了凡以 改造命运的精神,创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光明前途 ,称此书是创造幸福的宝典。袁了凡及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徐霞客游记》内容简介:徐霞客游记卷帙浩繁,受制于版面篇幅,《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徐霞客游记》仅择取了书中部分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及颇具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游记章节进行辑录,共十八篇。我们兼顾了文章大意与读者阅读两个方面,将整章内容分成了若干片段,每一片段又设置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板块,以便读者翻阅。
《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著,至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被尊为《冲虚真经》,列子被封为冲虚真人,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列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子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其书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为人处世的古代经典,字字珠玑,对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仍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父亲因大案被株杀时,作者傅昭才刚刚六岁,内心震动不已,从而一生钻研处世保身之法,总结为“识”、“行”、“止”、“藏”、“忍”、“信”、“曲”、“厚”、“舍”的九字真言,每一字均有深远意味,世人称能做到大半便可心想事成,并非浪得虚名。 全书短小精悍却蕴含人生百态,成为《菜根谭》、《小窗幽记》等处世哲学著作的开先河之作。
《忍经·劝忍百箴》把《忍经》与《劝忍百箴》合到一起,从“忍”字出发,融合百家智慧。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以及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故事,编成《忍经》一书。四年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一个名叫许名奎的人同吴亮不谋而合,博取众资料,编著《劝忍百箴》四卷。《忍经·劝忍百箴》从更全面的角度阐释了“忍”的意义与智慧。
《管子》是一部记录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战国齐国稷下学派言行、言论和事迹的书。其内容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阐述的先秦时期货币经济思想,是极为难得的经济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