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葛洪所撰《神仙传》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共10卷,是其所著道教经典《抱朴子 内篇》的案例辅教之作,以具体人物事迹阐释他的 神仙实有 仙学可致 的主旨。其中的故事,情节大多复杂、奇特,想象丰富,记叙生动,体现了魏晋时期的神仙观念及魏晋文士风气。其中不少人物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一些成语和文化典故,如 沧海桑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杏林 橘井 等,大众耳熟能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次整理以收录神仙数目较多且文字内容较为丰富的广汉魏丛书本系统的《道藏精华本》为底本,并附录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的《太阴女》《太阳女》《乐子长》3篇,共计97篇、101位神仙的故事,是目前较为完整的一个整理本。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东汉末年之南朝刘宋时期名士轶事及其隽语的典籍,主要是有关人物的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1130则。本书撷采精华,精选263则加以译注。本书编纂体例分为原文、题解、注释和译文四部分。题解主要介绍每门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注释包括注音和释词两部分,生僻字、多义字加注音,重点词汇和文化常识性的内容出注。译文主要采取直译的方式,当直译有害于文义理解时,则以意译的方式翻译。本书的注释和译文不仅详细地注解了相关的疑难词语、典章制度、地理常识等,还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做了介绍,并且尽可能细致地讲解原文的言外之意,对于初次接触它、阅读它、欣赏它的读者大有裨益。
《诗经》收录诗歌265篇,按《风》《雅》《颂》三类排序。《风》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是三百篇中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本书编纂体例分为原诗、题解、注释、评析,对原文中的生僻字、假借字、多音多义字加以注音,对原文进行翻译,读者可以轻松通篇诵读,同时对每首诗歌都做了精彩评析,使读者更加了解每首诗歌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及深刻内涵。在疑难处的注解上综合历代名家见解,慎重取舍,尽量不损伤原文意境,并保留重要异说以提供不同
《筹海图编》是一部防海御倭专著,对当时的抗倭战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后人筹划海防提供了借鉴。 本书图文并茂,通过一百余幅地图,展示并论述了我国明代沿海海岸海域的地理形势,沿海驻军、水寨、烽堠、瞭望哨等海防部署、海防设施,以及倭寇劫掠沿海的历史,入侵的时间和路径等。书中还收录了大量中日历史交往资料、朝臣和将帅提出的防海御倭方略、永乐年以来的平倭战绩、抗倭战争中殉国殉难的军民事迹,以及明军的兵器和战船等军事装备资料。丰富翔实的资料使本书成为明代海防史料之集大成之作。 书中还总结了明初以来海防和抗倭斗争的经验,在海防地理、海防战役和海防思想三个方面提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方略对策,而其所倡导的军事协同与经济贸易相结合、远洋出击与近海防御相结合、维护海疆安全并获取海疆利
楚辞 又称 楚词 ,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新体诗,代表作家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作者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 承袭屈赋 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本书为选本,择取了《离骚》《九歌》《九章》当中的13篇,全书体例分为原文、题解、注释、译文四部分。注释择善而从,在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并为生僻字、多音多义字注音,对古今字、假借字、异体字进行注解说明。同时,对原文中的重要诗句结合上下文或其他相关诗文进行准确、精炼、通俗且富文学性地解析,为求帮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楚辞》,读懂《楚辞》。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论语》的各章各节独立成篇,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本书编纂体例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对《论语》进行全面的解读。题解概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阅读要点;原文采用西汉安昌侯张禹的通行底本;注释博采众长,对作品中出现的生僻字词、相关文化知识等进行必要的说明;译文与原文和注释相对应,并以信、达、雅的标准对原文进行现代解说,力求做一个适合大众阅读的普及本。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融合了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多学派的观点,并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构成了荀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荀子》一书就是荀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本书以清人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重新进行校点、注释和翻译。选文除《大略》及 荀卿及弟子所引记传杂事 五篇之外,包括其他所有的篇目,有部分为节选。本书编纂体例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编者在参考前贤古本的基础上,略有校改,加以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力求做一个详细、通俗的文本。
《唐诗三百首》众体皆备,广收经典名篇,家弦户诵,流行*广,至今仍是影响力*的唐诗选本。 本版《唐诗三百首》按体裁编排,先录古体诗,后录近体诗,分为五言古诗(40首)、七言古诗(42首)、五言律诗(80首)、七言律诗(51首)、五言绝句(37首)、七言绝句(60首)六大类,每类下附列乐府,如此便涵盖了唐诗的所有体裁。每一体裁所录诗作,又按诗人所在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年代编次,依序阅读可以窥见时代投射在诗人创作上的影子。 本版以清光绪十一年四藤吟社刊本为底本,删落蘅塘退士的批注及上元女史的补注,对诗作重新整理、注释: 一、介绍诗人生平履历,颂其诗,读其书,知人论世。 二、每首题解。解释诗题的含义,介绍诗作的创作年代或背景,概括诗作的内容或主旨。对底本诗题、作者讹误之处加以说明。 三、注释详尽。对诗
本版《宋词三百首》以1924年初刻本为依据,词人顺序、词作次第,一仍其旧。全书编纂体例分为题解、作者简介、原词、注释四部分。作者首见,仅简述其主要历史行迹及文学成就和词作风格特色,不作是非评价,尤其不作烦琐的历史考证。题解简要说明词作的创作背景,并简洁揭示词作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词牌首见,于注中说明词调创制者或来源,并说明取名缘由。注释简明扼要,侧重解释文物典实和僻字难词之训诂,以适合不同文化层次者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水平。总之,本书在吸收前贤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力图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简明实用的《宋词三百首》读本。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全书共三万多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山经》主要记载海内山川水道的分布情况以及山川河流中的动植物产等;《海经》主要记载远方异国的奇人异事。《山海经》中所记述的内容涉及神话、巫术、地理、医药、矿产等多个领域,堪称上古时期先民生活的百科全书,是研究上古社会地理、物产、风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本书的编纂体例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原文参考了清人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注释方面主要是对生僻字词的注音和释义;译文方面在尽可能忠实文本的基础上,力求文字晓畅通达。在注译的过程中,除个人的搜罗枚举,分析定夺之外,还参考了清代各家著名注本:郭璞《山海经注》、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毕沅《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以及袁珂《山海经校注》《
蒙书是儿童启蒙教育的读本,除了帮助儿童识字习音之外,还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可以指导孩子在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介绍古圣先贤的事迹,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人之初始就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让孩子受益终生。 本书所收录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都是中国古代蒙书的经典之作,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而又各有侧重。
全称《新镌绣像旁批详注总断广百将传》,明代辑录名将传略的兵书。题明黄道周注断,陈元素原本,周亮辅增补,实为在宋张预《百将传》基础上,几经增补而成。全书辑周初至明后期将帅185人。记叙人物,推崇品德战功,尤重用兵的谋略战法,*后 总断结其智勇之所在 。本版为节选本,精选其中20人传记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