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典藏版》,是继我社国学经典百部丛书后的又一力作,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以全本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16开异形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 《幽梦影》有一卷本和二卷本(分上下两编),为《昭代丛书》、《晨风阁丛书》、《啸园丛书》等丛书所收录,并有清代刊本二卷。这次白话翻译注释本,以《昭代丛书》本(一卷本)为底本,与《啸园丛书》本及其他刊本相勘照,在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注译。体例上按原文、评语、注释、译文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商君书》所谈及的治国原则、策略与方法,与现代管理亦有相通之处。虽然主要着墨于国家事务,面向的读者对象却不限于帝王。书中涉及的政府立法、行政等,对于执法官员也是适用的,可厘清管治的内涵,以实现有效管理。阅读《商君书》既可了解
当前各地兴起的 国学热 书院热 ,无不说明以国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中华传统文化无疑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本套丛书定义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1]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在《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一书中,作者针对每个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心理问题,从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野,进行科学分析、解释成因,提出了矫治与训练的方法。不仅具有实用指导价值,而且注重创新性。
《近思录》由南宋朱熹和吕祖谦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共622条,分类编辑而成。南宋叶采为《近思录》各卷创建纲目和提要,成《近思录集解》,使得原书体例更形明晰完备,理学思想的表达更趋明朗,是《近思录》系列文献中影响极为深远的一种。 叶采《近思录集解》国内现存版本多达三十余种。本次点校,以台北故宫藏元刊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元刻明修本和清康熙年间邵仁泓重订本为主要对校本,同时参校明代前期刻本叶采《集解》(简称 明刊本 )、南宋刻本杨伯嵒《泳斋近思录衍注》(简称 杨本 )、清嘉庆年间江永《近思录集注》(简称 江本 ),且对叶采集解本中的疑难字句,引历代《近思录》注本中的相关文字注释于当叶之左。 叶采《集解》校点本后,另附明嘉靖年间贾世祥刻本《近
系统研究江苏常熟翁氏家族藏书的专著。常熟翁氏藏书被列为中国清末九大藏书之一。是书全面系统研究常熟翁氏藏书,分章论述翁氏藏书地域背景与典型意义,翁氏藏书的形成,翁心存与子同书、同爵、同龢藏书,翁氏曾字、孙字、之字、庆字辈藏书,翁氏藏书印章、藏书题跋、藏书目录、收藏精品,翁氏藏书交往人物,翁氏藏书楼等。
《长短经》又称《反经》,唐代赵蕤撰,今存9卷64篇。该书汇聚诸子百家学说,撮叙历代更迭史实,论述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涉及知人、论士、政体、君德、臣行、图霸、兵谋等,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史料参考价值。此次整理,所据底本为南宋初年杭州净戒院刊本,以《读画斋丛书》本为校本,以《四库全书》本为参校本。全书全式标点,有校有注,收入《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6朝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从开始编撰到停笔花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历史的发展脉络,看到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政权的兴衰,看到帝王将相们的处世之道、为政之法,以及他们在历史漩涡中的生死沉浮、悲欢离合。 由于篇幅有限,本书仅从原著所记的三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中,精心遴选其中精彩、典型的故事,以供读者朋友们窥一斑而见全豹。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为文化思想编,撷取了庞朴先生八十年代较有影响的文章、讲演、采访稿等三十六篇。从这些文章中不难看出,在那个改革开放兴起的历史时期,作为有识之士的知识分子代表,庞朴先生为振兴中华,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席卷全国的文化热的蓬勃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下为学术研究编,这是庞朴学术思想的鼎盛时期,文章的思辨深邃而有力,视野宽广而独到。他的儒家思想研究,开中国大陆学界一代风气之先河。他的辩证法思想,在他的史学、哲学、简帛学、乃至天文历法的研究中一气贯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