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主体部分共分四编十二章,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校订、阅读古代史籍的方法。《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主体部分共十四章,另有附录 研究中国历史的常用书参考书和工具书简目 。此书细致阐述了各类中国古代史籍的源流、体例、特点。两书互相补充,恰好构成内容完整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此次将两书合并,可以丰富本书的内容,使全书架构更加完整,便于读者阅读和查证。
本书为乾嘉考据学研究的成果,作者在《乾嘉考据学研究》的基础上,积三十余年之功,再著新论,内容涉及到乾嘉考据学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所讨论的专题,还是资料的搜求,都力图突破前贤,对旧说多有纠补,推陈出新。不仅对乾嘉考据学与宋学的关系,考据学家与桐城派之关系,考据学研究方法,《四库全书》的文献价值,清代藏书印与藏书的关系,还对惠栋、戴震、钱大昕及其学术,江藩《汉学师承记》、赵之谦《汉学师承续记》与方东树《汉学商兑》等,都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新见。尤其是从科举功名、居官实绩与现实关怀等方面,通过对200名考据学家的进行量化分析与研究,指出乾嘉考据学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国家与社会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有着值得骄傲的 事功之学 ,有着直面人生的态度与积极进取的用
本书是有关中国古籍版本鉴定的专著,主要由史证篇、绪论篇、鉴定篇等部分构成,内容涉及中国古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古籍的装帧形式、古籍版本的类型称谓与辨伪,以及一般刻本书、活字印本书和抄本的具体鉴定。作者结合前人论述和自己多年的古籍鉴定经验,对该领域做了全面精辟的研究分析,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积累经验、优化方法上为古籍鉴定工作者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指明了方向。本书过去曾被作为高校古籍版本学课程和全国古籍保护培训的基本教材。此次再版,作者又根据近年来的心得和发现对全书做了13万字左右的增订。
《说文解字》是我国*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早的字书之一。这部处于中国语言文学草创时代的不朽名著,为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撰著。 《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首立了部首排列法,开创后世字典编排、查检之先河;它保存了上古*富的文字资料,是我们今人研究甲骨文、金文不可缺少的階梯,是研究小篆體的直接样本;它闡发了前人的六书说,並首先连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體构造,释義以形为主,因形说義,说義以明本義为主,旁及引申義舆假借義,通过以形索義、因聲求源的義训和聲训两种方法,训古语,释方言,明典章,因而这部字典,又是人们系统認旘、掌握上古语音、词匯和读通先秦两汉古籍的重要工具书。它的出现,不仅使文字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而且对音韵学、训诂学、词匯学的萌芽或发展,也
%26nbsp;%26nbsp;《广雅疏证》可以说是清人研究古代训詁的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解释了许多古書的文义,同时还可使人从中获得不少有关训诂的知识。%26nbsp;%26nbsp
本书根据出版编辑业务、编辑技术与有关规范、标准方面的规定,参考相关专家的有关理论著述和年鉴实务操作编写,分为年鉴基础知识、年鉴编纂工作、编纂技术与规范、常见问题及实例分析,以及相关规定5个部分。 本书作为年鉴编纂工具书,编排层级清晰,查找便捷,文字简练,操作性强实用性好,一书在手,可有效解决年鉴编纂各种难题。适合从事年鉴工作的作者和编辑参考使用。
《商君书》又称《商君》《商子》,出自商鞅及其后学,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法家重要典籍,是先秦时期中国政治哲学的经典著作,也是记录中华法系法治思想的代表性著述之一。 《〈商君书〉译注》是一部集注解、原文翻译、内容评述为一体的著述作品。注解与原文翻译,汲取了中华书局出版的蒋礼鸿《商君书锥指》、石磊《商君书》译注等资料。内容评述是本书推陈出新的部分,既关照了先秦的时代语境,同时又结合了现代话语,试图在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探讨商鞅政治法治思想的普遍性,求得对历史的理解,以史为镜鉴。
《说文释例》二十卷,清王筠撰。王筠(一七八四一八五四),字贯山,号菉友,山东安邱人。道光元年(一八二○)举人,曾经在山西的鄉宁、徐沟、曲沃等地做过知县。 清代的“说文学”在乾嘉时代形成了一个高潮。当时,严可均撰《说文校议》、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桂馥撰《说文解字义证》,妙义纷披,各有成就。但这三部书都是就《说文解字》本身的坎序,逐字注解考释,尚不能打破《说文》原来的坎序,“通其条贯”,直接分析《说文》的体例,探讨文字学本身的规律。虽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多涉及“通例”,但非专书。 王筠的《说文释例》就是一部发展了段玉裁“通例”说,专门探讨《说文》体例和文字学规律的著作。全书共二十卷,分四十多种条例来探索《说文》的体例和文字学规律。书中不乏精义,这里举一条例子
1716年成书的《康熙字典》收字四万七千零四十二个,是历代字书的集大成之作,可以满足读者阅读和研究古典文献时查检的基本需要。 本字典以道光王引之订正本《康熙字典》为底本,参校别本,重新横排出版。全书逐句加标点,主要使用逗号、句号、冒号、书名号等。为方便读者使用,在原注音反切、直音后加标汉语拼音和注意符号。原书无篆文,现据徐铉校本《说文解字》,将规范小篆附于正文字头之后。书末新编四角号码索引,收入原书正文、补遗、备考中全部字头,以便于检索。
1716年成鲁的《康熙字典》收字四蓠七干零四十二倜,是历代字画的集大成之作,可以满足鬻者阅读和研究古典文献时查榆的基本需要。 本字典以道光王引之订正本《康熙字典》属底本,参校别本,重新横排出版。全喜逐句加极黠,主要使用逗虢、句虢、冒虢、誊名虢等。为方便让者使用,在原注音反切、直音後加檩汉语拼音和注音符虢。原害燕篆文,现據徐铉校本《说文解字》,将规範小篆附于正文字頭之後。誊来新编四角号码索引,收入原喜正文、捕遗、备考中全部字颈,以便手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