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为基础,以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为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兼采《广韵》《尔雅》等文献,根据甲骨文等新的文字考古资料,结合杨树达先生等前辈的研究成果和作者个人多年的教学及研究积累,运用训诂学和音韵学研究工具,进一步进行汉字个体的形音义关系及语源研究。 本书选取《说文通训定声》所收录的汉字,进行逐一研究阐释,尤其注重声符与语义的关系及语源研究。根据凡抽象皆由具象而出的原则,寻根探源,解读个体汉字的语源。《说文通训定声》在每个字头之下先举《说文》原文,讲明此字的本义,再引古书文句和传注作为例证。本书沿用这一体例,作者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复研读考证,引入新的证据,加入个人的思考,既对前人的研究做了梳理总结,又阐释自己的新发现新成果。本项目对《说
本书为乾嘉考据学研究的成果,作者在《乾嘉考据学研究》的基础上,积三十余年之功,再著新论,内容涉及到乾嘉考据学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所讨论的专题,还是资料的搜求,都力图突破前贤,对旧说多有纠补,推陈出新。不仅对乾嘉考据学与宋学的关系,考据学家与桐城派之关系,考据学研究方法,《四库全书》的文献价值,清代藏书印与藏书的关系,还对惠栋、戴震、钱大昕及其学术,江藩《汉学师承记》、赵之谦《汉学师承续记》与方东树《汉学商兑》等,都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新见。尤其是从科举功名、居官实绩与现实关怀等方面,通过对200名考据学家的进行量化分析与研究,指出乾嘉考据学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国家与社会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有着值得骄傲的 事功之学 ,有着直面人生的态度与积极进取的用
《古籍研究》(总第78辑)收录国内各大高校2023年古籍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内容包括文史专论、目录与版本、校勘与注释、文献辑考、古文字研究、年谱与传记、皖籍 文献专题、学术丛札、文献学评述等板块,反映了古籍目录、版本、校勘、古代文学实证研究、古籍校勘与注释以及安徽地方文献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反映了国内古籍研究学界研究 的最新水准。适合广大读 者及古籍整理研究与爱好者,尤其是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使用,是引领读者探寻古籍整理方法的门径。
本书以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2010年出版的《〈清实录〉贵州资料辑录》、遵义市政协2006年出版之内部资料《明实录 播州资料辑录》为基础,以原北平国立图书馆藏 红格抄本 《明实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线上数据库《清实录》为底本,从中辑录与遵义相关资料1446条,其中前者654条,后者792条。涉及内容包括遵义地区经济、文化、建制、人物、历史事件等各个方面。以明清皇帝统绪排列,同一年号下按时间顺序辑录与遵义有关记载内容,下注明在《实录》中卷数。
本书是古籍整理与研究方面的论文集。本论文集由古籍研究编辑委员会主编,受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指导,收录国内各大高校2022年以来古籍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内容包括文史专论、目录与版本、校勘与注释、文献辑考、古文字研究、年谱与传记、皖籍文献专题、学术丛札、文献学评述等板块,反映了古籍目录、版本、校勘、古代文学实证研究、古籍校勘与注释以及安徽地方文献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反映了国内古籍研究学界研究的最新水准,适合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使用。
本书设置文史专论、目录与版本、校勘与注释、文献辑考、古文字研究、年谱与传记、皖籍文献专题、学术丛札、文献学评述等板块,反映了古籍目录、版本、校勘、古代文学实证研 究、古籍校勘与注释以及安徽地方文献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国内古籍研究学界的水准。如王育红教授的《花蕊夫人宫词悬疑之定谳》一文,参阅花蕊夫人《宫词》的二十 八个版本,补入可资证明的史料,从前蜀后主诞日、宣华苑中的建筑及人物、王蜀宫中的服饰以及歌舞乐戏等角度,证明宫词确为前蜀之作。杨新勋教授的《 四库采进书目 所收易 类书目订正》一文指出《四库采进书目》所收易类书目至少有十七种存在或书名、或卷数、或册数、或括注的讹误,并对这些讹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订正。真大成教授的《 抱朴子内 篇 企羡 王导 洛水边谈道 疏证》一文在通校《抱朴子
《古籍研究》(总第74辑)受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指导,收录林日波《南宋 通鉴 学论著考论》、查金萍《桐城派始祖方苞对韩愈的接受》、崔广洲《论宋儒孙觉对 春秋 的诠释》等2021年古籍研究、文史研究方面的论文四十二篇,内容涉及文史专论、目录与版本、校勘与注释、文献辑考、古文字研究、年谱与传记、皖籍文献专题、 学术丛札、文献学评论等诸多领域,反映了国内古籍研究界的动向。本书适合古籍整理等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和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阅读与使用。
本书是由沈阳市图书馆采编部的业务骨干在多年编目经验累积的基础上,经过总结和筛选集合而成。其中列举了大量实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清晰地记录了编目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旨在帮助和指导编目人员的实际操作。本书为《中文普通图书CNMARC格式实用图例》的修订版,在体例上较原书更加完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对编目工作具有更大的作用。
《古典文献研究》是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程章灿主编的论文集。此集收二十余篇文章,其专题分为文献文化史研究、经学及经学文献学研究、文学及文学文献学研究、文史 新研等。文章如张伯伟《书籍交流与政治:东亚书籍史研究方法再检讨之一》》,孟羽中《自家互文与他山之石:〈汪文摘谬〉探论》,罗韫哲《“库真”与“库直”:一个中古時期 外语音译词的考辨》等等。本书文章是文史研究的新成果,对推进学术前进多有助益,对 学术风气颇有贡献。
《史通》是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作,是我国 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分内外篇,共20卷,此书尽显刘知几提出的史学家必须兼具的“史学三长”。可以说《史通》的成书对于后世史学理论的发展意义深远,乃至逐渐形成一门显学——史通学。后世学者注释《史通》者尤多,而以清人浦起龙的《史通通释》较晚出,而能 好吸取前人的校释成果。难能可贵的是,浦起龙在校释《史通》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每篇都有按语,其后再注明《史通》所引典故出处,大大提高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此外,本次出版的《史通通释》后面还附有陈汉章的《史通补释》、彭仲铎的《史通增释》, 能让治学者在兼采众家之长中有所获。
《金文字典》以汉语拼音索引为序。以宋体楷书为字头,次有注音(多音字者以专义或常用音为主)。已释读出金文的结体或书写方法的金文,凡在《辞海》《汉语大字典》等中查找不到的皆不录入。
1979年始,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积极参加《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陈宪章副馆长主持了其时整理上报善本的工作。《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入本馆所藏善本为1500余种,其中宋刻元明递修本1种,元刻本22种,明刻本986种,清刻本232种,其他为稿抄校本。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存放于普通古籍书库中的大部分清初刻本、部分明刻本并未上报;宋绍兴二十一年两浙西路转运司王珏刻元明递修本《临川先生文集》、元至元间刻《资治通监》(残本)因未能确定版本亦未上报。以此次上报的善本品种为基础,并稍扩充之,1982年图书馆编印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善本书目》。20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为展示馆藏精品,加强古籍善本的保管及表彰百年来北师大人,尤其是图书馆人艰苦蒐集的精神,2000年初,图书馆领导决定在校庆之际重新编订并出版《北京
本书设置文史专论、目录与版本、校勘与注释、文献辑考、古文字研究、年谱与传记、皖籍文献专题、学术丛札、文献学评述等板块,反映了古籍目录、版本、校勘、古代文学实证研 究、古籍校勘与注释以及安徽地方文献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代表了 古籍研究学界的 水准。如王育红教授的《花蕊夫人宫词悬疑之定谳》一文,参阅花蕊夫人《宫词》的二十 八个版本,补入可资证明的史料,从前蜀后主诞日、宣华苑中的建筑及人物、王蜀宫中的服饰以及歌舞乐戏等角度,证明宫词确为前蜀之作。杨新勋教授的《 所收易 类书目订正》一文指出《四库采进书目》所收易类书目至少有十七种存在或书名、或卷数、或册数、或括注的讹误,并对这些讹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订正。真大成教授的《 王导“洛水边谈道”疏证》一文在通校《抱朴子内篇》相关版本的基础上,结合《
《史通》是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作,是我国 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分内外篇,共20卷,此书尽显刘知几提出的史学家必须兼具的“史学三长”。可以说《史通》的成书对于后世史学理论的发展意义深远,乃至逐渐形成一门显学——史通学。后世学者注释《史通》者尤多,而以清人浦起龙的《史通通释》较晚出,而能 好吸取前人的校释成果。难能可贵的是,浦起龙在校释《史通》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每篇都有按语,其后再注明《史通》所引典故出处,大大提高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此外,本次出版的《史通通释》后面还附有陈汉章的《史通补释》、彭仲铎的《史通增释》, 能让治学者在兼采众家之长中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