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念的范式转换》一书聚焦数字技术时代的文化观念转型,指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应提高公共制度知识的供给能力,对外文化交流应以促进国民间的 可分享价值 为指归。全书主要分三个部分,分别为*编 新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第二编 当代外国文化政策管窥;第三编 地方调研:让文化的逻辑彰显。书中收录作者多年来发表的文章、撰写的报告以及会议上的发言稿等作品,其中对欧美文化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对《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国际政治分析具有新意。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与中国的文化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作者章建刚在国内文化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也接触到很多生动的个案。《大众文化时代的创意表达》一书是作者在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工作的过程中对文化学科的理路构成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书中收录的文章是作者对文化或艺术原创进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一些是理论性的,另一些则是观察性的。收录的各篇文章聚焦于美术、音乐、舞蹈、非遗产品,以及建筑景观等文化艺术门类的鲜活创新。
本书全面参考了国际上先进的文化品牌理论成果,系统地总结了外文化品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全面提高了文化品牌的概念、历史、战略、延伸、创新、资产、团队等品牌创造、发展、创新的规律,是既突出理论完整性,又重视实务指导性的教材。
拾遗明清历史、解读市井文化、大话经典名著……郭德纲以更独特的视角、更有温度的故事,解读中国人骨子里的 “忠”与“义”。 洞察人生,烛映世变,史学、文学、哲学一次到位。慢火烹茶,进退有度,体会中国式人性、人情、人心。老郭的智慧、热血和真性情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郭论》,带你领略更大的江湖。
中国的众多古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有旖旎风光,有独特遗存。苏州古城墙、乌镇蚕事、周庄桥话、常州城外古淹城、模范城市南通、宁远卫城……本书收录了学者阮仪三教授多年从事古城保护与研究所撰写的文稿,其中包括部分早年的研究笔记。全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让关联密切的图片成为文字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丰富,充分尊重读图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时尚。 本书收录了学者阮仪三教授多年从事古城保护与研究所撰写的文稿,其中包括部分早年的研究笔记,翻天覆地几十年后,不少内容愈显其价值。
W.J.T.米切尔编著的《风景与权力》的出版曾改变了风景研究的方向,因为它把风景看成是文化力量的工具,是创建国家和社会认同感的核心工具。文集收录了米切尔、萨义德、陶希格等多位学者的文章,包含艺术、人类学、心理学、文学、历史与现实等许多层面,代表了跨地域、跨学科学术交流的精华成果。这些文章重点考察风景流通的方式:风景如何成为交换媒介、视觉占有的地点、身份形成的焦点。各篇文章视角独到又相互关联,并彼此深化,反映出人类风景体验的复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