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3年-2019年七年时间,作者对自己思想记录的365条微语。是作者真实的经历与感悟的记录,是一本关于觉悟生命智慧的碎片集,围绕生命智慧展开,内容包罗万象,越到后期作者的思想越深刻,越有深度,见仁见智。
此书所收各文的作者均为国际学者,是近年来活跃在西方学术舞台上的重要思想家和理论家,他们的理论和思想的重要性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书中的论文涉及到公共领域、现代性和全球化等问题,它们不仅是从西方社会历史现实中提出的基本问题,其理论的启发性和有效性不仅囿于西方社会,对正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也有重要的借鉴和研究意义。
《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论要》图书简介或宣介语本书纵论古今东西,基于文明史、世界史、 史、思想史展开宏大而又精微的叙事与论辨,从纷纭复杂的中西文化交流、东西方文明互鉴史海中撷取那些具有重大思想史价值和文明史意义的人物事件、时间节点、历史转折、因果规律,进行了叙事生动而又思想深刻地揭示,予以别开生面、 匠心、逻辑缜密、文采斐然的辨析,令人耳目一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和对文明关系的新型建构,将对21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和人类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东西方文明的互视、交通、碰撞、对话、互鉴,曾经而且亦将继续是世界历史中 重要的一对文明关系。这也正是本书深度探究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要义的学术意义所在。
霍米·巴巴是当代最重要的后殖民理论家之一,他所提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思想,得到了学术界、政治界等的广泛关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是从分析文学和艺术作品人手的,在小说、诗歌、戏剧、电影等研究领域里,他都颇有造诣,在视觉艺术方面,他也是一位活跃的批评家,经常为《艺术论坛》杂志撰稿。他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为后殖民研究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从根本上消解了殖民主义所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 非西方地区当代艺术的迅速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随着这些地区的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在各种展事中亮相、越来越多的来自非西方地区的艺术家获得国际声誉,文化共存的问题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对这一课题的探讨,总是大量地牵扯到“后殖民”。 《边缘世界: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研
这是一本使你在“性”,特别是女性的“性”方面增长见闻,拓宽眼界,丰富学识,改变观念,提高境界和明辨方向的好书。它注定要成为两性关系和性学领域传世的经典著作。 “《神圣的欢爱》是理安·艾斯勒最杰出的著作。每一页上面都有打动读者心灵的真知灼见……你再也不会是从前的你了。” 通过对性选择和社会选择的深入探讨,帮助今日男性和女性为最终摆脱根本抵制快乐和爱情的制度而斗争,找回所失去的双性关系、至上快乐和爱的奇妙感觉。 读者对象:社会学研究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社会学调查专业研究人员,社会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