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 与 地理学 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需。在过去,每个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寻找食物、水源和栖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须细心经营地球家园,使之更宜安居。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 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那是一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和极地冰原,检验着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忍耐力 作者指出,若是将精神视为人类存在的核心,或许人类需要将整个宇宙当作游乐场:超越中庸之道,信奉诸如光与暗、高与低、头脑与肌肉等两极化价值,皈依一些并不满足生存需要,却迎合热烈的浪漫渴望的地理环境。全书以灵动的笔调,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本书出版五十余年来长销不衰,至今仍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全书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共十四章,涵括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些年来,文化因素在人类进步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全球性的关注。 本书从文化与经济发展、文化与政治发展、文化与性别、文化与美国少数民族、亚洲危机和促进变革等几个方面人手探讨文化问题。国际政治问题专家亨廷顿和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员哈里森,召集世界多方专家学者,在美国艺术科学学会举办的 文化价值观与人类进步 研讨会上,探讨何种文化在何种程度上促进或阻碍了经济发展?文化与政治、文化与民主有什么样的联系?文化是否有优劣之分,应该承认一种文化比另一种好,还是要尊重所有文化?文化在男女平等和少数民族问题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了全球经济运作模式?对于文化变革,我们应如何面对,持何种态度,采取何种措施呢? 本书将有助于我们在诸多文化问题上的理解与探讨。
本书肇始于复旦通识教育中心 给新生的堂通识课 讲座。七位复旦大学的作者从各自学科的一个 小 问题出发,展示学科本身的问题意识、展现学术探讨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哲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态学,七个不同的学科,七种认识自我和探索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在拓展学科视野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叩开问学求真之路、收获大学精神的丰沛涵养,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素养、历史视野、人际处理能力等,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启迪。
文化 显然是现代人使用频率的词汇之一。《文化哲学十五讲(第二版)》以这一热门范畴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的高度和视角,系统地探讨了文化的生成与功能、构成与形态、文化模式、文化危机、文化转型、文化批判及中西文化对比等问题,几乎涉及所有前沿和热点的研究课题。论述提纲挈领又深入浅出,兼顾理论抽象与现实关注,为解决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与焦虑,实现文化转型与重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于相关问题多有创见。本次修订吸收了近几年的新成果。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浅,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建筑学入门读物。
《饥不择食》是一本与吃饭有关的书。 《饥不择食》是一本与美食无关的书。 《饥不择食》以作者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忍饥挨饿的岁月,不到三十年;三十岁以后,更是不曾有过挨饿的机会。然而,与某些人津津于舌尖上的享受不同,作者对于近三十年吃过的美食,并无特别的印象,而对于曾经的饥饿记忆,却刻骨铭心。 《饥不择食》与大家一起分享的,主要是六十余年间,有关吃饭的若干实录与感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委实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片断;时过境迁,某些细节甚至已经开始模糊,然而情绪的记忆,面对食物的人生体验,却越发清晰。
伏羲原来是忍术和茶道的始祖、神农竟然变成雨神及温泉之神、关帝化身为佛教护法及海上保护者、钟馗则成了武士的时尚指标 渡海而来的中国神灵,在日本披上神道及民间习俗的外衣,成为日本文化及宗教系统的一部分。他们如何接受日本文化的洗礼?又怎样改变了当地文艺和民俗面貌?
在浩如烟海的 经典里,《佛说人胎经》有着特殊的地位。说其特殊,是指在这部经典里,释迦牟尼佛直观而又令人惊叹地描述了胚胎受孕(即入胎)及发育的各种情状,与现代科学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胎儿入胎及发育的 大多数情状,并无二致。在本书里,作者李淑君女士创造性地将经文与现代人体胚胎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辅以精心绘制的插图,叙事、佛经、说理巧妙结合,将二者客观地加以对比,分析和研究;至于经文中与现代科学相冲突的地方,笔者也予以存疑,并无“厚此薄彼”之处。——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如何得知这一切?是巧合还是科学?南怀瑾先生力推的《人之初——﹤佛说入胎经﹥今释》给我们打开另一条思路。
这是埃里克森学院创始人及院长,成果导向的教练模型创造者:玛丽莲 阿特金森经典著作。 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世界游戏都创造出了这种自内而外的、新生的、愿景驱动的潜能。用自内而外的方式,我们可以让生活向任意的方向去发展;用自内而外的方式,我们将创新性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文化中。在这里,我们使用的关键方法是以愿景、成果为导向的教练方式,这种方法如此温暖人心,以至于人们立刻行动起来,建立自己主导的生命愿景。 你愿意加入我们吗?
本书紧扣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重大命题,系统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篇章,整体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与突出特性,深刻揭示 第二个结合 的丰富内涵与重大价值,尝试探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路径,深入梳理中华民族文化根脉与传承之道,着重强调增强文明交流互鉴之世界意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发展,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分上下两篇,探讨了手卷书法的继承了创新问题。上篇 手卷书法综述 ,将手卷放到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观照,论述其幅式发展、创作特点、创作方法和经典作品。下篇 手卷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着眼于创作实践,介绍作者自身如何用形式构成的方法加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本书阐释了中华文化精神对解决人类问题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提出了文创理念这一当代文化发展新观念,并基于该理念分析了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精神品质的传播意义与转化可能,展示了中华文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现的创意传播实践与创新发展的路径,具体包括国潮文创、乡村文创、城市文创、数字文创与红色文创等内容,讨论了在当代国际传播与人类新文明建设中发挥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的趋势与启示,体现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创造力。
本书是著名学者杜忠诰先生的一篇长篇学术论文。本书依据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实用功能,分别从 情 (实用层面)、 法 (规范层面)、 理 (学术层面)三个视角,就目前海峡两岸行用的《简化字总表》与《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两套汉字系统所凸显的利弊得失,列举具体事例,试行评析,并针对目前两岸 书不同文 的棘手困境,提出渴望解决的方案刍议,对当下的困境和未来文化重建的目标,有极大的参考意义。深入浅出,理论扎实,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著名学者南怀瑾、许嘉璐作序推荐。
'本书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纪念珍藏本中的一部
本书是吕思勉代表作《中国通史》的上半部分,是学习中国历史不可多得的专著。本书视野宏阔,就文化的各方面,加以探讨,以说明其变迁之故,而推求现状之所由来。分十八章介绍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方面。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可以对绵亘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对电脑游戏的研究是文化研究中新兴的领域,《电脑游戏:文本、叙事与游戏》尝试用文本分析、受众理论等解读这一文化现象,并在运用这些传统的文学、电影分析方法的同时注意电脑游戏的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方法的修正。此书开头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并厘清、限定了一些关键的概念;第二章区分了电脑游戏的不同类型;其后三到八章主要分析了三四个有一定影响力的电脑游戏;第九、十章分析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关系以及这一过程中对社会角色的模拟。第十一章讨论电脑游戏与电影的相互改编。第十二章讨论与电脑游戏相关的性别问题。第十三章总结全书。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帮助广大的党员干部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传承与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书。全书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系统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四个方面,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说理
本书清晰地陈述了不同社会理论关于文化的各种理论观点。分析了从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到雷蒙.威廉姆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而且将他们与韦伯、涂尔干、西美尔、帕森斯等当代文化理论的著作进行了对照。文化盟主权、力量场域和文化物质主义等文化概念和理论在本书中都得到了讨论。本书批判性地检验了哈贝马斯、布迪厄、巴赫金、杰姆逊和贝尔的著作。作者强调,很多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失误在于没有充分地考虑语境问题,并且认为应该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与文化和大众社会联系起来进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