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这是一直在困扰着比尔?波特的问题。因此,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 《黄河之旅》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比尔?波特于1991年春进行了一次追寻黄河源头的旅行,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他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执著与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战胜重重困难,坚持走完全程。再次为广大读者带来了这本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 《禅的行囊》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比尔?波特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
我以前从事动物学研究的时候,朋友常问我,怎么能够投入三年的时间,只专门研究一种鸟类?普通的松鸡难道还有那么多值得研究的吗?我的答案常令人觉得自负且刺耳:关于人性的研究虽有两千年历史,但所知仍然非常有限;人类除了稍微有点特殊,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哺乳类的一种;除非能够了解人性的演化过程,否则我们无法完全了解自己。 有鉴于此,本书前三分之一专论演化。此外,有关人性的探讨,也仅在这些篇幅加以论述。演化的基础相当重要,但对于基因运作提不起兴趣的人,演化这个课题确实有点困难。但请千万不要因此气馁。我小时候所受的庭训是,要先吃完正餐才能享受巧克力蛋糕,甚至到了现在,当我享用巧克力蛋糕时,仍然常有(但也故意忽略)罪恶感。如有读者觉得本书中后半部较易了解,因而跳过前段,直接吃“巧克力蛋糕”,我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纳米材料是当代科三大前沿。到21世纪,这三大技术将合力打造新的智能机器,将重塑人类的大脑和体。作者大胆预测:21世纪,人类和机器将难分彼此,人类将不再是万物之灵。电脑将比人脑有高一万倍的智能。机器不仅具有智能,而且具有灵魂,将具有人类的意识、情绪和欲望;而人类身体中植入了用生物工程和纳米材料制成的电脑芯片、人造器官,将比现代人类更长寿,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灵敏的视觉和听觉,而虚拟现实有可能使人机发生“恋爱”……这不是科幻小说,更不是天方夜谭,这是为库兹韦尔为我们描述的“灵魂机器的时代”。 本书最末的大事年表中展示了宇宙演化、生命进化和科技发展的历程,使读者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过程和走向一目了然。
本书是学者资中筠近年来所写随笔、杂文的结集。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在专业研究之余的所思、所感,信笔写成;还有一些演讲稿和采访录,思考和心得就是在讲话和对话中形成。眼界开阔,题材广泛,都是近年作者来心之所系,萦绕于怀的几个领域,有一以贯之之道,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吾土吾民的挚爱、对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文明和正义的呼唤,彰显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胸怀。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部不可多的读物。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漫画的方式,以精辟、实用的角度形象地解读了《庄子》内篇前三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让此经典之作有了近三十年来少有的新面貌。 为了使庄子之道生动明晰,成为帮助人强化心灵进而影响周身的实用法则,作者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注解《庄子》外,特别带领专业团队与横跨中日的专业绘者与文稿制作者,费时近五年制作本书插图,使庄子的面貌跃然纸上。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漫画的方式,以精辟、实用的角度形象地解读了《庄子》内篇前三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让此经典之作有了近三十年来少有的新面貌。为了使庄子之道生动明晰,成为帮助人强化心灵进而影响周身的实用法则,作者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注解《庄子》外,特别带领专业团队与横跨中日的专业绘者与文稿制作者,费时近五年制作本书插图,使庄子的面貌跃然纸上。
陈定山所著《春申旧闻》系列,是世界文物出版社1978年的初版本,收入掌故随笔有数则。该系列是陈先生在台湾报刊上专栏连载的掌故随笔结集。上海在战国时代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所以上海又称"春申",《春申旧闻》即是"上海旧闻"。文人逸事、艺坛杂俎、风俗市情、社会秘辛、菊坛掌故、勾栏风月、黑道传说等等,一应俱全,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