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教禅坐(增订本)》是圣严法师指导禅修的一本通俗实用的著作。禅修是调节心灵的一种方法,一般通过静坐,采用止观,使心情平静,获得身心的安宁,心态的平和,缓解现代人身心的压力和疲惫。通常的禅修一般是以静坐为主,《圣严法师教禅坐(增订本)》不仅介绍静坐的方法,还有圣严法师自编的运动的禅修方法,并配有指导图片,是一本很实用的调节身心的好书。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 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 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 人生有何意义 为什么读书 青年人的苦闷 不老不朽 四章。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 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阅读本书,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
《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904-975)的著作。全书多达一百卷,详述禅宗祖师的言论和重要经论的宗旨,并删去了繁杂的文字,呈现全部佛法的精要。全书分为三章,计八十余万字。第.一卷至第六十一卷之前半部为 标宗章 ,内容为 立正宗明为归趣 自第六十一卷后半部至第九十三 卷为 问答章 ,内容以 申问答用去疑情 为主;第九十四卷至*百卷为 引证章 ,内容为 引真诠成其圆信 。所谓 正宗 ,即 举一心为宗 ,此一心宗, 照万法如镜 。 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教典,有颂云: 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 中闹,但知看古教。 都是针对当时的禅师们轻视义学落于空疏的流弊而发,延寿编集《宗镜录》的动机,当然渊源于此。 唐末以后禅宗产生许多流弊,释延寿编纂《宗镜录》的用意
《少年游 敦煌》是一套送给青少年的宝藏级敦煌石窟大赏,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亲自作序,敦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惠民精心审校,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柴剑虹推荐。 全书分5册(分册书名为 追寻九色鹿 遇见四大天王 心赏飞天乐舞 摹画壁上山水 探秘藏经洞 ),按时间顺序,精选莫高窟北凉至元朝10个朝代的宝藏洞窟,从石窟营建、壁画作品和塑像艺术三个维度,生动讲述敦煌莫高窟千余年的营建历程与石窟艺术。书中配有300多幅精美绝伦的高清图片,方便青少年读者随书深度云游敦煌经典石窟,感受敦煌艺术跨越千年的魅力。
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它在宋代正式制度化,为元、明、清历代所沿袭。清康熙帝亲政以后,非常重视经史等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于康熙十年,力主将经筵大典变更为经筵日讲,选择当时的高官重臣作为日讲官,选取四书五经及《通鉴》等治乱兴衰之典籍而 讲贯绎 ,希望借助经筵日讲让内阁各部重臣自上而下学习汉儒经学,统一认识,甄别治国方略,拨乱反正。从康熙十年四月开始,到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止,通过长达十五年的日讲学习,康熙帝对儒学的思想体系和精神实质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并吸收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作为自己制定政策的主要依据,结合当时的国情,施仁政于天下。 由康熙皇帝主持的这次中国历*长的帝王读经,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讲义资料。康熙甚为重视,命进讲大臣等将之整理成书,刊印成册,以此
本书是由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的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羿和嫦娥的故事,帝俊、帝喾和舜,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中国神话作了全面、完整、有机而通俗的讲述。是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及中国古代历史传承、古代社会风俗、古人生活面貌的好书。本书1950年次出版,1956年、1959年经过两次修订和增补,内容大为丰富和完善。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波兰、匈牙利、葡萄牙、丹麦、朝鲜、挪威、捷克、韩国、新西兰、世界语等多种译本。部分章节被中国、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入选学校课本,很值得一读。
畅销书作家、爱给孩子讲传统文化故事的李天飞,首次采取 时空探险队 的人物设定方式来串联全套读物的讲述过程,带着孩子穿越时空 返回 历史现场,使阅读体验感变得轻松有趣,让孩子在开怀大笑之中掌握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异界神童孟小元和韩言言兄妹三人组成了时空探险队,他们凭借着法宝 时空之镜穿梭时空,在各个朝代体验古人有趣的生活亲历历史名场面。他们开了一家 韩记裁缝铺 ,感受中国的服饰之美;为一场 美食达人 选拔赛做评委,感受色香味俱全的传统饮食文化;他们还盖房子、造马车,甚至参与了古代经典战争、和大科学家们做物理实验、和大诗人一起上考场;最后,时空探险队竟然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一部皇皇典籍。从衣食住行到科学艺术、官制典籍,跟着时空探险队的脚步,孩子可以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图中,重
朱子读书法 是中国古代影响*广泛、*系统的读书方法,近代以来的大学者钱穆、徐复观、余英时等都曾专门向读者推荐。《朱子读书法》一书首先由朱熹亲传弟子辅广从朱熹众多作品和语录中辑录而成,而后再由张洪、齐增补,并进行系统的整理, 更易次第,先定纲领,以载书之所当读之故,与读之所当务之说。复于中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而著其说于每条之下,于是纲领条目粲然明白 。
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是《语文学习》杂志的老作者,也是全国知名的文学批评家。在文学批评领域,自成一家,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解读颇有独到之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第2版)》收录了孙绍振对中学语文教材经典篇目的赏读分析文章。这些分析文章深入浅出,既在文学评论领域占有领先地位,对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也对中学生阅读具有启发意义。书中应用的阅读分析方法,就像一种简单好用的工具,方便老师和学生掌握,并推广应用到更大范围的阅读实践中。《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第2版)》拟与钱理群《名作重读》重版同时推出,有利于制造更大的市场影响,争取读者。
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背景,管理哲学因受文化变数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理念。中国的经营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个 道 字。管理之道,尤其要易知易行,才更有实用价值。本书提出 安人之道 经权之道 挈矩之道 三个向度,构建起适合中国民族性的M理论。管理者在学习管理理论的同时,还要明白虚以控实的道理,真正做到让组织不停滞,持经达权而生生不息。
......
施雁冰的作品《方帽子店》被收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该文奇异辛辣、耐人寻味的写作风格定使许多孩子记忆深刻。本书以这篇经典课文为起点,精选施雁冰包括科普童话、小说、叙事散文等多种体裁文章,带孩子走入施雁冰开阔丰富的儿童文学世界。施雁冰语言风趣诙谐,轻巧流畅,情感细腻真实,能够调动读者情绪,使读者受到触动。其中科普童话将动植物知识巧妙地融入生动活泼的趣味童话,并蕴含哲理。所选小说和散文犀利地捕捉与刻画了儿童心理,极生动地表现儿童的性格和生活,且布局精妙,情节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表达了对亲情、友情、荣誉感、责任感等高尚情感的赞颂,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是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书中难字注音,插图可爱,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孩子顺畅、愉快、
“先贤诫子书”系列以家庭教育为核心,以古代经典的家训为主体内容,为现今家长了解和学习古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内容提供参考和借鉴。原文均选古籍经典版本进行精校,收录均为全文,不做任何形式的删减,确保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另全书采用原文 + 注释 + 翻译的全注全译的形式,为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型版本。 册《教子名文十六篇》收古圣贤教子名文十六篇,包括周文王《诏太子发》、周公《诫伯禽》、刘邦《手敕太子文》、诸葛亮《诫子书》、马援《诫兄子书》、韩愈《符读书城南》、柳玭《戒子孙书》、陆游《放翁家训》、朱柏庐《朱柏庐治家格言》、袁了凡《了凡四训》、张居正《示季子懋修》等。十六篇文章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所选篇目均为千古名篇,作者均为普通读者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所训诫内容也不一而足,各有特色。
邮票作为一种传播介质、内容载体,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每套邮票的背后,从选题、设计、 印刷,再到发行的过程,背后是一个个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故事。将这些故事发掘并串联起来,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大众生活史。 本书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选取名著、戏曲、园林、金花、年画和老行当六个主题,通过翔实的史料细节、大量邮票珍品图片资料,把邮票当做一种索引、一条路径、一把钥匙,带领读者在方寸之间、在细节中,一窥逝去的——我们的生活,以及留下来,沉淀至今的——我们的传统文化美学。
一名古籍修复师历时七年,寻访了中国13个省、自治区的全国古法手工造纸地。她以亲身经历结合专业视角,考察了各地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及传承现状,记录了“寻纸”过程中的点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探寻手工造纸术孜孜不倦的坚持,勾勒出一幅当代中国传统手工纸制造业的现实画卷。冥冥之中的责任感、使命感不仅让她与纸结缘,更驱使她开始现场考察古法手工纸诞生地的深入研究之旅。本着对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术的探寻之心,作者踏遍浙江、福建、山西、江西、贵州等十三个省自治区,远及新疆的和田和海拔近3700米的西藏高原,亲自带回书中所述的25种古法手工纸样实物,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传承娓娓道来。
马克·吐温是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也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本书精选了其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散文《威尼斯的小艇》、小说《百万英镑》《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等。这些作品不仅折射出那个时代美国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物质生活的风貌,而且巧妙地将幽默和讽刺相结合,使读者进一步感受那隐藏在笑声背后的深意。马克·吐温的创作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融幽默辛辣与悲天悯人于一体,给小读者们带来新奇的阅读之旅!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成名作,自1960年出版以来,畅销不衰。全书通过英子童真稚嫩的双眼观察老北京城南四合院中一家人的生活,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用孩子天真的视角道尽人世间复杂的情感,反映了当时北京城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识。全书浓浓的诗意化语言中暗含淡淡的哀愁,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曾文正公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影响深远的作品,为世人修身、教子的经典读本。编者以李鸿章、李瀚章兄弟编校的光绪己卯年(1979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采用简体横排,新式标点,完整收录,绝无删节。更加在原书内容基础上,补充曾国藩家人对应的来信,形成了这本《曾文正公家书》(增补版)。随书附赠《曾文正公家训》(增补版)。 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可谓事无巨细,一皆覆载。 增补的家人来信,综合参考了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湘乡曾氏文献》、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版《湘乡曾氏文献补》、海南出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唐僧等师徒四人在崎岖漫长的取经途中和穷山恶水斗争的历程,他们历经八十一难,不畏困难、勇往直前,赞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作者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建构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