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将中国历代蒙学经典基本上予以收录,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重订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笠翁对韵》等,汇集了中国古代有关文史哲经、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名物典故、风俗人情、礼仪道德等多方面内容。同时,编者从蒙学经典的文化背景、思想内容、作者等方面作了题解,并对原文中的生僻字、繁难词句、典故出处等进行注释或全文翻译,方便读者阅读。
《弟子规》和《三字经》各有侧重。如果说《三字经》偏重于知识,《弟子规》偏重的则是规矩。或许也可以说,如果《三字经》更多的是意在传授“文化”,那么,《弟子规》所看重的则更多是文明。钱文忠先生分22讲,从规矩、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弟子规》的内容和精义。
暂时没有内容
神是何物?人为什么要向神灵献媚?人与神之间如何沟通?这是任何一个关注宗教生活的人必然要了解的问题。本书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以通俗的语言、具体的事实和形象化的图片,从祭祀对象、祭祀场所、祭祀供品、祭祀法器、祭祀方法和祭祀舞蹈等方面,对中国祭祀文化象征的表现形式和深层含义作了初步的描述和解释。作者认为,通过研究中国祭祀文化象征,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人宗教生活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且还可以透视中国各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加深人们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具体的事实和形象化的图片,粗略地描述和解释了中国各民族宗教祭祀文化象征的符号和意义,以便为人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本的线索和资料。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小熟读民族文化的经典,是吸取的最方便法门,可以迅速启迪理性,事半功倍地吸收先贤哲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知识。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字经》字帖,是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让少年儿童在学习书法的同时,把所写内容潜移默化地存入大脑,这样既提高了书法水平,又及早地把涵义无穷的传统文化经典灌输到少年儿童的心灵中。一个人的文化储备愈雄厚,其发展潜力就愈大,在将来的人生中成功的可能就愈大。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除了需要经济强大之外,更需要人人都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理想,我们必须切切实实地从根基做起,自儿童时期即『童蒙养正』,尽早让他们继承传统文化,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三字经》书法
接受《百家姓印谱》的创作任务,首先需选择版本,作者存有《成亲王草书百家姓》、《黄葆钺篆书百家姓》、《宁斧成篆隶百家姓》、《堂藏版百家姓》四个本子相互对照一下,有三种不同情况,《堂藏本》单姓比其它三个本子多了八个字:“晋、楚、商、岳、苟、涂、佘、谯”,复姓是42个;宁斧成本复姓最多为78个;成亲王和黄保钺本复姓同为30个;。而且复姓的排列顺序也不一样。篇幅所限,采用了内容相同的“成”、“黄”本。但增加了堂藏本多出的八个单姓,因为所增之八个单姓多为常见性。算来收录单姓416个,复姓30个,共计446个姓氏。 本书建议初学者先临习白文印,因其笔画平直,但于入手。稍稍熟练后再摹仿笔画细劲的椭圆形朱文古玺印,同时可兼习其它,能做到“白文不臃肿”、“朱文不软弱”,圆转自如时,继而临习多字流派印,体悟他们
《当代中国画名家亲鉴精品真迹:范扬卷》收录了范扬老师近年来创作的绘画作品150幅,包括《济州岛海边火山礁岩》、《停车坐看富士山》、《静心吃茶》、《高台寺》、《合川卧佛》等。除作品外,还收录了当代绘画名家范迪、安金玲等人对他绘画风格的评论文章,以便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其作品。
褚遂良(五九六-六五八),字登善,钱塘(今杭州市)人,唐朝书法家。其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楷书自成家法,点画道劲瘦铄,结字清远萧散,微杂隶意,古雅绝俗。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齐名,并称『初唐家』。 穴阴符经移纸本墨迹,楷书,九十六行,四百六十一字,书法劲峭,结体大方,传为褚遂良书。钤有『建业文房之印』『河东南路转运使印』等鉴藏印。 《阴符经》略近《雁塔圣教序》,使转细微,行笔灵活,顿挫分明,使笔画圆润而又骨力内含,部分捺笔重压铺毫,深具『二王』行书笔意、北碑意趣和古隶之美。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横势。结宇欹正相生,寓拙于巧,变化多端,不落蹊径。临习时宜多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