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指出 孝 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把 孝 置于 天之经,地之义 的高度,是古代以 忠孝 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 孝 是上天所定的规范,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 人之行,莫大于孝 ,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忠经孝经》由马融所著,《忠经孝经》为集中反映、宣传、倡导“忠”“孝”观念的读本。《忠经》全书共十八章,是一部完全仿照《孝经》体例而作的儒家经典。《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被尊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至深。《忠经》《孝经》分别对忠、孝的含义、标准、目的作了全方位的阐释。并分章对封建社会各主要阶层应履行的忠道和孝道一一进行了阐述。
本丛书将中文古文、中文白话译文、英语译文,逐段对应编排,读者可以同时看到三种版本。而双页排汉语、单页排英语,又便于读者通畅无碍地对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