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文化自信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主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需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沃土、治国理政的智慧宝库、全球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广东实践等八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撷取民间历史人物经典年画中相关内容,加以发掘探析,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精美的年画、详尽的注释,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阐释人物年画的特质和内涵,清晰地描绘出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展示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缤纷全相。
本书是清代名臣张英与其子张廷玉撰写的家训。张英以宦官仕途、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古圣时贤的言行事例,教导子孙如何持家、治国、读书、立身、做人、交友。他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解读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张廷玉深受张英影响,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了《澄怀园语》,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修身、持家、节用、读书、择友等诸多方面。《聪训斋语》和《澄怀园语》自刊行以来,影响巨大,被奉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传诵不息。
柳宗悦被誉为日本的“民艺学之父”,其民艺思想对日本乃至世界民艺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通过对柳宗悦著述的分析与解读,以其一生实践活动为线索,运用田野调查、文本分析与阐释学的研究方法,对柳宗悦民艺思想的形成进行追本求源,并对其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论述,特别是对其美学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而使柳宗悦的民艺思想在本书中得到完整的梳理与呈现。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凝练出来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它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道德文化资源,其基本内容具有历史恒定性,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思想道德文化体系。而修身,即个人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是带有基础性和本源性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高度重视个人品德的养成。《中华传统美德壹百句》精选了上自先秦下迄晚清,涵盖文、史、哲、政等多个领域的经典名句,按照立志、为学、仁爱、诚信、义勇、礼让、勤俭、职守、公正、气节等十个修身德目进行分类。所选内容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力求简明扼要、易于传播,不囿于通常的学术分类和编纂体例。
《中国孝文化丛书·以孝侍亲:孝与古代养老》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古代孝与养老的关系——养老战略与老人福利、养老与救济机构、家庭养老与养生、退休官员的养老、养老法律保障。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支撑点,也是传统中国人得以屹立于世的重要价值观。中国古人重视养老,国家也把养老制度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古代政府对养老的关注与投入,有一种近乎于天然的职责与自觉。而这种职责与自觉,无疑是与中国的孝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