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祭礼》为“中国礼仪传承丛书”之一。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的祭礼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千百年来对于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祭礼》简要叙述中国古代祭礼的主要仪节、所蕴礼义及在历代的流传变迁,进而抉发其现代的价值与意义,以充分发挥传统祭祀文化的积极作用。
在《民国杭州研究丛书》推进的过程中,杭州文史研究会始终坚持严要求、高标准的宗旨,从具体每一邵书的研究思路到写作提纲再到成稿,都组织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严格评审,各位作者根据评审意见数易其稿,不断完善。所有这些,都为了力求达到一个总的目标;要使这套民国杭州研究系列专著在学术上能够经得起检验,在时期内体现民国杭州研究的水平。至于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有待于各界人士的评论指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套民国杭州研究丛书的推出,必将对以后的民国杭州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今日杭州是历史杭州的传承和发展。民国时期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个历史阶段,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纵深研究,不但大大丰富了杭州的历史文化,而且其所揭示的历史轨迹能够为当前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很好
在《中国古代墓葬吉祥文化研究》中我们按照构成墓葬文化的六大体系,将之分为墓地吉祥、葬俗吉祥、建筑吉祥、葬具吉祥、器物吉祥和装饰吉祥六章,加上概述部分,共分七章。在各部分内的论述中,先概述,后分论,为了既便于论述,同时又突出主题,墓地吉祥和葬俗吉祥两章采取的是把每种文化现象所蕴涵的吉祥寓意集中论述,以避免把一个文化现象分得七零八落。建筑吉祥、葬具吉祥、器物吉祥和装饰吉祥四章,由于它们所反映的吉祥寓意相对较明显,为了突出这部书的主题,我们按照吉祥寓意分类论述之。
《徐家汇藏书楼文献译丛·中国民间崇拜(卷):婚丧习俗》将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对“一般迷信行为”所作的处理。这一部分,还有祖先崇拜、祖坟墓碑、死者安葬和给阴间的亡灵用度而烧送衣服和纸钱等。每篇都有插画,生动地描写了男女神祗、神仙、死者、灵符、符篆和鬼怪。第二部分,将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和有趣的“男女神祗的传记”,还有在江苏和安徽两省境内受到崇拜的神化人物和传奇英雄的介绍。第三部分,将是一个“中国儒道佛三教始祖的通俗历史”。
笔者离开故乡泰山已五十馀年,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和研究,应故乡的朋友和老同学之约,对乡邦文献亦偶作介绍。1985年曾作读书笔记《张五典的周郢走的是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何以能“成才”?我觉得首先在于他对文史知识敏锐的感知和痴情的追求,前者来自先天的蕴涵,后者出自个人的性情,我认为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才情”。其次,周郢在成长过程中,虚心向学,多问多思,因而得到许多前辈的指导,很快就掌握了治文史之学基本的实证方法。其三是他“虽以做泰山文史为主,但始终保持当代学术的前沿意识和通观文献的全盘眼光”,“立足泰山基本史料的整理和发掘,充分尊重和吸收前人研究泰山的成就,充分利用当代中外学术在各个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全方位的关注泰山研究,从整体上将泰山研究提升到当代学术的先进水平”(复旦大学陈尚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