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秘崖——中古野外石刻考察》收录了近年来刘勇在山西大地考察不可移动石刻文物的文章,它们从历史学、文物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角度切入,对石刻上的“文化密码”进行了学术考证、史料阐释和现状描述,让这些深藏于千沟万壑中的历史遗迹重新进入当代学者的视野。 全书按晋北、晋东、晋东南、晋中南的顺序梳理,所收石刻大多是民间所为,时代集中于魏晋到隋唐时期,以亲历考察与传世文献互证,并附大量实物图片,为山西文史、中国中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碎片和可靠资料。
你留意过身边的鸟吗?它们是世界上专享覆盖羽毛的物种,恐龙现存专享血亲,更是距离人类最近的野生动物,连接大地和天空的精灵。18世纪“博物学之父”布封《自然史》鸟类雕版画,基于全球鸟类样本,首次记录、首次命名:再现鸟类绚丽色彩、自然习性、灵动姿态:次堪比人类目前流星闪耀的科学壮举。经由全新整理编校,与现代鸟类学接轨,一手掌握600余种世界珍奇鸟类。
作为18世纪时期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耗费40年时间完成了36卷的巨制《自然史》,对后世影响深远。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在其合作者E.L.多邦东和M.多邦东的协助下,由同时代法国著名的雕版绘画师弗郎索瓦-尼古拉·马蒂内完成了1008幅精致的雕版手绘插图。这套18世纪的鸟类图鉴丛书,自1765年陆续问世以来,距今已有二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这1008幅手绘图包含973幅鸟类插图,35幅其他动物插图(28种昆虫、3种两栖和爬行类动物图和4种珊瑚图);其中包括1228只鸟、24只金龟子、23只蛾、61只蝶、1只变色龙、1只海王星苔虫、3只负子蟾、1只飞蜥、5只天牛、2只螳螂和4丛珊瑚。其中有些鸟类,如马岛蓝鸠、马斯卡林鹦鹉、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塞内加尔长尾蜂虎、留尼汪红鹀、大海雀等早已绝迹;而像法国小鸨、阿波罗绢蝶、白鹈鹕等在有些地区以及灭绝。因此,这些插图更显
本书包括4位日本一线当红原型师的精彩作品和雕塑技法讲解,是他们的经验与才华的一次公开。4位大师拿出毕生绝学,有塑形、涂装、翻模、修饰等技法,不只作品写真,同时也介绍了他们所使用的材料、技法,以及制作步骤。从常用的材料工具介绍起,到角色构想及最后底座制成,每位造型师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在纸上先画出角色原稿,从打造骨架开始就一边设计一边对照;对军装女孩的盔甲和头发处理有自己一套,特别提供不常看到的分模技巧;在金属骨架的凹制细节仔细讲解,提示和分享构思;从龙脸到龙身的鳞片、羽毛细节雕刻都一一展示,最后连同水彩涂绘和喷枪技巧、用色等。
《三晋秘崖——中古野外石刻考察》收录了近年来刘勇在山西大地考察不可移动石刻文物的文章,它们从历史学、文物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角度切入,对石刻上的“文化密码”进行了学术考证、史料阐释和现状描述,让这些深藏于千沟万壑中的历史遗迹重新进入当代学者的视野。 全书按晋北、晋东、晋东南、晋中南的顺序梳理,所收石刻大多是民间所为,时代集中于魏晋到隋唐时期,以亲历考察与传世文献互证,并附大量实物图片,为山西文史、中国中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碎片和可靠资料。
中国工业版画是伴随着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而成长起来的特殊画种。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推进经济生产,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开始在全国各地发展,大批专业版画工作者深入建设前沿和工业现场,用画笔和刻刀见证并记录着祖国兴盛之路。本书将以一系列刻画工业生活和建设风貌的版画作品,记录新中国工业发展之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记录现实,以不忘初心,为实业兴国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雕塑元素》是一本引导观众体验雕塑的重要指南。借助收录的大量现代和古典艺术作品的彩色照片,作者讨论了他认为与理解和欣赏雕塑有关的14个雕塑特征,包括材料、位置、纹理、颜色、体积、空间、运动、光线和记忆等。读者不仅可以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接触到从古代到现在的各类雕塑作品,书中介绍的一系列方法和词汇还能使读者在阅读后,有能力欣赏大部分雕塑作品。
作为18世纪时期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耗费40年时间完成了36卷的巨制《自然史》,对后世影响深远。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在其合作者E.L.多邦东和M.多邦东的协助下,由同时代法国著名的雕版绘画师弗郎索瓦-尼古拉·马蒂内完成了1008幅精致的雕版手绘插图。这套18世纪的鸟类图鉴丛书,自1765年陆续问世以来,距今已有二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这1008幅手绘图包含973幅鸟类插图,35幅其他动物插图(28种昆虫、3种两栖和爬行类动物图和4种珊瑚图);其中包括1228只鸟、24只金龟子、23只蛾、61只蝶、1只变色龙、1只海王星苔虫、3只负子蟾、1只飞蜥、5只天牛、2只螳螂和4丛珊瑚。其中有些鸟类,如马岛蓝鸠、马斯卡林鹦鹉、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塞内加尔长尾蜂虎、留尼汪红鹀、大海雀等早已绝迹;而像法国小鸨、阿波罗绢蝶、白鹈鹕等在有些地区以及灭绝。因此,这些插图更显
集结37位造型艺术家,揭秘设计制作背后的故事。想知道自己心爱的模型从设计到完成需要多久吗?想知道一流手办模型展览会的参观攻略吗?想了解知名的手办生产厂家、手办制作公司的秘密吗? 37位一线造型艺术家、125款原创设计、18部制作攻略、9个艺术专栏、2篇独家访谈,从设计灵感、创作背景、爱用工具、制作过程、工作习惯,到多视角成品展现,一场纸上的造型展览与分享之旅,以及那些让你无尽欢喜、感叹惊奇、渴望拥有的“传奇”之作,尽在这里。 在书中你可以看到的细节: 1.造型艺术大家、人气插画师、涂装特效先锋、新秀原型师集结——作品、创作灵感、制作过程、常用工具、工作习惯等。 2.涂装大家田川弘的拟真模型涂装讲座——脸部、头发及金属色涂装。 3.成就造型师的动物观察图鉴——以老虎、鳄鱼为例详解生物的造型特征。 4.专业人士
书中文字侧重探讨了关于浮雕造型的基本理论、原理和规律,又增加了作者对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浮雕艺术等简要的、通史式的梳理介绍,以方便读者更快的建立起以浮雕为主线的艺术史观。本书希望尽优选可能使读者跳脱风格流派的束缚,求索更加接近于艺术本质的东西。
本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将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样本与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相结合,探索敦煌艺术如何通过不同的知觉样式调动观者视觉主动性,从而使其参与艺术意义的整体构建过程。本书分别从形式架构规律、空间设计方法、色彩搭配原则、张力与运动的体现及象征与表现的意图等方面分析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视知觉特征;同时在对该期中外文化碰撞、交流与整合的研究基础上,展现出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风格流变历程。希望本书秉承的“总体空间”研究框架及跨学科视野能够为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带来新的价值与启示。
本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将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样本与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相结合,探索敦煌艺术如何通过不同的知觉样式调动观者视觉主动性,从而使其参与艺术意义的整体构建过程。本书分别从形式架构规律、空间设计方法、色彩搭配原则、张力与运动的体现及象征与表现的意图等方面分析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视知觉特征;同时在对该期中外文化碰撞、交流与整合的研究基础上,展现出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风格流变历程。希望本书秉承的“总体空间”研究框架及跨学科视野能够为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带来新的价值与启示。
中国的版画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最早的版画可能出现在隋唐之际,明清两代是我国版画发展的黄金时期。版刻艺术出现了多种流派,并且版画插图都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特色,使之有了艺术性,也就有了印痕之美以外的创造性、生趣和民族价值。《剑啸阁自订西楼梦传奇》,上海图书馆藏。全书分上下二卷,共四十出,卷前有版画八幅,其图乃是明末清初“山水园林”式版画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
本书为“山西国宝精华”系列之徐显秀墓北齐墓葬壁画,“山西国宝精华”系列是以单页形式,一页呈现一座塑像或一个局部壁画。徐显秀墓彩绘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共约彩绘壁画3300平方米,气势恢宏壮观,形象生动写实,色彩斑斓如新。画面人物与现实同大而栩栩如生,内容纷繁而布局和谐,人物复杂而脉络清楚。本书在文物题材与艺术鉴赏的角度从徐显秀墓墓葬壁画中截取了40余幅保存完整、艺术价值高的高清摄影照片,具有较高的鉴赏与收藏价值。
本书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丛书的一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蒙古族传统雕塑艺术及其发展历程。本书围绕北方民族史前雕塑艺术及文化、早期北方游牧民族草原石人艺术与文化、蒙古族宗教雕塑艺术及文化、蒙古族传统建筑雕塑艺术及文化等,综述史前至当代北方游牧民族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示蒙古族雕塑艺术的风采。
你留意过身边的鸟吗?它们是世界上专享覆盖羽毛的物种,恐龙现存专享血亲,更是距离人类最近的野生动物,连接大地和天空的精灵。18世纪“博物学之父”布封《自然史》鸟类雕版画,基于全球鸟类样本,首次记录、首次命名:再现鸟类绚丽色彩、自然习性、灵动姿态:次堪比人类目前流星闪耀的科学壮举。经由全新整理编校,与现代鸟类学接轨,一手掌握600余种世界珍奇鸟类。
本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将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样本与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相结合,探索敦煌艺术如何通过不同的知觉样式调动观者视觉主动性,从而使其参与艺术意义的整体构建过程。本书分别从形式架构规律、空间设计方法、色彩搭配原则、张力与运动的体现及象征与表现的意图等方面分析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视知觉特征;同时在对该期中外文化碰撞、交流与整合的研究基础上,展现出敦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风格流变历程。希望本书秉承的“总体空间”研究框架及跨学科视野能够为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带来新的价值与启示。
作为18世纪时期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耗费40年时间完成了36卷的巨制《自然史》,对后世影响深远。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在其合作者E.L.多邦东和M.多邦东的协助下,由同时代法国著名的雕版绘画师弗郎索瓦-尼古拉·马蒂内完成了1008幅精致的雕版手绘插图。这套18世纪的鸟类图鉴丛书,自1765年陆续问世以来,距今已有二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这1008幅手绘图包含973幅鸟类插图,35幅其他动物插图(28种昆虫、3种两栖和爬行类动物图和4种珊瑚图);其中包括1228只鸟、24只金龟子、23只蛾、61只蝶、1只变色龙、1只海王星苔虫、3只负子蟾、1只飞蜥、5只天牛、2只螳螂和4丛珊瑚。其中有些鸟类,如马岛蓝鸠、马斯卡林鹦鹉、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塞内加尔长尾蜂虎、留尼汪红鹀、大海雀等早已绝迹;而像法国小鸨、阿波罗绢蝶、白鹈鹕等在有些地区以及灭绝。因此,这些插图更显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