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意过身边的鸟吗?它们是世界上专享覆盖羽毛的物种,恐龙现存专享血亲,更是距离人类最近的野生动物,连接大地和天空的精灵。18世纪“博物学之父”布封《自然史》鸟类雕版画,基于全球鸟类样本,首次记录、首次命名:再现鸟类绚丽色彩、自然习性、灵动姿态:次堪比人类目前流星闪耀的科学壮举。经由全新整理编校,与现代鸟类学接轨,一手掌握600余种世界珍奇鸟类。
《三晋秘崖——中古野外石刻考察》收录了近年来刘勇在山西大地考察不可移动石刻文物的文章,它们从历史学、文物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角度切入,对石刻上的“文化密码”进行了学术考证、史料阐释和现状描述,让这些深藏于千沟万壑中的历史遗迹重新进入当代学者的视野。 全书按晋北、晋东、晋东南、晋中南的顺序梳理,所收石刻大多是民间所为,时代集中于魏晋到隋唐时期,以亲历考察与传世文献互证,并附大量实物图片,为山西文史、中国中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碎片和可靠资料。
刘运峰校订的《苏联版画集(精)/鲁迅编辑版画丛刊》是《苏联版画集》的精装版。本书收录了俄国木版画作品117幅。该书收入的都是精品,如法复尔斯基为《郭尼亚神父的谈论》所作的插图,其“替苏联的艺术创造了靠前个范本”;叶柴斯托夫的《普希金像》和《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象》是人们可以经常见到的;克拉甫琴柯为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和拜伦《神秘》所作的插图等。
《玉茗堂批评红梅记》是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诸多中国古代版画精品之一,它的版画皆以写景传情、文雅清幽见长。它不仅是戏曲史研究的珍贵文献,更是廓清晚明版画史风格演变过程的重要标本。全书上下二卷,卷前各有版画六幅。绘刻精美,尤为珍贵。
周德明、黄显功主编的《2018上海版画》收入上海近百位版画家的精品力作120余幅,其中年度精选作品33幅,评委作品14幅(含徐龙宝《山海经》8幅),年度收藏作品86幅。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上海版画届的现有风貌以及勃勃生机,使读者朋友和艺术爱好者们得以一睹上海版画的风采。
《冯德高雕塑艺术》由冯德高著
本书的多位作者均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师,他们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研究,获得了可贵的出版素材。在本书中他们将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中国主要的古代石窟壁画保存现状以及对其进行修复与保护的相关事例、技术、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
本书为文物出版社木版水印手工笺纸系列第二批产品之一。木版水印遇知音笺,精选晚清旧笺东坡琴韵、侍女萧乐、凭栏闻声、旧製古琴四种。棠梨木手工刻版,以安徽手工染色宣纸四种印製。每套含笺四十张,每种十张。选图古雅,製作考究,适合书写,赏用两宜。
本书主要内容为曾成钢数十年来在个人创作、理论、思想等方面的文集。包括作者的雕塑理论、实践心得,教学、教案过程,专业论文、演讲稿及诗词等。还有诸多艺术评论家对作者的美术批评文章。上册为《雕塑文质·成钢心语》,下册为《雕塑文质·大家评论》。上册主要内容为曾成钢数十年来在个人创作、理论、思想等方面的文集。其中包括作者的雕塑理论、实践心得,教学、教案过程,专业论文、演讲稿及诗词等。下册主要内容为诸多艺术评论家对作者的美术批评文章。多年来,曾成钢的雕塑创作旨在探索如何把西方的传统和中国自身的雕塑传统结合起来,即把中国古典雕塑的特性、西方古典雕塑的优长,以及西方现代雕塑的经验更好地融汇起来,从而突显中国文化的气质和审美特质。
《2019上海版画》收入上海近百位版画家的精品力作一百二十余幅,其中年度精选作品三十二幅,评委作品九幅,年度收藏作品七十八幅。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上海版画届的现有风貌以及勃勃生机,使读者朋友和艺术爱好者们得以一睹上海版画的风采。
中国工业版画是伴随着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而成长起来的特殊画种。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推进经济生产,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开始在全国各地发展,大批专业版画工作者深入建设前沿和工业现场,用画笔和刻刀见证并记录着祖国兴盛之路。本书将以一系列刻画工业生活和建设风貌的版画作品,记录新中国工业发展之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记录现实,以不忘初心,为实业兴国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1907年3月,社会活动家溫世霖等人发起创办了《醒俗画报》。这份图文并茂的石印画报,以“唤醒国民、校正陋俗”为宗旨,以图说为形式,报道点评了当时社会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习俗风尚、市井民惰和时事要闻,为我们保留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最真实生动的历史细节。各家画报售纷纷,销路争夸最出群。纵是花丛不识字,亦持一纸说新闻。正像这首清的竹枝词所赞咏的,天津的《醒俗画报》就是这样一份备受人们喜爱的通俗画报。奉书精选的二百多幅图片,使我们可以再一次触摸这份画报,再一决走近和阅读它所属于的那个时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曾成钢数十年来在个人创作、理论、思想等方面的文集。包括作者的雕塑理论、实践心得,教学、教案过程,专业论文、演讲稿及诗词等。还有诸多艺术评论家对作者的美术批评文章。上册为《雕塑文质·成钢心语》,下册为《雕塑文质·大家评论》。上册主要内容为曾成钢数十年来在个人创作、理论、思想等方面的文集。其中包括作者的雕塑理论、实践心得,教学、教案过程,专业论文、演讲稿及诗词等。下册主要内容为诸多艺术评论家对作者的美术批评文章。多年来,曾成钢的雕塑创作旨在探索如何把西方的传统和中国自身的雕塑传统结合起来,即把中国古典雕塑的特性、西方古典雕塑的优长,以及西方现代雕塑的经验更好地融汇起来,从而突显中国文化的气质和审美特质。
这本书会解答这些重要问题:为什么那幅画这么值钱?谁来决定一幅画是不是好看的?艺术家需不需要有商业头脑? 同时,这本书还尝试回答艺术目前一个著名的蠢问题: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如果有,是什么样的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使得她们在艺术史叙事中被遮蔽?
本书为“山西国宝精华”系列之徐显秀墓北齐墓葬壁画,“山西国宝精华”系列是以单页形式,一页呈现一座塑像或一个局部壁画。徐显秀墓彩绘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共约彩绘壁画3300平方米,气势恢宏壮观,形象生动写实,色彩斑斓如新。画面人物与现实同大而栩栩如生,内容纷繁而布局和谐,人物复杂而脉络清楚。本书在文物题材与艺术鉴赏的角度从徐显秀墓墓葬壁画中截取了40余幅保存完整、艺术价值高的高清摄影照片,具有较高的鉴赏与收藏价值。
《袁了凡先生释义西厢记》为明万历间(1573-1620)休宁环翠堂刻本,二卷,上海图书馆藏。卷首题“袁了凡先生释义西厢记·新都无无居士汪廷讷昌朝父校”。书中有插图九幅,夹入曲文第一、三、六、九、十、十一、十三、十六、十八等出。绘刻精美,尤为珍贵。
《艺术与考古--敦煌佛教石窟艺术图像解析》是一部从社会生活角度全面研究敦煌石窟艺术图像的学术专著,分上、下两卷。本书是作者3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作者于1985年起,陆续对敦煌石窟图像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所撰写的论文也陆续在《敦煌研究》《历史文物》等刊物发表。最近几年来,作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稿不断进行了修改和充实,作为图像研究,又补充搜集了大量插图。现文字稿部分已基本完成,插图部分也基本搜集齐全。
本书为文物出版社木版水印手工笺纸系列第二批产品之一。木版水印遇知音笺,精选晚清旧笺东坡琴韵、侍女萧乐、凭栏闻声、旧製古琴四种。棠梨木手工刻版,以安徽手工染色宣纸四种印製。每套含笺四十张,每种十张。选图古雅,製作考究,适合书写,赏用两宜。
在现代版画创作中一些艺术家利用图像进行各种实践,摄影图像成为画面的主角,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和技法,都具有共同的点就是从摄影图像为出发点来创作新的视觉图像。作为艺术这种方法试图使图像介质可见,让图像可触可感、具有温度,也让版画通过图像的融入更具可读性。本书分为:照相与版画、数字技术与版画、设备与媒介、凹版制作、当代照相版版画艺术家的实践五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照相铜版画艺术,并从版画家的艺术实践入手,以个案的形式解析不同的技法。
钱海源主要从事雕塑创作与艺术评论工作,擅长水彩画,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彩画创作,本书为作者水彩画作自选集,以“雕塑佬”为名自嘲与戏谑自我创作的探索与突破。 全书选取钱海源水彩画百余幅,辅以评论文章以及作者创作手记,全面的展现艺术家的创作思路。
本书由拉脱维亚著名雕塑家乌迪斯·扎林斯(Uldis Zarins)联合其国际创作团队合力完成。书中对人物面部结构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介绍了每块骨骼和肌肉特征,详解肌肉运动对面部表情造成的影响,并采用了国际通用的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S)将不同的表情归类为相应动作单元,便于读者直观地了解面部表情的形成规律。本书,依旧沿袭“图解至上”的编写理念,在以图解为主的基础上,为便于区分每块肌肉与骨骼,作者特意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并在必要时用三维效果来模拟。它不仅适合绘画、雕塑和设计爱好者,同样适合动画专业人士。
本书为征选的有关壁画以及公共艺术的文论丛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壁画的论述有新的拓展。本书是专业美术工作者有价值的大参考资料,对于广大读者提高艺术修养和壁画与公共艺术的鉴赏力则是优秀的读物。
本书为“山西国宝精华”系列之娄睿墓北齐墓葬壁画,“山西国宝精华”系列是以单页形式,一页呈现一座塑像或一个局部壁画。娄睿墓壁画内容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以长卷形式描绘了墓主人生活中的一些显赫、奢华的场面;另一部分则表现了墓主人的佛教信仰,如多神鬼鸟兽。这些壁画既分栏分组,又前后呼应,人物姿态各异而情趣一致,造型准确,生机盎然,反映了画家对生活观察之入微和运思之精妙。本书从中精选40余幅高清图片,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