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三味》由《茶经 茶谱 茶疏》《大观茶论 煮泉小品 茗史》《续茶经》(上)《续茶经》(下)四种组成。《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被称为“茶书中的圣经”。该书对唐代和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及栽培、采制、煎煮和饮用的知识技术都做了阐释。《茶谱》详细介绍采茶、制茶、烹试之法等。《茶疏》是明代茶文化的集成之作,详尽而务实地论述了茶事的各个方面。《续茶经》按《茶经》体例编撰而成,对唐之后的茶事资料收罗宏富,并进行了考辨。《大观茶论》详细介绍了宋代的主流茶道艺,在古代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方面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茗史》杂采古今茗事,生动有趣。通过《茶之三味》,可以阅茶史、赏茶艺、悟茶道,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
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是“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禅茶之旨趣就是借“雅”来体悟佛法之空性。宇宙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自身在内它的本体都是所成,即地、水、火、风这所成,在禅茶茶道中均有所表,即茶具表地大,沏茶之水表水大,给茶水加温之热力表火大,行茶道之动作或品茶表风大。禅茶虽然是“空”,但禅茶含万法。这里所指的“性空”的“性”不是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种不依条件(缘)的独立存在的“自性”(自体),“自性”的含义是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人们只要
本书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 全面记述并总结了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 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起源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等各方面的问题都作了阐述, 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既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 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
《云南茶叶系统生态学》是张顺高、梁凤铭两位茶界专家几十年从事茶叶研究的成果专著。此书从生态学的视角对云南的茶叶进探索和研究。共分四篇三十一章,完整地叙述或介绍了茶叶从起源到栽培的生态过程,然后又从加工到消费及对人体健康、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社会生态文化的影响。
在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道家文化与酒文化皆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纵观历史长河,不难发现二者之间的天然联系。本书从中国哲学思想、古典诗词、神话典故等方面入手,系统探寻道家文化与酒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力求向读者展现两者关系之一面。
这本《中华茶艺(上)》教材,在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站在中华茶艺传播和交流的角度,审视中国茶艺的历史、文化、美学价值和影响,力求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显示和还原; 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有关茶艺的基本理论问题,关于中华茶艺的文化根源与流变,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做出了科学的判断; 本书中讲述的茶艺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既继承了现有的成果,又根据实践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依据中华茶艺的哲学理念与审美要求,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变”与“不变”的原则,对茶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硬性要求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新的见解。
"无酒不成席”是中国人的普遍观念,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是喜事儿还是丧事儿,不管是哥们儿还是陌生人,都会喝点酒表示高兴或表达悲伤。且酒涉及的范围甚广,不管是男性还女性,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小孩,都会与酒有所联系。可以说,酒的触角渗透到我们行为的各个角落。而且,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江湖人士、商贾巨甲都好酒,属于经久不变的一个饮品。但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方、东西方、沿海内陆所饮酒不同,行酒令不同,酒圈不同,酒文化更是区别甚大。要云老师就从酒文化的角度,解读各个地域的酒窖、酒圈、酒文化,深入解读"酒”这个复杂迷离的字,旨在道出一部分酒的秘密。
本书从中国传统白酒爱好者的视野出发,以讲故事的形式,以活泼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描绘酒乡酒人酒趣酒事,深入浅出地发掘、阐释、弘扬中国传统白酒文化。作品简述从传统白酒到新工艺白酒的发展轨迹,追溯了传统白酒厂家的历史变迁与流派分合,并从生产、营销、流通等各个环节,分析当代白酒行业的现状,重点阐述中国传统酒文化对普通百姓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帮助读者甄别饮酒中的误区、克服饮酒中的不良习惯,积极发挥中国传统酒文化中健身、养性、社交、礼仪等种种功能。本作品面向普通白酒爱好者,倡导健康的饮酒习惯与饮酒观念,积极发挥中国传统白酒文化的正能量。本书适合喜爱中国传统白酒文化的读者阅读。
《茶香室丛钞》共4编106卷,总计4221则,成书于光绪九年至光绪二十四年间,是晚清 经学家俞樾撰写的读书札记。全书涉猎广泛,征引赅博,直接引书超过970种, 凡罕见罕闻的小掌故、小考据,无所不有,内容涉及朝章掌故、天文地理、小学考辨、诗词小说、文人轶事、风俗礼法、车船舆服、宫室园林等等,其中颇多难得的史料。每条札记之 后,俞氏多加有按语,立论平实,见解通达,文字简约,给人以启迪。书中所引史料,以类编排,颇似专题史料汇编,阅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