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陆羽茶经:经典本(汉竹)
    •   ( 30803 条评论 )
    • 王建荣 /2019-01-0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茶叶博物馆前馆长王建荣老师,专为爱茶人打造,那些想要读《茶经》却又读不懂的茶人,从此不知不觉走近茶艺世界,重新诠释心中的茶。 经典的版本。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参校包括文渊阁《四库全书》版《茶经》等多个版本,展示宋刻本原汁原味的形貌,让你看到《茶经》本真。 逐字逐句的解读。你看到的不再是成篇的文言文、一堆不认识的字,而是一句一句的解读,每个生僻字的注音,让你不知不觉读完一本《茶经》。 充满茶香的书。历代茶画如《品茶图》《斗茶图》《陆羽烹茶图》 传世茶具如春秋原始瓷弦纹碗、汉代青铜兽耳釜、南朝点彩青瓷碗 透过这些经典,慢慢品,细细感受,你能隐隐闻到有茶香溢出。 便携式书籍。小小一本,一手掌握,让你随时随地都能翻阅。虽唐距今远矣,唐茶与今之茶,无论品相、

    • ¥24.9 ¥49.8 折扣:5折
    • 茶经(中华生活经典)
    •   ( 5120 条评论 )
    • 陆羽 著,杜斌,评注 /2020-06-19/ 中华书局
    • 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部茶学专著。在《茶经》中,陆羽继承和总结唐代及唐以前茶文化,创造性地提出了 煎茶法 。他制定系统的茶事规范,制作以 二十四器 为代表的茶具、茶器,并通过实地寻访茶叶产地,为我们绘制出了相对完整的唐代茶叶产区图。陆羽因其著《茶经》、开茶学的历史功绩,以及以 精行俭德 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成为对传统文化中诗意栖居的精彩解读。陆羽也因之被称为 茶圣 。自陆羽之后,制茶、煮茶、饮茶方式虽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茶经》百科全书式的写作方式,基本涵盖了以后茶学著作的诸多领域,成为难以逾越的高峰, 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 本书采用权威底本,注释、译文力求准确晓畅,每章的点评文字既介绍本章内容,也梳理了与之相关的茶文化历史。双色印刷,随文插入的茶具、茶器,以及反映煮茶、品茶

    • ¥16.5 ¥33 折扣:5折
    • 茶之书(插图珍藏版)
    •   ( 5858 条评论 )
    • (日)冈仓天心 /2022-03-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茶道是一种对 残缺 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冈仓天心以 茶道 为切入口,以诗意纯净的语言,条分缕析地剖陈日本古典美学的精髓,通过茶道的产生、流传、仪式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来解释日本的生活艺术和审美观,为西方人理解东方文化及艺术之美打开了一道迷人的回廊。 《茶之书》是冈仓天心用英文写就,1906年在美国出版,即获得世界性的声誉,并入选美国教科书,至今已有十几种语言译本,畅销百年不衰。本书在英文原版基础上翻译,结合日本古典美学,力图还原冈仓天心构造的茶道世界,为读者呈现至真至美的审美体验。

    • ¥22.5 ¥45 折扣:5折
    • 诗词中的美食
    •   ( 600 条评论 )
    • 刘俞廷 /2022-01-01/ 中国旅游出版社
    • 这是一本集诗词、译文、赏析文章于一体的文化散文集。全书收录了50首诗词,以及作者对应的译文和赏析散文,并配有10余幅古图和30幅水彩手绘。内容分为 面食 饭 粥 羹 禽畜肉 蔬菜 水产 酒 茶 酱 小吃 11个大类。

    • ¥28.8 ¥60 折扣:4.8折
    • 随园食单
    •   ( 22746 条评论 )
    • 袁枚 著,王刚 编,凤凰联动 出品 /2015-11-01/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共十四单,外加一序。详细记述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百多种南北菜肴、饭点和名茶美酒。举凡菜点的选料、加工、切配、烹调及对菜点的色、香、味、形、器、序都做了精辟的论述。各个环节,皆顺物之性,循物之理,自然为本,引之导之,调之剂之,合于口味。 《随园食单》是清代文人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被海内外食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 食经 ,其价值却不仅是食学的,思想哲学和语言文学价值同样是不可低估的。袁枚用文才笔墨,将吃喝之俗事写出了别样的气息,让一蔬一饭的哲学打破时间的限制,触动我们的味觉和记忆。

    • ¥25.3 ¥52.8 折扣:4.8折
    • 新知文库24·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修订版)
    •   ( 3468 条评论 )
    • (英)莫克塞姆 著,毕小青 译 /2015-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一杯清茶,曾被誉为使人青春永驻、返老还童的 至宝,也曾被贬为使人上瘾而丧失英雄气概的毒药; 曾产生中国久远而优雅的茶文化,也曾引起残酷而惨 烈的暴力竞争;曾开通了东西方的贸易之路,也曾导 致*早的走私与掠夺 《茶(嗜好开拓与帝国)/新知文库》是一位茶叶 行家罗伊 莫克塞姆的历史写作,他讲述了有关茶树 的神奇传说,以及茶叶品类、茶叶种植、制茶工艺、 茶叶贸易等知识,特别是英国人如何把茶叶作为一项 产业经营的头脑和手段。书中涉及了不少有关中国的 内容,也穿插了不少有趣的事情。例如多年来西方人 一直认为有两种茶树一种生产绿茶,一种生产红茶, 而实际上任何茶树都可以生产这两种茶叶。尽管如此 ,西方人的这种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有很多 种不同的茶树,其中有些生产的茶叶*适合做红茶, 而有些则*适合做绿

    • ¥16 ¥32 折扣:5折
    • 茶经译注(外三种)(修订本)(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   ( 2455 条评论 )
    • [唐]陆羽 等著,宋一明 译注 /2017-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茶经》共十篇,前六篇详细介绍茶的起源及鉴别方法、制造饼茶的器具、煎茶与饮茶的器具、煎茶的方法、茶的饮用方法等内容;《七之事》收集大量陆羽之前的茶史资料;《八之出》介绍唐代茶业的主要产地,并分级品评。《茶经》既反映了唐代茶业的兴盛,又是中国茶学的拓荒之作,也是后世茶书的楷模。本书译注,以陶氏影宋《百川学海》本《茶经》为底本,并校以多种版本,以求详实、准确。在对原书进行校勘的基础上,对专业术语等作了科学的注释,并有白话文翻译。本书还收录了宋蔡襄《茶录》和黄儒的《品茶要录》,及明许次纾的《茶疏》,一并解释、翻译,希望读者能够对中国茶业的发展和饮茶习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 ¥16 ¥32 折扣:5折
    • 中华文化公开课—酒文化十三讲
    •   ( 1214 条评论 )
    • 李世化 /2020-07-01/ 当代世界出版社
    • 酒在中国文化中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它有时如阿拉丁神灯,有时如潘多拉魔盒,催化出不同的故事,演绎出不同的传奇,使中国文化飘荡出一股浓浓的酒香。 酒是重要的沟通媒介,上至国家大典、祭祀宗庙,下至亲朋相会、节日欢聚,都离不开酒。对于酒的好恶,不同的人评价可谓霄壤之别,毁之则为穿肠毒药,誉之则为琼浆玉液。毁谤酒者,谓之亡国之源;盛誉酒者,谓之钓诗之钩;前者如周公旦,后者如白乐天。周公鉴于夏桀殷纣溺于酒亡国,而制禁酒令;乐天因为饮醇酿文思如泉涌,而自命醉司马。不论是毁谤酒者,还是盛誉酒者,都有执着于一端之嫌。客观地说,酒对于祖国文化实在有着莫大的贡献。 无数文人雅士在酒的刺激下,于诗、词、歌、赋、文、琴、书、画等文化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既有酒后狂草的书法大师张旭和怀素,也有斗酒诗百

    • ¥17.9 ¥39.8 折扣:4.5折
    • 禅茶.第一辑
    •   ( 227 条评论 )
    • 禅茶》编委会 沈冬梅主编 /2019-12-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中国茶文化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自成一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禅宗兴盛后,饮茶成为寺院禅僧日常修行不可缺少的部分,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 茶与禅的结合,产生了东亚传统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书集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中外专家学者,对东亚范围内禅茶文化的历史、特点、仪轨、传播、人文意义及其与世俗生活的关系展开探讨和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又有促于茶文化的普及。

    • ¥27.8 ¥58 折扣:4.8折
    • 中国史话:饮茶史话
    •   ( 765 条评论 )
    • 王仁湘 等著 /2012-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茶的故乡在中国,中国人以茶为药,采茶为饮,中国是先发现并利用茶的国家,也是古代茶学发达的国家,茶学的故乡也在中国。《饮茶史话》从讲述茶学、茶圣与《茶经》开始,涉及茶树栽培、茶与中国文化、历代名茶、贡茶、五彩香茗等,也描述了花香茶的制作,还介绍了紫砂器、兔毫盏、鹧鸪斑盏等茶具,对茶艺、茶馆以及茶俗也有概述。茶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滋润了中华,也滋润了世界。《饮茶史话》由王仁湘、杨焕新编写。

    • ¥7.5 ¥15 折扣:5折
    • 民国味道:岭南饮食的黄金时代
    •   ( 629 条评论 )
    • 周松芳著 /2013-02-0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民国味道:岭南饮食的黄金时代》是《岭南饕餮》的姊妹篇,时限由古代下探民国,藉由大量新发现的历史文献尤其是旧报刊史料,揭示“食在广州”如何走出岭南,北镇京华,东逐上海,并开疆拓土,远涉重洋,终获国菜殊荣,表征民国味道。其方法上严谨的史家品格,与传播上清浅的专栏风格,也开创了饮食文化写作的新范式。

    • ¥13.5 ¥38 折扣:3.6折
    • 口味 汪曾祺,爱吃、懂吃、会做、会写,闲淡之笔描绘一幅美味地图,字句间飘出的阵阵香气
    •   ( 451 条评论 )
    • 汪曾祺 /2018-08-01/ 万卷出版公司
    • 1. 作家热度 :搜索量逐年增加、热度持续上升的文人 汪曾祺,其文章多篇入选教材,成为学生篇目,在微信微博等媒介的推荐率攀升,日益受到大众关注。其独特的散文风格迎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意趣,可爱的生活态度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2.精心编校 :本书共分三辑,尽量兼顾作品发表时间与文章间内在逻辑进行编排。寻常味道、家常酒菜编入*辑 人间五味 ;各地特色饮食、故乡的风味编入第二辑 四方食事 ;与吃食相关的文学与文字汇入第三辑 吃食和文学 。文字编校过程中 与多部同类市售图书进行对比,仔细查证,纠正多处文字错误。 3.手绘插画 :汪曾祺 所述食事皆可作为食谱,故 本书特别设置 汪老食单 ,以手绘水彩插画和菜谱的形式生动细致地再现汪老文字中美食与风味的清淡与浓厚,既可对经典、特色菜品有形象直观的感受,又能依

    • ¥10.3 ¥35 折扣:2.9折
    • 中国茶俗学
    •   ( 101 条评论 )
    • 叶静 /2014-12-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茶文化学系列教材:中国茶俗学/ 十二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材的编撰,正是为了这一边缘学科建构所做的努力之一。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国茶俗学的建构,才能使中国茶俗学更好地建设;也只有让更多的年轻学子了解和参与中国茶俗学的建构,才能使中国茶俗学的建立和完善后继有人。在学习《茶文化学系列教材:中国茶俗学/ 十二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课程的过程中,年轻学子能够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加深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同时,在学习之际思考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必要的茶俗实地调查与体验,为中国茶俗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任何人,对于中国茶文化和茶俗学的理论与实践做出奉献,都是其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 ¥22 ¥40 折扣:5.5折
    • 宁波老味道
    •   ( 44 条评论 )
    • 柴隆 /2016-01-01/ 宁波
    • 时常关注宁波的人文历史,时常深入宁波市井生活,寻找城市历史的遗迹,这一切都源于对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深热爱与眷恋!那斜阳西下的寻常旧巷,那沧桑厚重的宁波人文气息,那浓郁的人间烟火味儿,都让他有了用文字描述的冲动…… 作者柴隆热衷于宁波地方史志研究,致力于宁波传统文化的保护,为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宁波政协文史委特约文史研究员,对宁波地方民俗和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 《宁波老味道》详细地介绍了宁波传统的菜肴、小吃等美食。

    • ¥23.2 ¥49.8 折扣:4.7折
    • 南甜北咸 : 人间至味是清欢
    •   ( 1391 条评论 )
    • 高维生 /2020-03-01/ 团结出版社
    • 本书为一部关于美食田野调查的新人文美食作品。 美食,是人们与生活的深情告白,亦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美食有记忆,通过其形象、创制和味道,从中提取历史的踪迹。对食物的品尝,唤起沉寂的记忆。从品到感受的过程,不仅是身体的享受,它亦提出问题,对食物进入深刻分析的追寻。

    • ¥18.2 ¥38 折扣:4.8折
    • 百家讲坛 钱文忠解读 《弟子规》 (小学版) 【正版】
    •   ( 8 条评论 )
    • 钱文忠 主讲 /2010-11-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最基础的启蒙读本,从儿童的安全、卫生、礼仪。到道德素质、精神修养、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无微不至的详细讲解,是中国儿童行为教养和国学启蒙的。 本书由学者钱文忠先生主讲,古今对照,历史名人与现代例子相对应,将空泛理念和现实情况相结合,大大有别于传统读本的枯燥注解。在百家讲坛一经推出,立刻创下收视新高,掀起全国学习《弟子规》的热潮。 为适合儿童的阅读习惯,钱文忠先生在原讲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编排,加注拼音,并采用了儿童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叙述,即可供亲子阅读互动.也可供孩子独立阅读学习。

    • ¥10.54 ¥61.62 折扣:1.7折
    • 中国茶艺学300问
    •   ( 161 条评论 )
    • 林治 著 /2015-07-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林治编*的《中国茶艺学300问》既是为了方便初学者把握茶艺的要点,用问答的形式简要地阐述作者对茶艺中主要问题的看法,同时也是为了和同仁们深入探讨这些关系到茶艺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当您打开这本书并用心阅读时,我们便成为了心心相印的茶友,当然也可能是成为观点不同却能坦诚论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诤友。

    • ¥22 ¥40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