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也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精神文化。服饰文化更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延续和演变,直接反映了国家、地区和各个民族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宗教信仰、道德风尚及生活习俗,在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举世闻名的“衣冠王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服饰史料。《中国古代服饰辞典》作者按照朝代对古代服饰进行梳理,并按照朝代收录词条,配以适当的图片,每个朝代前对该朝代的服饰特色进行总结。书稿总体上看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恰当的图片使得书稿形象活泼,也方便了读者理解词典内容。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现实载体,客观、广泛深入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现实脉络和文化图景。例如我们现在常常使用的克服、求索、朴素、成绩、专业、传说、头绪、道统、总结、终结、级别、练习、纯熟、络绎不绝、统一战线等这样一些词,内涵上已经远远脱离了纺织工作的框架,但无一不源自于华夏先民发明创造的纺织工作。所谓 日用而不觉 ,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本书中,作者以字为媒,讲解了一系列起源于纺织、服饰,又不止于纺织、服饰的文字,大可从中一窥中华文化的质朴刚健和妙趣精微。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踏上复兴之路。在其中,汉服运动既是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又是*韧性的实践者,而且以其*宣示性的行动符码,创造了*可读性的历史记录。本书作者杨娜是汉服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汉服归来》就是她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汉服运动的观察、记录与思考。透过这本书,可以看到十几年来围绕汉服展开的思考、行动与纷争,看到在这背后隐藏的激情、理念、利益以及由此而来的冲突,看到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推陈出新的巨大潜力。期待这本书不仅是以往汉服历史的见证,还将推动汉服运动更上层楼。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而揖让进退之间、衣冠带履之上最能见出礼仪,所以又称衣冠上国。因有服章、礼仪, 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中国又称华夏。凡此种种,都说明衣冠带履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早在先秦时期,衣冠就已成为区分族群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在早期与域外诸族的接触过程中,这一基本特征得到强化并已对外施加影响。虽然影响并不是单向的,但在古代,中国服饰的对外影响是主要的。这种影响又主要发生在隋唐及元明时期。仅就东亚而言,日本的和服虽然与中国古代服饰相去甚远,但其发展的初始阶段,曾受到中国隋唐服饰的强烈影响;韩国的韩服与中国元明服饰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也表现出元明时期两国关系的深刻印记。那么,中国古代服饰的对外影响,在东亚各国服饰的历史与现实中有没有具体的体现呢?本书立足中国古代服饰,基于文
本书从服装生产的角度,系统、全面地讲述了生产和经营管理含义、生产计划与过程控制、工艺制订与控制、质量检验与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服装企业信息化、经营计划、组织与控制、服装企业经营环境、市场调查、预测与经营决策、服装消费者研究与品牌战略、产品决策与价格决策、渠道决策与促销决策等内容。
本书由著名作词家方文山大力推荐,收录包括十数年来汉服复兴者的思想文选、2014 年汉服运动发展状况调查、汉服组织名录,以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实践与相关活动等。本书以纪实性的笔触、科学的数据与严谨的分析,再现汉服及汉服文化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对于促进各地汉服组织建设及同袍个人成长,提升社会各界对汉服运动的了解、推动汉服运动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需要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代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朝代,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多的城市,它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和中东的重要市场及繁荣的文化相连。 在本书中,作者陈步云揭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唐代时尚体系,他以考古资料 绘画、雕塑和丝绸制品,以及年鉴、诗歌、税务文件、经济论文和法律文书的记录为依据,审视唐朝的时尚风格。《唐风拂槛》为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SRC)和富布赖特奖学金研究资助项目成果,李鸿宾、李志生、瓦莱丽 斯蒂尔、乔吉奥 列略等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哈佛亚洲研究》《中国史学刊》等权威学术期刊推荐阅读。
郑春颖所著的《高句丽服饰研究》在广泛收集高 句丽壁画图像、出土饰物、人物造像、纺织遗迹及文 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探讨高句丽人传统服饰文化的 特点与演进历程。通过与本地区汉族服饰文化、胡族 服饰文化的对比研究,揭示出在三种服饰文化运行轨 迹中,平行发展与交叉融合并存的演变规律。并进一 步透过服饰文化这一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风尚 的风向标,深入探究公元一世纪到八世纪高句丽人、 高句丽社会与国家的沧桑巨变。从东北亚,乃至东亚 的视角,审视高句丽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地 位、作用及影响。
少数民族服饰是整个中国服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少数民族才能和智慧的体现,都寓托着一个民族的理想与追求,是一个民族审美的具体再现。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各民族共同的认知心理、传统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所以,中国服饰要想走向世界,不可忽视少数民族服饰的挖掘和发展。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透过服饰的种种现象,可以领悟各少数民族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风尚和社会面貌等深层次的东西,把握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思维倾向。少数民族服饰工艺精湛、色彩斑斓、图案丰富、寓意深刻、装饰点缀变换无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深层的文化含义,意韵非凡。它对中国服饰的影响,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它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与社会功效,已经引起中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