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品牌栏目《夜读》,“中国新闻奖”获奖专栏,自2013年创办以来,在新媒体平台构筑起“文化高地”,迄今已发布逾3000期精美文章,篇篇阅读量10万+,成为亿万读者的“睡前”。2024《夜读温柔》日历上市即脱销,受到读者热烈追捧。 2025《夜读温柔》日历重磅升级,如约而至。日历+天然竹木支架+精美礼盒,匠心设计、诚意满满,精选《夜读》高赞佳句与中外大家名言、配以365幅人气插画师LOST7、李淡淡携手绘制的超赞插画,暖心治愈、温情陪伴。2025,《夜读》日历记录时光流转,也见证你的成长与蜕变。
《文博日历.2025年》基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新媒体栏目《文博日历》开发而成。央视新闻客户端全新拓展“新闻+服务”平台功能,联合全国博物馆,自2023年3月21日开始推出新媒体产品《文博日历》。该产品定位于文博科普,每天认识一件文物,推出后荣获2023年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作品奖应用创新二等奖、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好新闻奖,获评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精品项目。实体书《文博日历.2025年》基于同名新媒体产品开发,从已介绍的400余件文物中做挑选,每天介绍一件文物,图文并茂,不仅展示文物的基本信息、功用和价值,还介绍文物包含的文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该书不仅是一本有一定时效性的日历书,更是一本寓教于乐的文博知识工具书,读
这是一本可以听书打卡的文学陪伴日历。本书从麦家理想谷上千册藏书中精选了《月亮与六便士》《倾城之恋》《傲慢与偏见》《遥远的向日葵地》《人生海海》等52本中外经典名著,汇聚毛姆、鲁迅、巴尔扎克、米兰·昆德拉等多位古今名家,以“每日金句×读书打卡×扫码听书”为基本构架,让读者随时随地享受旷野人生,留下独属于自己的文学足迹。
手绘城市日历,通过366幅手绘作品将中国文明古迹的特色文化地标与年轻人的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美”,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东西方都无法拒绝的表达,特别极具“东方韵味”的中国风物、名所、名物等更是令西方世界着迷,我们用手绘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中国城市之美”。山川名物、名胜古迹、风土习俗、艺术建筑等都是人类的共同文化成果。
历史上的与即将到来的2022年的每一天,都是如此。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历史的好奇,艺术家鲁大东创作了这本《纸老虎日历》。2022年是虎年,于是这本以纸做成的虎年日历,被取名《纸老虎日历》。与书名一样别具一格、充满趣味的,是这本日历的内容。历史书上枯燥的文字,我们记忆中那些零碎的片段,在鲁大东的笔下,变成了有画面、有故事的作品,并以日历的形式被梳理、串联在一起,期待有心人一起抽丝剥茧隐藏其中的历史发展奥秘。鲁大东以艺术家的眼光从历史取材,精心提取365天各自独特的故事与视觉元素,赋予每一天一个独特的主题。他以乾隆书风写《乌托邦》,原来乾隆驾崩与《乌托邦》的作者出生,竟然是同一个日期;他用启功书法风格书写《乱世佳人》片名,原来启功去世与《乱世佳人》的原著《飘》的出版日,竟然是同一个日期……书
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2021年台历。内容丰富,表意准确,涉及佛教历史、高僧大德、偈颂、经文等内容,选取佛教题材的绘画、塑像、器物、建筑、人物等精美图片,加以公历、农历、佛历等实用信息,经精心筛选与编排,365天中的每一日文字和图片紧密勾连,既突出佛教文化的特色,又具有使用价值和鉴赏价值。
2023年,抬头仰望,别浪费了月亮!《月夜巡礼》天文日历重磅上市,带你步入深邃的月夜世界。这本日历以2023年每天的月相变化及天文现象为主体,展现宇宙之美。它将为你提供仰望夜空的契机,也能让你探索宇宙的过程变得更为愉快。·365日的月相更迭,将阴晴圆缺之美在保存书页间。·近期新的天象观测信息及天文知识,接收来自宇宙的365封情书。·月兔在癸卯年大展身手,趣味插图带你开启治愈之旅。·豪华黑金配色,灵动浮现深邃夜空的一轮金月,给你更好的陪伴。2023年,跟随月亮的轨迹,一同探索生活及宇宙之美!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大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视觉形象艺术,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剪纸、年画、刺绣、皮影、木偶、面具、风筝、面塑、泥塑等。其创造者主要由广大农村地区的普通劳动者群体构成,其中有不少是农村的劳动妇女。它融于民族群体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和信仰忌等社会生活形态之中。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由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文化遗存直到近现代的商品经济文化,堪称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本书阐述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社会功能、艺术体系、表现形式和创造者,揭示民间美术与原始文化信仰的密切关系。
《秦岭日历(2025年)》是一部以“导览”为主题的年度日历,分为十二个小专题,涵盖见山、见水、生命、烟火、非遗、寻根、民宿等内容,旨在带领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秦岭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展现秦岭作为“中央水塔”的生态价值和“中华祖脉”的文化底蕴。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详实,三百余幅精美照片配以专业的解说,一日一景。读者可以在每一天的翻阅中感受到秦岭的壮丽与深邃,跟随我们一起领略秦岭的四季变幻和人文风情,走进秦岭、畅游秦岭。从山川湖泊到生物多样性,从传统非遗到现代民宿,无论是自然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这本日历中找到丰富的信息和灵感。
《二〇二五年篆刻日历》由戴丛洁编
2019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张晓凌、丁方、薛晓源主编的《达?芬奇日历(2019光耀五百年纪念限量版)(精)》是结合这一重大纪念年,限量发行、具有收藏价值和日历功能的达?芬奇作品集。全书以时间为序,征集优选27个地区37座博物馆365幅达芬奇罕见珍贵手稿,并附有作品阐释文字,从“艺术+科学”的角度反映达?芬奇百科全书式的艺术生涯、还原达芬奇的365天。
《一管笔》以图像做引子,配以图说,展示中国人千万年来精神世界所保有的生命信仰。从岩画、玉器、彩陶、青铜、漆器、丝绸、书、画、建筑等等大量的图片中阐述其间所蕴含的风骨,从而去观照中华民族的心性光辉(精神结晶)。文化要化育的是人的精神,而精神显出的就是一个人的心性,那么,承载心性的就是文物(即艺术品)。了解昨天的自己,图片中这些实实在在的文物可以读出我们昨天的心迹。心迹是有血性的,是鲜活的。《一管笔》用一管笔为绳索,紧紧地扯拉住古圣贤的用心之道,直接步入中国人的人文信仰“天人合一”的大情境里。文化只活在日用中,要活出中国人的精神不去体证往圣的用心之道,那么中华文明只是镜中花。借书道的生成与发展,直接阐释中国人的文化智慧与生命智慧是本书在当下“别有开发,能自建树”的贡献。作者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