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文学的产生均与人类历史同样古老。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医学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都与人类的社会生活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涉医文学,顾名思义即是与医学有关的文学,或者说在文学中描写了医学知识,是医学与文学联姻的结果,是文学题材的一种,在总体上还是属于文学范畴。涉医文学在唐代得到了很大发展,却并非始于唐。本著的写作截止唐代,主要论述唐代涉医文学。主要内容如下:传世文献中唐代的词、文、小说类涉医作品;传世文献中唐代的涉医诗;敦煌发现的涉医作品;主要论述唐代涉医文学反映的医学思想;唐代涉医文学创作的文化成因;唐代涉医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赠太子太傅,谥号“文敏”。诗、文、书、画俱名噪一时。其画以山水见长,宗法董源、巨然、“二米”及“元四家”,取精用宏,自立门庭,独树一帜,成为“松江画派”奠基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二人转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因之逐渐成为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