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修订版)》旨在揭示“进步论”(或社会进化论)是以物质指标判定一个社会的先进与落后,尤其内涵一种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主义,造成了国人心中深重的文化自卑感,严重阻碍了中国在文化上的自信和自强。“进步论”只注重在时间直线上的先进与落后,表现为一种“时间崇拜”(时代崇拜),无视空间意义上人类文化的多样差异。《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修订版)》引用莱维―斯特劳斯“文化多样性”和亨廷顿“文化个性”的观点,批判“世界文明”(文化大同)的说法。作者吁请国人坚持中国的文化精神或“文化个性”,为中国文化正名。
《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从礼仪的实践即皇帝施政的角度,系统考察了汉代的礼仪建设,对汉代皇帝即位礼(皇帝即位、天子即位)、册命礼(册后礼、册立太子礼、册立诸侯王礼)、朝礼(大朝礼、常朝礼、诸侯朝礼)、皇帝巡幸礼、养老礼的仪节及其演变,以及保障礼仪实施的官员和皇帝施政礼仪的功能等,都做了认真的梳理,并分析了汉代礼仪建设受儒家思想影响,以及以确立和加强君主专权为目的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修订版)》指出中国古代的文人集团包括学术派别、文学侍从、文人朋党、文人社团和文学流派等几种类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各种类型的文人集团都以文学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文人集团借助集团心理、集团意识的中介,与文学风貌发生了密切的关联。文人集团所具有的集团心理和集团意识,往往开启或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并造成集团文学的从众现象,对文学的变迁影响甚巨。
殷、周易代以后,殷商族群丧失了文化上的话语权,但其礼乐活动作为一种涉意实践依然存在。由于殷、周两族群文化上存在差异,故传世周代文献记载的殷商礼乐,不可避免地浸染了周人的价值判断。《周代殷商礼乐接受研究》在近百年来考古发现的基础上,试图传世文献立场,重新解读殷商族群的礼乐活动。
本书是关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和经典作品的论述性教科书,是专门为理工科大学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而撰写的文学艺术类教科书之一。本书以史为序,以诗人为重点,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从先秦到清中叶3000多年间中国诗歌发展的全过程,重点介绍了诗人的生平思想、诗歌特色及其代表诗作,以及相关的文学基本理论和不同诗派的观点与思想。本书强调文学理论的系统性,注重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突出爱国主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顽强拼搏等品质的培养。为适应教学需要,本书在叙述和阐释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与理论的同时,也选收了约900首的诗歌作品以供讲解和欣赏,努力将教科书与诗歌范本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方便教学,同时还将古奥生僻字一一注音以利阅读。本书重点突出、内容详实、语言简练、文字优美,可作教材,亦可成为所有文学爱好者
当下,我们对礼乐生活图景的理解虽然可通过流传下来的实物器具去遥想,更重要地可能还得从历史文献中去寻觅领会。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礼记》不仅记载了“礼仪”,还对“礼义”做出自身独到的书写——其不仅有许多具体、细微的礼节仪式描写,还对许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礼事活动所蕴涵地意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说明——为我们理解礼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有见于此,《古典思想世界中的礼乐生活(以《礼记》为中心)》尝试从文本《礼记》着手去探寻礼乐生存全景,开启礼乐生存样式下所蕴涵的精神旨趣与意义,同时,在礼乐生活视域指引下深化对文本《礼记》的理解与领会。文本《礼记》之成书情况较为复杂,《古典思想世界中的礼乐生活(以《礼记》为中心)》编者更多是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对前人论述做出一定的甄别,从而对《礼记》
《中国礼仪传承丛书:中国的射礼》是“中国礼仪传承丛书”系列之一,全书分为“射以观德”二千年;射法研求面面观;乡射礼的基本要素;三番射的礼仪与蕴意;番射;射礼蕴意六纲;射礼的流传与复兴等数章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中国号称“五千年文明故国”,又号称“上下一万年”。悠久的文化让我们感到荣耀的同时,常常又感觉有些虚无缥缈。除了历史教科书上干巴巴的人名和年代,我们又知道多少?和我们今天奔波忙碌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其实,传统和我们不但关系密切,而且仍然有血有肉——这就是民俗。本书通过作者殷登国先生描绘的古代中国人生活的一幅幅场景——他们的春夏秋冬,婚丧嫁娶,饮食起居,喜怒哀乐——我们发现,传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在我们的血液和骨子里。本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珍贵的插图一般读者很难有机会见到。
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两种令人瞩目的现象:一是重情思潮的涌动,一是礼学复兴之蔚起。这两种现象看似互不相关,然而,礼因情而生,情藉礼而显,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共同推动着明清之际的礼学转向和发展,并使得这一时期的礼学研究呈现出其独有的时代特征。本书正是以此为中心,从对情和礼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立足于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通过对重情思潮在明末清初社会思想和民众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从思想契机和社会根源两个方面展现出这一时期礼学复兴的可能与必然,揭示出明清之际礼学复兴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重情思潮和礼学复兴两种现象的演进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阐述明末清初学者们在重情原则下从起源、本质、功能、发展等方面对礼的理论建构、在治礼中所坚持的缘情崇古的礼经诠释方法以及在礼秩重建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渗透着古代的社会生活和古人的思想观念,要想深刻理解这些作品,也需要董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包括礼仪知识;创作、演出或拍摄历史题材的戏剧影视,这可以说是古代社会生活的再现,要想准确地再现历史,更需要熟悉古代文化知识。为了有根有据、令人信服地介绍古代的礼仪习俗,必须引用古代资料。考虑到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不同,对引文作了不同的处理:浅显易懂的,径引原文,个别地方不易,随文略加注释;文字比较艰深的,或加翻译,或引后复述大意。总之,希望能适应更多读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