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六国表》中说过: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熟。东方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东方文化正在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辉。本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全面介绍东方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规律的著作,视阈广阔,贯通古今,通览北非埃及文化,西亚、南亚文化到东亚、东南亚各国与中国文化的历史,观澜索源,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广博的知识层面,严密的理论体系,精湛的分析,使本书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东方文化史的既有性、学术性又有普遍性的著作,成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更是当代方兴未艾的东方文化研究的书。
本书是日本知名妖怪研究家、收藏家汤本豪一的代表作品。书中汇集了日本第1家暨大的妖怪博物馆藏品精华,近500个妖怪题材的艺术藏品,包括画卷、绘马、浮世绘版画、木雕、和服、印盒、烟管、火花、贴纸、杂志等多种形式。这些艺术品是汤本豪一花费毕生精力搜集整理的,其中150种以上是初次被公开的妖怪,本书填补了日本妖怪文化研究的诸多空白,是了解、研究日本妖怪文化的珍贵资料。
本书的诞生,源于与日本17个小城镇的保护活动家们的小范围交流,对于这本书里讲述的保守的历史保护和社区营造的故事,正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中国读者将会怎样阅读呢?带着期待与一丝不安,将这本书呈送到你的面前。作者还是深信这些来自异国的故事可以打动中国读者的书。为何如此,是因为对自己出生的故乡、自己成长的地方,或者是你所选择生活的城镇的热爱,无论在世界任何的地方都应该是相通的。
本书由始至终贯穿了从亚洲的角度重新认识日本的祭祀与艺能的这一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并非轻易地为日本的艺能史研究学者所接受。因为认为正是在祭祀以及艺能中表现了日本的独特性,而探明这一独特性则是艺能史研究之最终目的的这种意识是根深蒂固的。若在日本本土追溯日本的祭祀活动或艺能的根源与年代,就会出现新层。但如把视野投向东亚,则会发现处处能感受到日本民族艺能的原始面貌。这是一种否定了以往日本民族起源论的、崭新的日本文化观点。本书详尽介绍日本的有关传统祭祀类型、与宗教、艺能与文学、俳优的诞生、散乐、木偶艺术、面具艺术、假面戏剧、民间神乐等等。本书将分10章举出具体的例子对这些从大陆传来的祭祀和艺能的主要影响做通史式的论述。
《寒山与日本文化》由张石编著。????寒山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中影响并不大,在正统文学史上不见详尽记载,但在日本则不同,可以说寒山是对日本影响、影响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外国文化人之一。????《寒山与日本文化》详细论述了寒山及寒山诗的产生及内容,并论述了寒山在中国文化史和日本文化史,特别是在日本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影响,生动展示了活跃在日本历史和现实中的寒山文学及寒山形象。寒山不仅对日本的文学、美术、音乐等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性的影响,而且他的精神与形象现在仍然活跃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受到从政治家到艺术家,从企业家到商人,从首相到庶民的广泛的喜爱。到日本,你到处可以遇到寒山和寒山诗,也有寒山寺,吟咏“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夜船”的张继的古诗《枫桥夜泊》,比在中国更脍炙人口。
在《阅读日本书系:江户时代的婚姻习俗》中,作者菊地仁美用社会学的视野,通过与现代的婚礼进行比较,以追溯中世日本的婚姻的形式和意义。作者回顾了从平安时代一直到现代日本婚礼形式的演变。平安时代的日本,分为贵族和庶民两个阶层,而文献资料上留下来基本上都是有关贵族婚礼的记录。在平安时代的贵族婚姻中特征的就是“招女婿”。新婚之初,丈夫要每天到妻子娘家。这叫做“走婚”或“求婚”。从室町时代开始,婚礼的重心转移到了男方,据说在当时婚礼要连续进行三天。到了江户时代晚期,婚礼的仪式就渐渐开始简化。在明治年间出现了“神前结婚仪式”,原来要举办三天的婚礼,缩短成为婚礼加上婚宴也不过数小时的仪式。而现在日本的婚礼更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一种形式了。那么,日本历史上的“结婚、婚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
《尼伯龙的宝藏》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传世、出版史,特别是MEGA编辑出版史研究的重要论著。郑文吉(CHUNG,Moon-Gil),1941年11月20日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大邱市,韩国高丽教授。代表性论著包括:《异化理论研究》(1978年)、《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1987年)、《马克思的早期论著及思想生成》(1994年)、《韩国的马克思学视域》(2004年)、DieDeutscheIdeologieundMEGA-Arbeit(2007)以及《尼伯龙的宝藏》(2008年)等。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96~1999年间列入的101个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