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5卷18章,详细记述了从庆长至宽永时期,浮世绘各个流派的发展史略,介绍了知名画师的生平、代表作,兵作了简要评述。作者用通俗凝练的语言介绍日本浮世绘历史及知名作品,不仅注重对各个流派来龙去脉的记述,而且涉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审美,歌舞伎、茶社、戏院等各行业的品味、爱好、生活乐趣,鲜活而生动地再现了江户时期日本的风土人情。 全书内含彩色版画170幅,正文还穿插有多张精巧玲珑的小幅黑白画作,图文并茂,是了解日本浮世绘的藏品。
本书是《当代中东国家社会与文化》丛书之一,它从文明多样性的角度探讨了伊斯兰教对沙特社会的深刻影响,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同文明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的精神,有其独到见解,洋溢着时代精神。沙特阿拉伯王国取得的发展经验,若用某些世界大国的现行标准去认识,那就地失去了偏颇,因为世界各国各有各的国情,各有各的特点、条件和传统,利益和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在某国可以通行的观念、在沙特未必行得通,不能强加于人。沙特王国的这种伊斯兰观念根深蒂固,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当我们对当代沙特的社会与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时,无法回避这一社会现实。而实际上,也只有当我们从与沙特人民休戚相关的宗教、传统上去认识、探索、考察、研究沙特的社会文化与文化时,我们似乎才能做得更好些。
东南亚,仿佛是一片与时间无关的土地,这里的一切,都带着热带独有的温暖。 这片充满着阳光、繁花与纯真微笑的土地上,处处流传着为爱甘愿牺牲的公主们的故事;世界第七大奇迹吴哥城里,依然伫立着高棉永恒的微笑;蒲甘平原的三千佛塔,对远方的旅人诉说着千年的风云变幻。这里的人们质朴而热情,他们心中的信仰荡涤着尘世间所有的罪恶。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东盟艺术》按照东盟十国设定十个章节,每一章介绍一个国家的艺术,每章均由文化生态环境、音乐、舞蹈、美术四部分构成。书稿用描述性文体,通过横向比较,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从多艺术视角,系统介绍东盟十国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艺术。展示了东盟各国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鲜明特征及其浓厚民族风情。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汉字的魔方如何玩转?一个木字,为什么令日本人喜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幼稚力量从何而来?AKB48走红与美少女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文化有关?当然,还有切腹的白日青天,艺妓的浮生欢世,情死的和式之恋,将棋持子的后世理论,落樱的本土感觉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禅茶--认识与展开》是《禅茶文化论坛丛书》系列之一,是由关剑平主编。禅茶文化论坛包含了学术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和总结,杭州市佛教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禅茶研究中心计划每年支持举办一次具有学术原创性和实践开拓性的禅茶文化论坛;为禅茶研究提供科研经费,鼓励研究的深入展开;最后将这些研究成果社会化,供社会各领域、佛教各寺院、茶艺各流派参考、借鉴、批评。“禅茶文化论坛丛书”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其中的论文集系列在论坛的与会论文的基础上编辑。此外还有一个专著系列,汇集出版外研究者个人的研究专著,最终将集中全世界以禅茶为中心的茶文化研究成果。
对于今日东亚各国之间的相互关联,有很多人都在考察政治和经济时,提出了合作的必要性,这种说法在媒体中也很常见。然而,他们却毫不关注使东亚成为一体的历史根源,因此只能停留在表面。必须要深入进行探讨,使东亚文明论上升到理论高度。我不得不对自己立足于文明普遍论,努力穿凿东亚今昔考察的成果进行广泛宣传。由于讲座时间有限,短短两个小时,需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因此无法充分动用我的研究成果,但我又无法让读者去阅读我所有的书籍以弥补不足。因此目前能做的,只有将我关于东亚文明圈的论述汇集起来,便于他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