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藏文、汉文)》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造像,佛塔,壁画和唐卡,其他珍品。
“国学”又称“汉学”,泛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相融合的学术精髓。本书从国学基础知识入手,力避学究式的研究,精选国学常识中最有价值的点滴,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具体来说,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大局着眼,把国学内涵中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展现给读者;二是精挑细选,把最基本、最精华的国学常识奉献给读者;三是图文并茂,图片与正文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书籍可读性。本书是读者了解国学、学习国学进而喜爱国学的之作,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带领读者走近诸子百家,了解经史子集,触摸秦砖汉瓦,吸收孔孟精华。
南雁荡山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历来与北雁荡山齐名。从唐到宋元明清,古人为南雁留下了不少诗篇。这次,成金老师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采取了诗画相配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可谓传统又新颖,充满了文化上的意义。而且,同时拿出一百图成为系列,力度很大,气势很大。图文互补,书画益彰,观赏性强,可读性强,信息量很大。其效果与看多了的摄影作品迥然不同,同时也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山水写生,确实十分有创意,有价值。
本书从科技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角度,运用文化学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分数学、天文学、农学、化学、医学五大学科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科技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探讨中国科学从明清时起落后于西方的问题,并展现中国科学近代化的历程。
《流金岁月:百年旗袍》结合大量图片介绍旗袍的起源、发展以及流变。并介绍旗袍的服饰图案、穿着知识、量制标准、穿着搭配、佩饰等。
傅抱石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美术理论家与画家之一。1959年9月,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傅先生与关山月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为意合作《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画作品集)》,将创作毛泽东诗意画推向了高潮。其气魄之大,意境之新,布局之美,世所罕见,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民族文化心态,树立了民族绘画新的审美范式。“诗因名传,画因诗显”,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意山水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傅抱石他从毛泽东诗词中找到发展的契机,突破传统的束缚,积极探索新技法与新题材的结合途径,恰当地表现出毛泽东诗词的恢弘意境,拓展出中国画表现的广阔空间。在15年的晚年生命里,傅抱石乐此不疲,创作了近200件作品,并通过展览、出版等传播途径将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引入大众化审美领域,从而为当时的山水画家提供了成
“剑”是统治、毁灭的隐喻,“圣杯”则象征着向神圣和谐秩序的回归,它给予权力而不是剥夺权力,用平等合作取代统治。在此基础上,艾斯勒颠覆了传统的男人统治女人,或女人争取权利男权的观念,展示了一种建立新的男女社会关系的可能性,即以伙伴关系取向的文化取代统治关系取向的文化。
如果叫《古罗马艺术展》,一是有限的艺术品类的文物难以充分反映古罗马丰富多彩、风格多样的世态成就,二是这种艺术品类的文物也无法较全面地展示古罗马的社会风貌及其给予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所以经过与意大利同行商议,我们将展览定名为《古罗马文明展》,并本着这一题目作展览内容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