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1887年在美国波士顿出版,由晚清“留美幼童”用英语写作,它从帮助西方人认识中国的角度,记述了19世纪中国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展示了19世纪中国私人生活的真实面目,对今天的国人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有很大帮助,具有的史料价值。最让人们感兴趣的部分是李恩富在书中生动描述了当年他是如何从中国南方小镇踏上赴美留学之路的。
暂无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的大历史观,用清晰的逻辑、简练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三方面内容: 方面是古代中国受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天下 ”体制,从“ 化”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内向型经济形态及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第二方面是从轴心时代中西文化的比较,延展到现代民族 的诞生,以及近代以来中国被深度卷人世界贸易体系以后两种文明的互动。第三方面是现代世界 化贸易的兴衰和以此为基础的全新世界格局,在“ 化”走入低谷的 ,中国应该坚持的道路和未来世界的方向。 许先生认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经济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气质。他还指出,中国传统“以人为本”的思想、“世界大同”的理念,应该成为构建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当日本 家咖啡馆“ 可否茶馆”在东京诞生时,整个世界都没想到日本将成为咖啡消费大国, 日式精品咖啡文化将成为 三大咖啡潮流之一。 咖啡在 16 世纪初传入日本时,还是个新鲜事物,到明治维新时代已经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 则是家喻户晓的寻常饮料。作为“后来者”的日本人对咖啡 痴迷:改良速溶咖啡、发明罐装咖啡、重新发扬光大被欧美摒弃的手冲咖啡。从世界上 个连锁咖啡店品牌圣保罗集团到咖啡迷前往日本必去朝圣的咖啡馆之一—琥珀咖啡 (Café de L'ambre),风格各异的日式咖啡馆及其背后的主理人 着咖啡爱好者们走入第三波咖啡浪潮。 一位多年旅日的美国人类学家追溯“ 咖啡热”的足迹,探寻咖啡馆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为读者奉上一份私人收藏的日本咖啡馆名录。
本书采取“故宫院长说故宫”的视角,以时间为线索,叙述了沈阳故宫从创建到成为 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全书追溯了大清王朝崛起的历史过程,讲述了发生在沈阳故宫里的历史故事,以及努尔哈赤、皇太极、庄妃等人的传奇事迹,康熙、乾隆等皇帝的东巡,还描述了沈阳故宫古建筑群的文化和艺术特色,介绍了许多精美的文物以及背后隐藏的故事。
本书简略地叙述了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历史过程,由近及远地记述了中华文化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几次高潮,即汉代、唐代、元代和明清时期,重点讲述了海外传播 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世界价值,彰显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 性和开放性。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视野开阔、见解精深,是一本了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的简明读本。
《粤东笔记》是清代寓粤官员、藏书家李调元辑撰的作品。卷首有羊城八景全图,每图均有详细说明。全书十六卷,分别记录广东的风土人情、节令集会、山川神祇、少数族群、鸟兽虫鱼、草木花果、糖茶杂物等,内容广泛,还收录了方言土语、山歌谣曲、节令习俗、物产奇珍等,在广东民间文学、民俗学界都有一定影响。本书由李调元居粤时遍历广东,輏轩采访,博采众书而辑成,在保存岭南地方史料的同时,体现了外地官员对当地文化的审辨,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
《文明与野蛮》虽然写得有趣,但路威教授希望借此传达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事实,即:文明是全人类的,是许多民族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的,而不是哪一个或几个民族的功劳;人类其实是既笨且懒的,在文明的进步上无所谓“必然”,“机会”占很大的力量。我们要摒除种族的和时代的自大心,用真正远大的眼光来观察人类社会的全史。文明人的“文明”,和野蛮人的“野蛮”往往难分高下;真正的文明,其实是一件东拼西凑的百衲衣,“转借”(borrowing)才是文化史中重要因子,只有不长进的民族才不肯向人家学习。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繁盛阶段。众多可观物象中,能够 诠释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宋朝时期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者不多,而宴会可算其一。宴会是一种群体性的饮食活动,宴会过程中所展示的食品、器物、酒饮、乐舞、游戏、礼仪、风俗等,集中呈现了社会阶段性物质发展水平与文化风貌,是观察社会发展状况的显微镜。本书以官方和民间两个视角考察宋代具有代表性的宴会活动,情景式再现宋人的饮食生活日常,展示中华 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黄金的魔力:一部金子的文化史》一书由美国电影制片人迈克尔 W.菲利普斯(Michael W. Phillips)和作家瑞贝卡 佐拉克(Rebecca Zorach)共同创作,是追溯自然现象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发展史的“地球”系列丛书之一,主要描写了人类扣人心弦的寻金史、黄金在历史上扮演的不同角色(作为饰品的黄金、用于宗教活动的黄金、用作货币的黄金、用作艺术材料的黄金),因追寻这种贵金属而引发的部族冲突、殖民统治、人口迁徙与贩卖、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全书娓娓道来,发人深省,并配有100多幅精美的图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