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天下格局:文明转换关口的世界(万古江河作者许倬云期许之作!)
    •   ( 7719 条评论 )
    • 许倬云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4-08-16/ 岳麓书社
    •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 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的大历史观,用清晰的逻辑、简练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古代中国受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 天下国家 体制,从 全球化 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内向型经济形态及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第二方面是从轴心时代中西文化的比较,延展到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以及近代以来中国被深度卷人世界贸易体系以后两种文明的互动。第三方面是现代世界全球化贸易的兴衰和以此为基础的全新世界格局,在 全球化 走入低谷的今天,中国应该坚持的道路和未来世界的方向。 许先生认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经济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气质。他还指出,中国传统 以人为本 的思想、 世界大同 的理念,应该成为构建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 ¥65.3 ¥68 折扣:9.6折
    • 马伯庸畅销系列套装:长安的荔枝+显微镜下的大明
    •   ( 19713 条评论 )
    • 马伯庸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2-10-3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长安的荔枝》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 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备受好评的历史小说。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谁让杨贵妃在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鲜荔枝?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非常大的想象。 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随书附赠 荔枝

    • ¥93.1 ¥97 折扣:9.6折
    • 江湖丛谈(自说自话的总裁推荐版本!做人太实在,就读《江湖丛谈》!)
    •   ( 1932 条评论 )
    • 连阔如 /2024-06-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做人太实在,就读《江湖丛谈》! 曲艺大师马连登曾因义子李金斗 做人太实在 而赠他此书。 此书曾一度被北京gong安用作侦破各类偷盗和诈骗案件的宝典。 这是一本醒世奇书,堪称反诈app的 祖师爷 。它向我们揭晓了一个真实的江湖世界,揭秘了江湖中种种套路和骗术,其中有的让人不可思议;有的我们闻所未闻;有的骗人钱财;有的凶险万分 使人读来不禁拍案叫绝,同时又脊背发凉。江湖已改,套路未改;世道已变,人心不变。如今社会上的许多骗术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我们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原型。此外,书中还揭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行当内幕,以及奥妙无穷的人情世故,使人读来增长人生经验,避免吃亏上当!

    • ¥68 ¥68 折扣:10折
    • 地泉涌动:“到民间去”与1920年代中国的文化再造(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 137 条评论 )
    • 袁先欣 /2025-01-0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20年代,在 五四 这一特殊时刻的前后,中国的大地上曾兴起过一场 到民间去 的风潮。大批青年和知识分子通过走向民间,来唤醒普通民众的救国之情,将更广大的群体联结到当时的政治与文化运动中。这场 到民间去 运动,不仅在学术层面催生出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也影响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并在更长的历史纵深中不断地回响。 本书从整个1920年代文化运动的演化进程出发,对 到民间去 运动所激活的 民间 概念进行研究,通过李大钊、周作人、顾颉刚、杨成志、《中国青年》、《歌谣周刊》等个案,考察 到民间去 这一口号如何介入社会思潮、文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政党政治,由此揭示 到民间去 所包含的文化再造意义。 作者借 地泉 意象以为书名,籍此象征 到民间去 运动的开展,恰如泉水在地下的涓滴,既千脉万源,又水滴石

    • ¥85.4 ¥89 折扣:9.6折
    • 新民说·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2023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好书大赏·评委赏!费正清奖、列文森奖!央视
    •   ( 4418 条评论 )
    • (美)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新民说出品 /2023-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国门被强行打开、卷入世界洪流之时,以打字机、电报为代表应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席卷西方。西文打字机不仅是时髦的书写工具,更是现代性的象征。 以雷明顿打字机为代表的西文打字机开始征服全球,希伯来文、阿拉伯文、俄文、暹罗文等字母或音节文字纷纷自我裁剪、迎合潮流,唯独处理不了中国的汉字,这种5000年来一直坚持音 意 形一体的方块字。优越惯了的西方开启了全方位的围剿,蔑称 汉字没有现代性 !汉字是 无法培养科学 的 落后文字 !外界不绝的嘲讽和质疑,引发国内如潮的批判与否定,废除派喊出 汉字不死,中国必亡 ! 要证明汉字具有现代性,就必须发明中文打字机。然而,常用字多达5000个的汉字,该如何才能全部搬上键盘?一代代发明者,于狼狈、尴尬、挣扎、局限中实验和尝试,这场前赴后继的宏大

    • ¥94.1 ¥98 折扣:9.6折
    • 史记今读(一部非典型的人物志,一部不朽经典是如何写成的,司马迁是怎样成为司马迁的?)
    •   ( 412 条评论 )
    • /2024-08-09/ 上海文艺出版社
    •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人物志。写司马迁的家世、学习和漫游时代、仕宦之路、师友与忧愤,犹如一部成长小说,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考察司马迁的处境与应对,看他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独特的自己。 《史记今读》不落入具体的文本赏析,而将一部传世经典放到文化长河中,回顾生成它的壮阔的时空景象,考察一部杰作在古典世界中为何伟大,解说的思路却时时贯彻到现在,但又不只站在现在这边,在古今交融中辨识《史记》至今熠熠生辉的魅力。 一部作品成为经典之后,随之而至的光环会慢慢弥缝创造物本有的针脚,让我们忘掉其初生时灰扑扑的模样,只记得光环围绕中宛如琥珀的完美织体。 那个写出了伟大作品的人,逐渐在传言中脱离了在世的辛劳,只剩下了跟不朽媲美的从容自若。 然而忘记了经典必然的世间属性,会同时忘掉其生长所需的土壤、

    • ¥62.4 ¥65 折扣:9.6折
    • 中华文明五千年(获2022年中国好书、第18届文津图书奖)
    •   ( 4559 条评论 )
    • 冯天瑜 /2022-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全球悠久的文明,它以巨大的创造力书写出了令世界赞叹不已的人类传奇。《中华文明五千年》创新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以开阔的人文科学视野、博大精深的内容、浓郁的家国情怀、严谨优美的文笔,全景展现了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它史料丰富、例证翔实、叙述简洁、笔墨精湛,从远古到近代,把五千年跌宕起伏、五彩斑斓、精彩厚重、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美好而又深情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向世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中国智慧。《中华文明五千年》是传承中华文明传统、借鉴中国智慧、弘扬中华精神的优秀学术普及著作,它重理论、成系统而又多有史料的佐证,有描述、配百余幅彩色插图而又不乏精辟的警语,可以给我们温暖和力量。它可为普通读者领略中华文化

    • ¥85.4 ¥89 折扣:9.6折
    • 吉金文库 早期中国的鬼
    •   ( 2657 条评论 )
    • 蒲慕州黄咨玄 译 /2023-05-01/ 新星出版社
    • 中国古代有一个鬼的世界,它在广被接受的文化话语体系或宏大叙事中并不明显。然而,这个阴暗的鬼世界一直是中国过往的一部分。想要完整认识中国,洞察历史与人心,就不能不了解鬼。 在早期中国,人们认为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长什么样?人们如何认知和对待鬼,如何想象它们与生人的关系?鬼在信仰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文学、艺术,并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是什么让鬼变得可怕?是什么让它们充满恶意?又是什么让它们也很脆弱?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以温和的方式谈论鬼,以及为什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宗教、历史、社会理论、心理认知等多角度,追溯了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进行比较,揭示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

    • ¥65.3 ¥68 折扣:9.6折
    •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   ( 5957 条评论 )
    • [英] 柯律格Craig Clunas)著 黄小峰 译 /2019-09-3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大明》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读物,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 明朝。前七章分别讨论明代视觉文化和物质文化中的七个侧面,为现代读者进入明代历史提供了一组新颖的切入点:有关 动 与 止 的观念,有关图像与知识的分类,有关文字书写的位置和特色,有关空间和时间、娱乐和武力的视觉表达 第八章则讨论了明代灭亡之后的 明代 ,即明代的图像和物品如何被重新编排、重新想象。作者把全书比作一幅绘有八个段落的长卷,并非钜细靡遗,但具典型性。 书中的199幅插图选自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收藏,既有大量书画、瓷器,也有兵器、家具、服饰、货币、丝织品、书籍印刷品。然而,作者无意写作一部把各种不同材质、形式、尺寸的艺术品串联在一起的 明代艺术全史 ,而是试图在明代各种艺术品、物品之间

    • ¥65.3 ¥68 折扣:9.6折
    • (守望者·文化&历史)女性主义全球史
    •   ( 2321 条评论 )
    • [英]露西·德拉普 著、朱云 译 /2023-03-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传统的欧美中心主义模式,从全球性视角切入,以梦想、思想、空间、物品、外表、情感、运动、歌声等关键词为研究聚焦点,以点带面,绘制了纵贯两百余年、跨越世界各大洲的女性主义全球史。 全书探源了不同的女性主义梦想;讨论 父权制 及其他术语如何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组织中存在的种种性别模式,由此找出女性主义的理论来源;将女性主义置于工作场所与礼拜空间,探讨女性主义的空间问题;聚焦女性主义物件,透过徽章、海报、服饰等日常用品,突出女性主义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并将其延伸至女性服装与时尚包装下的 外表 ;同时还探究了女性主义引起的种种情感。 作者既呈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女性主义思想与女权运动,也密切关注那些为性别不平等而奋斗的个体女性的人生。通过放大曾被忽视、被淹没的声音,以及绘制女性主义的世界性

    • ¥51.6 ¥86 折扣:6折
    • 日本茶道一千年
    •   ( 674 条评论 )
    • 周朝晖 /2022-04-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的寺庙禅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奈良、平安时代,茶叶经由遣唐使和留学僧传入日本,有宋一代,高度美学化的饮茶风习再由渡宋僧带回日本并被全面吸收改造,成为一种超越茶的植物学、农艺学、饮食学领域,进入一种形而上的 道 的层面,不仅是一种追求 和敬清寂 的灵修仪典,也是一门融建筑、造园、书画、插花、饮馔、陶艺为一炉,融日常生活与审美体验为一体的艺术宗教 日本茶道。 茶道是日本风情的文化符号,也是日本的国粹之一。一千多年以来,没有一种外来文化能像茶一样全方位影响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茶道是一大综合艺术,也是理解日本文化的切入口。本书从中国茶东传日本的平安时代(794 1192)到日本茶道走向世界的明治时代(1868 1912)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它的发展和嬗变进行追根溯源的求索

    • ¥59.8 ¥59.8 折扣:10折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汉译名著本)
    •   ( 965 条评论 )
    • [瑞]雅各布.布克哈特 /1979-07-01/ 商务印书馆
    • 雅各布 布克哈特(1818 1897),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文化史学家、艺术史学家之一。本书自1860年德文首版至今,一直被公认为进入文艺复兴领域的研究者首选的一部学术著作。全书从政治、思想、学术、社交生活、礼仪、道德、宗教等各方面,分析意大利十三世纪下半叶至十六世纪中叶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发展情况,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解释体系。布克哈特在书中提出的诸如文艺复兴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等基本观点,长时间内成为西方史家研究文艺复兴的理论出发点。这本书奠定了西方史学关于文艺复兴的理论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划时代意义。

    • ¥94.1 ¥98 折扣:9.6折
    •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
    •   ( 3435 条评论 )
    • (加) 贝剑铭(James A.Benn) 译 者:朱慧颖 /2019-12-16/ 工人出版社
    •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以一件日常商品和大众饮品为切入点,探索了封建中国早期到其后大约1800年的时段里,传统中国宗教与文化变迁的概况。它追溯了饮茶从具有神话色彩的起源到19世纪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宗教思想、机构和人物是如何影响茶的故事,也考察了茶带来的传统习惯、审美、仪式、科学和知识观念方面的变化。

    • ¥58.5 ¥68 折扣:8.6折
    • 石上众生:巴蜀石窟与古代供养人
    •   ( 704 条评论 )
    • 萧易 /2024-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石窟创造者供养人的角度对巴蜀石窟重新解读。所谓供养人,是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力开凿石窟的人。本书分为初入、生莲、大佛、乱世、梵音、涅槃6个章节。作者寻访了大量四川、重庆荒野中的石窟,并对石窟进行分期,勾勒出不同时代的造像题材与风格,第一次将视角放到供养人上,揭示石窟供养人的希冀、哀伤、欢喜,往往会决定石窟的题材。作者通过对巴蜀石窟题记的解读与辨识,找寻出近百位供养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故事,串联巴蜀石窟的脉络,还原其生活与时代。 四川石窟艺术的题材、艺术的变化与供养人的身份有直接关系。本书从历史文献和碑刻中对其进行梳理,通过对不同时代供养人身份、地位、情绪等方面的还原,勾勒出每个时代的风貌。

    • ¥82.6 ¥86 折扣:9.6折
    • 新民说·诗歌小史
    •   ( 258 条评论 )
    • [英]约翰·凯里新民说出品 /2024-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诗歌讲了什么故事? 与荷马齐名的女诗人是谁? 欧洲人眼中的李白、苏轼作品什么样? 诗歌是用特殊的方式构成的语言,因此它会被人记诵,被人珍惜。本书要讲的,就是这些至今没有被遗忘的作品,主谈英美诗歌,兼及欧洲其他地区和东方诗歌。英雄史诗如《吉尔伽美什》《贝奥武甫》,传奇歌谣如《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仙后》,中世纪大师如但丁、彼特拉克,现代主义诗人如华莱士 史蒂文斯、兰斯顿 休斯 还有各个历史时期,不可不提的女诗人如毕晓普、普拉斯。他们共同构成了本书璀璨的诗人星图,他们的故事与创作写就了四千年诗歌史。 诗人告诉我们,一切都将变为尘土,但这首诗本身不会消亡。

    • ¥94.1 ¥98 折扣:9.6折
    • 西书东藏:中国文化名家的外文藏书(全书彩印,每篇均附作者收藏名家藏书书影)
    •   ( 411 条评论 )
    • 刘铮 /2024-08-23/ 上海文艺出版社
    • 《西书东藏:中国文化名家的外文藏书》记述中国现代37位著名学者、作家、文化人曾经读过、收藏过的西文书,这些书后来又都成为作者的收藏。在中国,对古籍的研究、书写自来多矣,而对近代以来境内流传的外文书的研究,还没有过如本书这样的作品。作者选取的37位中国文化名家,第一位是1912年时35岁即被擢升为外交部次长的颜惠庆,最后一位是1949年时28岁正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夏志清,他们均是在1912年至1949年这一时段中有过重要经历的知识分子。 作者细心钩稽书背后的历史,依据实物讲述名家的阅读和藏书故事,做 知识的考掘 ,意在挖掘思想、观念、知识的脉络,实有思想层面深刻的意义。在写法上,本书采取 书话 的方式,不故作高深;着重事实的讲述,谨守实证的边界,不做理论的推阐。随书附入大量书影,可供读者参考和鉴赏。

    • ¥84.5 ¥88 折扣:9.6折
    • 新民说·中世纪的身体
    •   ( 964 条评论 )
    • [英]杰克·哈特内尔Jack Hartnell),新民说出品 /2022-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关于身体的中世纪文化史,从身体的角度逐一审视了中世纪人们对身体的认知,依次从头部、五感、皮肤、骨头、心脏、血液、手、腹部、生殖器、脚各主要部位,展现了中世纪人的生死观念和日常图景,解读了其感受和思考身体性自我的方式,并由此反映出中世纪的社会观念和历史文化。 在中世纪生活的各方各面,身体都是重要议题。一方面,它被视为体内各元素相互平衡、与体外环境相互协调而运作的整体,也是实践医学观念的场所;另一方面,它具有复杂而奇妙的象征含义,人们既有可能凭借身体获得某种共通的内在体验和身份认同,也有可能因其差异而产生恐惧进而相互仇恨。透过本书,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的人们如何探索、理解、幻想科学主义盛行前的世界。

    • ¥89.7 ¥118 折扣:7.6折
    •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唐君毅作品
    •   ( 1875 条评论 )
    • 唐君毅 /2021-03-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属刘东先生主编 台湾国学丛书 之一种。《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成书于一九五一年,在作者唐君毅去世前曾再版十次。全书本哲学观点以论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以通论为主,几乎涉及中华文化的所有方面和所有要素的品质特征及其发展,全面论证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同时明确提出了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本书是唐君毅先生学术思想和学术体系承上启下的核心著作。

    • ¥74.9 ¥78 折扣:9.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