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只聚焦于佛陀的头部,看佛陀的 脸 书。细数佛陀造像如何多头并进,辗转向东,又因族群的迁徙、历史的际遇、环境的差异、观念的嬗替,而持续演进,臻于完美。 作者身为雕塑艺术界的专家,却脱掉了专业学术的艰深外衣,以生动的文字和图像注解佛像容颜的演变,是一本能够让我们快速理解、记忆并掌握方法的 入对门 的专业普及读物。其中不仅有大量*手的视觉资料,还有源于作者教学与学术的独到见解。
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人们,他们的衣食住行、文化习惯、生产劳动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的知识和思想是怎样产生并发展到今天的。 不同语言、不同思想的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与其他的文明。 麦克法兰用半个世纪的观察与思考, 从中国、日本到英国和欧陆,触摸东西方不同的世界, 通过人类学家的知识训练去看待不同的文明系统。 在《文明的比较》中,从宏观角度综述、比较各个文明, 在《文明的观察:汉语文化圈的特质》和《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中,分别深入探寻中华文明和英国社会。 从日常中寻找文明对于个人和群体的意义, 试图解答文明基础的模样,也是对不同文明系统明确而坚定的赞美。 《 文明的比较 》 互鉴文明,信守独立的文化认同,并热爱我们的文明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
从古亚历山大图书馆到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从泥板、羊皮纸、莎草纸到没有书籍的阅读;历经几个世纪才建成,也可能在一天内被摧毁;装饰着金箔和壁画,或者装满了豆袋椅和儿童绘画 图书馆 这个文化意象仿佛一触即碎,又惊人的坚韧与长久。 历史学家安德鲁 佩特格里和亚瑟 德 伍德温向我们介绍了塑造了世界上最伟大藏品的古董商和慈善家,追溯了文学品味的兴衰,揭示了在追求稀有手稿时犯下的重罪和轻罪,并探索了图书馆在塑造公共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万川 书之书 系列新作。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五千年来,汉字始终承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观念。书法则是汉字美学与艺术性的表达,使汉字在悠长的历史中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与生机。从甲骨文、金文到隶书、楷书,汉字字体不断发展变化,书法艺术也因而历久弥新,丰富多彩。本书从汉字的起源说起,删繁就简,去芜存菁。自先秦至近现代,选取近200位书法名家与近500幅书法作品,汇成一部完备的汉字书法通史。
苏州城历史悠远旷渺,命运波澜壮阔,风物饶艘丰富,故事跌宕起伏 本书是文字意义上的城市 考古 ,也是当代生活层面的 考现 ,所谓 不薄今人爱古人 才是正心正信正行正道。是对一个城市历史隐秘和现实呈现的关联观察与剖析, 考现 也就自然而然地衍化成眺望未来 阅读本书,可了解苏州的前世今生,了解苏州绝美的山川景色、灿烂的历史文明,了解苏州的浪漫和它的故事,从而更加热爱苏州。
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中,儒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中,在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从梳理儒学学派发展脉络切入,纵观解读了近3000年中国儒学发展流变。以时代为经,以儒家各学派重要人物为纬,从儒学的开创为始,简述儒家的核心概念,继而讲述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嬗变的各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儒家派别的起源、继承和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通过本书,广大读者不仅可以对儒家及儒家学派史有系统而清晰的了解,而且能更好地看懂到中国历史、政治和文化演进的底层逻辑。
寂寂无名的李庄在抗战时期安放了一张书桌,让它在这段历史的切片中群星闪烁,与成都、昆明、重庆齐名。《发现李庄》(三部曲)重拾抗战时期学人颠沛流离又壮怀激烈的岁月。用旧照片、档案、史料、书信讲述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大地测量组等机构的战时往事,追忆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等学者大师在民族存亡之际的勇毅与温情。 *书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抗战年代,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术追求和精神信仰的。书中,把流寓李庄学人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连起来,呈现出那段历史*特而厚重的价值。
近4个世纪以来,茶在英美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7世纪中期Z早进入伦敦以来,茶是一种舶来品,价格高昂,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享用。随着喝茶的习俗逐渐融入伦敦和费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国际贸易商迅速跟上由此带来的对糖、家具、银器、瓷器和织物的需求,以装饰大西洋两岸的客厅。19世纪20年代,茶室热潮蔓延到美国。但袋泡茶和机械化几乎耗尽了茶的浪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茶饮在欧美市场失去了吸引力。21世纪初,茶叶卷土重来。现在,随着茶吧、茶馆和茶室在英国和美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种世界上Z受欢迎的饮料正在迎来当之无愧的复兴。
《骨董琐记全编》汇辑《骨董琐记》《骨董续记》《骨董三记》《松堪小记》,共一千二百余个条目,内容博赡,所辑举凡金石、书画、陶瓷、雕绣、古迹、文房、僧道、梨园、风俗等,尤详于明清两代之朝章国故、遗闻轶事,兼综条贯,间有旁证,别加案语。其涉猎范围之广,知识见闻之博,自初版问世近百年以来,为考释古物、记述史事,提供了诸多珍稀数据和线索,堪称近代笔记中的佼佼者。 著名学者栾保群先生精心点校,以一九五五年三联本为底本,参校初印之明斋本,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勘误补改文字千余处,以新式标点断句,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美备精良的版本。
150个伟大人物 66 种时代思潮 85 座?化遗产 6000 知识点 ◎人物:与 150 位伟大的男人或女人的历史性相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受时代的呼吸,站在镜子面前看我们自己。 ◎思潮:66 种文化思潮记录人类的思想脉络,它们是人类永恒的灵感之源,透过不同的哲学思想、精神信仰和艺术思潮寻找我们生活的意义。 ◎建筑: 85 座见证历史的纪念碑,85 座由智慧凝铸而成的文化遗产,已然超越了物质形式成为人类精神的结晶,它们载着古老的声音贯穿至今。 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求知之旅,更是一场和伟人的对话、一场和历史的交流。
《戏曲演进史》是当代戏曲研究的 中流砥柱 曾永义教授的鸿篇巨制,也是戏曲史领域标志性著作。 本书为《戏曲演进史》的第二册 宋元明南曲戏文 ,厘清宋元之瓦舍勾栏于民间小戏中,孕育出大戏剧种南曲戏文;考辨宋元明南曲戏文 宋元南曲戏文 明改本戏文 明人新南戏 三阶段之表演艺术、唱法唱腔、体制规律及文学成就;并选取《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明改本四大戏文、明人新南戏、明代民间戏文等予以具体述评。
从“头上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从节庆礼仪到家庭伦理观念,在西方文化的演变中,始终萦绕着一对基本矛盾:理性与信仰的张力。 本书作者将思想的演进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从历史视野论述 教信仰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复杂联系,描绘 教文明的诞生;追溯 教信仰在中世纪的发展,叙说文艺复兴和 改革开启的西方文化现代转型;从哲学角度论述欧洲启蒙运动,展示新兴的理性精神如何突破信仰的藩篱,开启英、法、德等国的现代历史进程。由此揭示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带我们走进理性与信仰共同塑造的现代西方世界。
图书《从长安到罗马》季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纪录片的精彩,5个系列50个主题,涉及文化、社会、生活、建筑、音乐、商贸、军事等各个方面。学者为你当导游,带你行走西安和罗马之间,结合历史文物、人物事件不断地对比、追问和发现,用文明互鉴的方式讲述一个人类历史文化的伟大故事。图书《从长安到罗马》第二季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纪录片的精彩,5个系列50个主题,涉及美食、时尚、建筑、艺术、政治等各个方面。学者为你当导游,带你行走西安和罗马之间,结合历史文物、人物事件不断地对比、追问和发现,用文明互鉴的方式讲述一个人类历史文化的伟大故事。
《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以剧种的演进为骨架,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编成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被认为 完善了一代之学的内涵和外延 ,是该领域的标志性著作。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 金元明北曲杂剧编 之第十四章至十五章以及 明清南杂剧 。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金元明北曲杂剧编 第十四章 北曲杂剧之余势:明初宪宗成化以前百二十年作家作品述评 、第十五章 周宪王及其《诚斋杂剧》 、第十六章 北曲杂剧的尾声:明中叶至清代名家名作述评 。 明清南杂剧 部分: 序说 、第一章 明清杂剧之著录 、第二章 明清南杂剧演进之态势 、第三章 明中期南杂剧作家作品述评 、第四章 明后期南杂剧作家作品述评 、第五章 清顺康间南杂剧、短剧作家与作品述评 、第六章 清雍乾间南杂剧、短剧述评 、第七章 杨潮观及其《吟风阁杂剧
《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以剧种的演进为骨架,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编成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被认为 完善了一代之学的内涵和外延 ,是该领域的标志性著作。 本书为《戏曲演进史》的 金元明北曲杂剧编 之前十三章。各章具体内容依次为:第一章 北曲杂剧之渊源、性成果与分期 、第二章 蒙元北曲杂剧之背景 、第三章 元代北曲杂剧之剧目、题材与内容 、第四章 蒙元北曲杂剧流布之六大中心及其作家作品简述 、第五章 北曲杂剧之理论述评:从元代到明初 、第六章 蒙元北曲杂剧之艺术成分与搬演过程 、第七章 所谓 元曲四大家 、第八章 关汉卿研究及其展望 、第九章 关汉卿杂剧述评 、第十章 马致远杂剧述评 、第十一章 白朴、郑光祖杂剧述评 、第十二章 乔吉及其他作家述评 、第十三章 今本《西厢记》综论 。
《中华图像文化史》是我国*部中华民族的视觉文明通史,分专题深入研究了自远古至1949年大中华地区的图像,以及中华图像文化的形成机制。该项目分为断代史和类型史两个部分, 明代卷(下) 属于断代史之一,在 明代卷(上) 之后,继续按图像类别研究了明代图像文化的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象征寓意图像、抒情写意图像、科技文化图像等,还对明代图像名家进行了专门介绍。
步入清代中叶以后,徽州社会进入了变革的前奏,曾经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徽州社会与文化在内外交困等多重打击下逐渐步入了衰落的深渊。与此同时,承接历史的惯性,在同现实的抗争中,近代的徽州文化依然步履蹒跚地向前缓慢地发展着。对传统徽州社会与文化的批判、反思与总结,探索适应社会变革与时代变化的徽州文化发展方向,寻求恢复、重建和振兴徽州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道路,成为徽州近代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本卷分为鸦片战争与咸同兵燹时期的徽州文化、咸同兵燹后至光宣时期的徽州文化、民国初年的徽州文化、抗战前后的徽州文化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内容涉及教育科举、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商、徽州科技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