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或者说,更像作者吴晓波对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 从5000年前良渚文明的诞生,到 肮脏、繁乱又生生不息 的运河带来财富,从 天真正直 的白居易力排众议、兴建白堤,到 自诩为前世杭州人 的苏东坡为杭州和西湖写下450多首诗词,从胡雪岩的败局之夜,到90年代以宗庆后、冯根生为代表的善贾者的复活。在书写的过程中,作者一直试图捕捉杭州的 城市性格 ,它底层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又是如何在历史的层叠历练下形成为今日的面貌。 跟随作者的讲述,我们发现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出过深刻的哲学家、苦难的诗人甚至悲剧性的小说家,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 浮诞 来形容它。它不够废墟化,没有悲壮的屠城史。 偏安 是它的宿命,也戏剧性地构成为城市的个性。这是一座没有拒绝
山西文化记忆项目是2022年年底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评选产生的,包括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晋祠、山西老陈醋等在内的32个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项目,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山西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山西文化记忆 夕照中的飞檐》选取 山西文化记忆 32个项目中的晋祠、佛光寺、悬空寺、解州关帝庙、应县木塔、永乐宫、太原双塔 永祚寺、皇城相府等几项山西较为典型的古建,力图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山西地上文物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让读者充分了解和感知山西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山西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山西文化记忆项目是2022年年底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评选产生的,包括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晋祠、山西老陈醋等在内的32个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项目,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山西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山西文化记忆 尘烟里的故园》选取 山西文化记忆 32个项目中的壶口瀑布、寒食节 绵山、赵氏孤儿 藏山、雁门关、洪洞大槐树、山西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陈醋等几个能充分展示大美山西以及山西特色的项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示山西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激发人们爱山西、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
山西文化记忆项目是2022年年底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评选产生的,包括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晋祠、山西老陈醋等在内的32个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项目,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山西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山西文化记忆 大地上的遗珍》选取 山西文化记忆 32个项目中的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丁村遗址、河东盐池、陶寺遗址、晋国博物馆、晋商票号、天龙山石窟等几个项目,通过展示、追寻各个项目中的文明碎片,探寻山西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印记,激发读者对山西的热爱之情。
湘江,既是源远流长、滋养一方的不息活水,也是古往今来湖湘文化的精神原点。 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与自然的共生互动并不鲜见,而在湘江之滨体现得尤为明显。从楚辞中的 临沅湘之玄渊兮 到杜甫笔下的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从反复被描绘的《潇湘八景图》到传世古琴曲《潇湘水云》,湖湘之地人杰地灵,文明傍水而生,江水也因此留名。除此之外,湘江之滨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一方的衣食住行,也进一步造就了湖湘地区的地域性格、学派传承以及方言、民俗的形成与流变。 本书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入手勾连古今,深入浅出地将一部湖湘文化史娓娓道来,湘江既是起点,也是核心。
作者以亲身所历讲述了他作为广州人在不同时期所遇的人、事、物,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他以媒体人特有的敏感和丰富的人生经验,紧紧联系广州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经济现象,讲述所亲历时代的各种社会思潮、衣食住行、各色人物、城市活动等,多维呈现广州这座城市的缤纷底色和作者对所居之城的热爱。28幅小林漫画,则从另途呈现了绘者的广州梦,却与文字殊途同归,共表热爱与欢欣。
2023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对非遗与旅游从简单的组合、联系向高质量、有深度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就如何挖掘不同门类非遗蕴藏的价值与内涵,找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点,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有机融合, 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江苏省作为一个充满文化活力的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实践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由此,本书从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逻辑基础思考出发,以江苏省为例,找出两者融合发展实践中的问题症结,理清发展思路和理念,探寻符合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全国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实用苏州话(中英文对照版)》主要供非苏州的国人、外国人和一些苏州话说得不标准的苏州孩子学习苏州话使用。全书共10个单元,每个单元均由“情景引入”、“场景对话”、“词语贴士”、“特色词汇”、“注释说明”、“巩固练习”、“参考答案”组成,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完《实用苏州话(中英文对照版)》后,可以掌握苏州话的常用词语,并初步运用苏州话进行日常的会话交流,还可以了解一些苏州的风土民情和风景名胜。
1. 名家日记书信 新发现戏剧家、翻译家、藏书家宋春舫致报人、新闻学家戈公振信札共七封,极为罕见;作家、西洋艺术史和音乐史研究家的傅彦长日记今再续新篇,使现存的傅彦长20世纪30年代的日记完璧;文史掌故大家郑逸梅日记连续刊载,成为了解近现代文艺界社会业态的宝贵资料;出版家、作家、填词家陈蝶衣跌宕半生,新见赴港的陈蝶衣五首旧体诗,字里行间深蕴对膝下儿女的牵挂和思念,读来怅然。 2. 名家话题与人物丛谈 由作家巴金书信为线索,交代了巴金早年的文学创作轨迹;作者回忆早年跟随海派画家唐云学习绘画,分享了先生的一些不为人知轶闻趣事;家喻户晓的《今宵多珍重》出自凤三之手,他被黄霑誉为 中词西曲的高手 ,他到香港后的故事真不少;张爱玲与汪曾祺,两位同年出生的作家,一个 出名趁早 ,一个大器晚成,人生
这是一部关于闽南的文化随笔集,内容斑驳复杂,但着墨精彩,引人入胜。作者秉承学术通俗化、历史生活化的理念,从茶乡安溪 大树下 出发,拓迹闽南及台湾和东南亚等地闽南人族群生活的现场,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天地、神明、祖先和现实中的人,混居共存、多元和谐,调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对当下乡土中国的社会重构,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动实施,不无启迪。
桐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篇章,自明清以来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桐城文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开华编*的《桐城文化八讲》包括“桐城派的源起”、“桐城三祖”、“姚门弟子”、“桐城派的中兴”、“曾门弟子”、“桐城派文章”、“桐城派与新学”等内容,以较为通俗的语言,向读者朋友讲述桐城派的发展演变及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同时,客观分析桐城派自明清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独特魅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桐城文化的思想精髓,加大宣传、出版力度是理论界和出版界的一项重要使命。
《凉州文化论稿》一书是作家兼学者的徐兆寿关于凉州的思考和考察。全书包含了作者的散文、随笔、论文和讲座的整理稿。在本书上篇,作者对凉州丰富而悠久的文化作了源流性的考察和现代意义的解读,中篇则是对凉州文化的文学性解读,下篇是作者立足于西北,并以世界性视野展望未来凉州的发展。 作者从故乡凉州出发,围绕 凉州 一词对其起源、文化现状等展开了探讨,并思考凉州与古老的中华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之间的关系,是凉州文化研究,以及在新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性转化的又一力作。
本书以潮汕文化精神为主线,通过具体的故事,用哲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剖析潮汕人文精神的两重性,革新潮汕传统文化,为潮汕文化注入新精神。
2012年秋,《记忆·大连老街》面市,作者用饱蘸赤子之心的细腻笔触,再现了大连三十六条街区的前世今生,受到了热切的关注,一时之间,滨城掀起了“带着‘老街’读大连”的热潮。 读者的热情,不但使作者、编者感受到了大连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催生了自身的神圣责任感。三十六条街区并不是全部,还有更多故人故事遗落在老街深巷中,正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褪色、被人遗忘。作者从自己历经八年走访、搜集的史料中,再度整理、撰写了五十多条老街百年来鲜为人知的故事,于是有了这部《记忆·大连老街(续)》。 两部合为一体,一幅充满着人文情怀、散发着记忆芳香的立体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为你讲述属于一座城的厚重与奔放,苦难与坚强,平实与瑰丽……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 兴隆场(1940 1941)》是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Crook)和国际著名汉学女性主义者、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柯临清(Christina Gilmartin)合著的关于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的人类学调查专著。伊莎白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书稿以抗战时期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全面、客观地记录了有关当地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婚姻、妇女、法律诉讼、民间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鲜活事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调研与分析,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
本书为西南联大社会学系系主任陈达先生的笔记体日记,叙述了卢沟桥事变后,其告别清华园,辗转至云南主持联大社会学系的日子。书中不仅讲到了其在联大的生活与研究,也旁及对联大师生栖息之地昆明、蒙自与呈贡的点滴观察,细致记录下了艰难岁月中的弦歌不辍,与烽火连天中的风土民情。
秉承《海派》从刊主旨,立足近代以来发生在以上海为主要(或相关)背景的人、事、物,涵盖往事追忆、人物研究、影像解读、名家日记书信披露以及对近现代文化现象的思考等多方面内容。全书图文并茂,视角多元,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派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弘扬。《海派》第4辑特色鲜明,亮点如下: 1、名家日记书信与口述实录 收录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晚年家信十五通,掌故大家郑逸梅日记,以及秦瘦鸥口述创作《秋海棠》的来龙去脉和排演话剧《秋海棠》台前幕后的故事。均为第一手资料,内容可读性强,文献价值大。 2、名家话题与人物丛谈 探讨林语堂与海派都市散文的关联;再现滑稽表演艺术家绿杨的艺术人生;回忆丰子恺与初中生的忘年交之情;解开朋友们都爱为邵美画像之谜;追忆顾廷龙、潘景郑与胡道静三位目录版本学大师的学术情谊;挖掘民国才女潘柳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把文化还给人民,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本书主要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五大原则的意义与关系,并由此建立乡村文化振兴的图景;主要章节为第二至六部分,分别从群众性、内生性、历史性、时代性、业余性五方面展开,各由数篇文章构成(其中一篇学术性稍强,其余三四篇实践性较强)。计划案例包括:鄠邑区美陂村群众文化活动、关中民俗 耍歪官 、浙江文化礼堂、广场舞、乡村春晚、高陵区口述史、陕北黑龙潭庙会、村史馆村歌活动、返乡青年文化活动等。第七部分为结语,记录一些编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特质。沿黄河而行,从上游直至下游,一场黄河探寻之旅,是寻找黄河历史记忆之旅,是感受黄河流域风土人貌、时代变迁之旅,更是真实体会黄河文化生生不息的酣畅过程。 《黄水谣:沿黄纪行》按照黄河上、中、下游分为三辑,对黄河全流域重要城市、关键节点进行了扫描,多点和多侧面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历史性变化,文章旁征博引,有历史性的探讨,也有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思考。通过近距离观察,带领读者更加真切地了解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 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居民,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在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 高大洋气 、一个 霸气侧漏 ,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锦官城笔记》因三国时期,蜀锦驰誉全国,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生产并筑城保护锦蜀生产,被称为锦官城。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有 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外柏森森 的经典诗作传咏至今。作家蒋蓝以 蜀人外传 风物猎记 天府新录 三部分,描述了锦官城的历史文化、人物典故等,如 李调元咏成都灯会 、 布衣状元骆成骧 、 林语堂在成都 、 鱼凫与鱼鹰 、 历史文化中的大熊猫 、 成都凤凰山的演变史 、 龙池书肆的记忆 等文章,就像给读者呈献一幅幅锦官城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