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凝聚了古都北京近千年历史发展,是北京人文历史、道德教化、风俗民情乃至社会发展的一条命脉。《北京中轴线》作者李建平先生长年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 北京中轴线 。本书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精髓,以及中轴线上特色建筑的左右对称文化、神秘数字文化、九门宫阙文化、桥梁水系文化等,是一部全面了解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图书。
北京中轴线凝聚了古都北京近千年历史发展,是北京人文历史、道德教化、风俗民情乃至社会发展的一条命脉。《北京中轴线》作者李建平先生长年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北京中轴线”。本书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精髓,以及中轴 特色建筑的左右对称文化、神秘数字文化、九门宫阙文化、桥梁水系文化等,是一部全面了解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图书。
本书分十个部分:胡同知识、胡同味道、凄凉拆迁、人文视角、胡同别韵、 文革 遗迹、老外进驻、胡同风情、首都威严、胡同余音。图文并茂,用有温度的镜头和简练的文字,忠实记录了胡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生活韵味,十分难得而且珍贵。 《北京胡同》首次出版于2011年3月。曾多次荣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北京王府井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并于2013年入选第三届北京阅读季*受大众喜爱的 十大影响力图书 。 此次出版,为忠实记录老胡同的历史变迁和原始风貌,仍以首版拍摄于2004-2009年间的照片和一些资料图片为主体。为便于读者今昔对照,又增补了拍摄于2015-2019年的部分照片。
在老北京话中, 勤行 专指饮食行业。本书口述人陈连生先生是北京餐饮业的老前辈,在 勤行 里摸爬滚打60余年,其个人经历本身就是餐饮行业历史的一面镜子。这部口述综合了陈连生一生餐饮的经历与经验,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他在 勤行 的生涯、 勤行 的传统、 勤行 的变化三大部分,其中涉及北京小吃的历史、品种、制作方法和标准规程以及厨艺传承和经营之道,既是一种北京饮食文化风貌的珍贵记录,也可管窥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亦有助于读者较为清晰地看到他作为一个北京人、一个餐饮人的历史坐标和行业贡献。
本书是我社*推出的 京腔京韵话北京 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精心挑选了*能体现 京范儿 的30个北京故事,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出来,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与现在、古迹与人文,感受胡同深处的悲欢离合、寻常人生背后的惊心动魄。 全书分为四辑:*辑 寻访京城秘境 讲述了北京的几处古老的建筑背后的故事;第二辑 红墙里的故事 是故宫 探秘 ;第三辑 独特的 北京地标 记录的是北京的老涮肉馆、理发店、豆汁店、曲艺社、饽饽铺、健身园里发生的平凡故事;第四辑 孤独的 守城人 讲述了一群令人钦佩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北京人。
本书是一本阐述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及发展情况的书,其内容主要分为非遗时光、精工巧艺、一脉相传等3个部分。本书用传承人说传承项目的方式和精美传神的照片,深入讲述了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申报工作者在浮躁的时代坚守自我不忘初心的工匠故事,清晰梳理了30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脉络,生动还原了30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面貌。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在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此图为北京早年胡同风光图,可观赏到北京胡同的人文风俗,有小贩、脚夫、三轮车、娶媳妇、回娘家、算命先生、剃头匠、街头巷尾、闲人忙人、商户平民,都一一再现,生动有趣,从中可以了解和欣赏到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是一幅具有收藏和馈赠价值的艺术礼品。此图采用现代数码技术和艺术构思精心制作,采用亚光金铂相纸喷印,配有胡同特色的精美包装盒。
一眼扫过目录,您就会知道这书结构简单。总共两部分,*部分介绍老商街在北京城的布局,第二到第五部分写了鼓楼、前门大栅栏、王府和琉璃厂四个老商业街区。以这种方式先是带您从空中俯瞰老北京传统商业街区的分布,再将四条老商街放在俯瞰图的背景中,古往今来地一探究竟。 而再往细了看,戴月轩、内联陞、祥义号,烤肉季、金高张、爆肚冯,那一个个令人老北京人耳熟能详,新北京人熟悉又陌生的字号,便逐个儿逐个儿地浮现在您的眼前了。然后再往深了品味,烤肉季是谁的*爱,宝古斋的匾怎么偷天换日,哪家字号敢以 一艺足供天下用 自居? 由内到外,由面到点,《商街 拥簇繁华》道尽了老北京商业的方方面面、囊尽了老字号的奇闻趣事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的古都,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凝聚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北京中式餐厅的设计通常汲取了深厚文化积淀的养分,而且并不是简单地模仿某个年代,而是把中式的风格化整为零,通过一个个元素的积累,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境地。因此这些中餐厅随处可见宫殿建筑的藻井、斗拱、重彩水墨雕梁画柱,或是江南风情的白墙灰瓦的技艺重现,或是那种凝重大气或者轻灵飘逸的意境表达。右以说这样的设计需要有极缲的文化底蕴和时空容量,审美的眼光必须是深邃而博大的。所以,好的中餐厅设计,室内环境应该具有时间和空间感,并赋予灵魂和生命。
在常见的北京地图上,点画出那些老商业街,会发现它们呈现着“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格局特点。这是京城历史上规划建设使然,还是市场无形的手所造就?按照历史脉络,再点画出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商业街区的位置,就能看到一个动态图景:北京传统商业空间以鼓楼为原点,以中轴线为基准,开始发育、生长,数百年编织出一个硕大蜂窝般的商业格局。在这格局中有着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智慧和创造。尽管是初次的发掘和梳理,但它让我们看到,老商街、老字号,是北京丰厚的文化宝藏,更是城市悠久文脉所系。有了它们的原真与完整,首都北京才饶有生活情趣,才京味儿盎然,才独具魅力。
北京八家名人故居包括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鲁迅故居、郭沫若故居、茅盾故居、老舍故居、徐悲鸿故居、梅兰芳故居。从2000年开始,北京的这八家名人故居联合起来,一起策划展览,并把展览送到国内和国外,成为首都博物馆联盟的样板。赵笑洁编 *的《文化名人与文化景观--2016年北京八家人故居纪念馆活动纪实》是对2016年八家名人故居联合活动的总结。本书分为理论前沿、影像手札、走进故居、媒体视野、经典案例和漫说八馆六个部分。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是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暨研究基地推出的第六本大型年度报告。《2009-2010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合作完成,主要包括《首都文化软实力提升与世界城市建设》、《世界城市建设对北京文化生态发展的新要求》、《北京高房价压力下的民众文化心理分析》、《北京城区关于老年人设施分布的特点及实践意义》、《石景山低碳城区建设的规划思路》等30多个子课题及相关数据。报告对2009—2010年北京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行了切实深入的调研,系统展示了北京文化发展的独特性和闪光点,力图为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文化决策提供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发展思路。
本书回忆了十几位文化界的北京老人儿,“老人儿”是北京话,指老资格的人。书写这些老人儿的人生,也是为历史积累宝贵的文化财富。单弦艺人常澍田,书画宗师李苦禅,评书演员马增锟,相声名家李文华、常宝华,“京城叫卖大王”臧鸿,音乐家白奉霖,话剧导演班赞,文化名人钱亚东……他们都是各行业的翘楚,是各种北京文化的代表者和传承者。这些北京胡同里的大爷们,已经跟胡同一起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但是在作者徐德亮的生花妙笔之下,他们的形象再次生动、鲜活地跃入读者眼帘。他们的精彩故事,读来或令人捧腹,或令人扼腕,或平和,或激烈……而且有着徐氏特有的相声韵味。让我们通过本书,了解这些北京老人儿文化生涯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向他们代表的北京文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