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自东晋开始创寺,佛图澄的高足僧朗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灭法,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再兴。正光元年(520)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爱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渐兴旺。此后,唐、宋、元、明各代为寺院盛期。盛时有僧侣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阁18座,无一不显现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 海内四大名刹 ,并名列其首。灵岩寺,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本书以
黄河札记日历书 系列以中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项目简介为主,从诗词歌赋、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角度、全方位地以文化述黄河,以文明歌黄河;是贯彻执行 把黄河建成造福人民幸福河筑牢生态屏障 的一套三册日历卷本,也是响应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号召的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黄河入海流 :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卷》以齐鲁文化为主题,内容涵盖山东省*的*齐鲁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内容。 《在河之洲 : 黄河主题诗词歌赋民谣民谚卷》精选自先秦以来黄河主题诗、词、歌、赋、民谚、民谣等,每月以一幅书法作品呈现。 《大河上下 : 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大展集萃卷》涵盖中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衣食住行用、金木水火土等相关内容。
本书为 济南故事 系列第二辑的其中一本,将李清照的每一段人生用她的一首代表词作来概括,如少女时代之《点绛唇》、晚年生活之《声声慢》等,结合历史大背景,从宏观视野入手,讲述了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与济南这座城市的关联。李清照被称为 千古才女 ,是济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济南的山水塑造了她刚柔并济的性格,而济南也因为她增加了文化含量和知名度。深入挖掘李清照的生平,讲好济南故事,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济南历史文化的了解。
《青岛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是一些从城市气垫出发的记忆组合,也是一些过往记录的勘误集合。 这也让《青岛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同时具有了发现、开拓和信息修正的多种特质。透过这里所展现的图像与信息,我们得以窥见城市生命之树从萌芽初现到枝繁叶茂,与此同时,这些影像也构成了一个城市的表情和文明肌理,成为城市生机与活力的象征。一个城市如同一个人,从孕育、诞生到长大,都伴随着一份记忆。构成决定城市性格的基因,也使得青岛得以形成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精神和文化品格。正是因为这样的记忆,不仅让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城市进步的历史渊源,体味城市持续着的开放、交流、创新渴望。也让今天的青岛,得以在持续守望中持续产生着推动城市前进的动力。
全书近20万字、400余张绝版照片、上百位老街坊的口述历史,记录了新世纪以来济南城市改造*的20个街(片)区的风貌变迁和陈年旧事。泉城路、高都司巷、旧军门巷、县西巷、卫巷、省府前街、宽厚所街、大明湖、老东门、普利街、南新街、上新街、顺河街、馆驿街、魏家庄、官扎营、宝华街、五里沟、大槐树、经一路。每个街(片)区自成一章每章分 再回首 老房子 余之音 三小节。全书图文并茂,严谨细致,包含深情和忧思,特别体现出作者难能可贵的城市建设文化理念和深远的历史意识。正如作者雍坚所言: 只希望多少年以后,那些在楼房中长大的孩子,能够从这本书看到昔日的祖宅,听到长辈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老楼与老街犹如城市的长者,它们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它们目睹了历史的沉浮,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变迁。而鲁海先生笔下的《老街故事》正真实地记录了老城区百余处老街百年来所发生的鲜为人知的历程故事以及自己所亲身经历的许许多多令人回味与感慨的往事,它犹如青岛百年历史的技与叶鲜活地反遇着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印记着城市所走过的坎坷而艰辛的脚步。
一座城市的故事,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超越时空的文化魅力,她不仅是这座城市各个历史时期信息符号的留存,更应该是一个地域精神文明成果的结晶。讲好一座城市的故事,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一座城市的知名度、经营好城市品牌、促进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由木子主编、经过近三年寻访、编绘的《济南故事》,短小精干、文图并茂、言语通俗,老少咸宜。人们在饭后茶余,三五分钟就可以解读一个济南故事。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地势复杂多样。中部山地雄伟挺拔,胶东丘陵蜿蜒起伏,西部、北部平原一望无垠,东部海岸线曲折多姿。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古代先民用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星转斗移,天地轮回。人们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中,不断地迁徙,寻找理想的生息和繁衍之地;就是在同一个地点,也不断修建和扩建城垣、居址和墓地。因此,无数的历史物证,文明的彩葩,或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或深埋于大地之下。19世纪初,在欧洲,肩负着探索古代世界物质文化历史的考古学诞生了.20世纪初叶,近代考古学传人中国。中国人以其聪明好学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1919年“五四运动”民主和科学两只巨臂的推动下,很快完成了从“金石学”到考古学的飞跃。山东有幸,在考古学进人中国后,很快就来到了山东。1928年
电影与电影所处的社会时代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马克·费罗(Marc Ferro)在其所著的经典之作《电影和历史》中对此已有过探讨。 此后,电影,作为一种分析对象或者说一种写作方式,开始与历史学家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借助虚构或者压缩时间的方式理解书中无法描述的内容,一些历史学家转而运用电影来实现他们的意图。无论是作品还是档案文献,与历史学家的论文一样,电影肯定也是一种叙述,只不过电影还创造了一些使历史形象化的特殊形式。
暂时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