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是一些从城市气垫出发的记忆组合,也是一些过往记录的勘误集合。 这也让《青岛影像(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同时具有了发现、开拓和信息修正的多种特质。透过这里所展现的图像与信息,我们得以窥见城市生命之树从萌芽初现到枝繁叶茂,与此同时,这些影像也构成了一个城市的表情和文明肌理,成为城市生机与活力的象征。一个城市如同一个人,从孕育、诞生到长大,都伴随着一份记忆。构成决定城市性格的基因,也使得青岛得以形成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精神和文化品格。正是因为这样的记忆,不仅让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城市进步的历史渊源,体味城市持续着的开放、交流、创新渴望。也让今天的青岛,得以在持续守望中持续产生着推动城市前进的动力。
《走进德国》系列教程分为三册,共由150篇短文组成。文章题材多样,图文并茂,除了涉及德国战前站后历史、地理气候,历史名城,山水风光,著名人物、文化娱乐、生活常识等方面以外,还侧重介绍了国民经济、教育体制、财政金融、医疗卫生、高新技术、环境保护、税收保险、外交关系、欧洲统一等有关知识,集通俗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每篇均配练习题,书末附有参考答案。本系列教程让读者既了解德国风情知识,又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德语水平。本书为册历史文化。
城子崖是中国考古圣地,也是济南标志性文化地之一。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城子崖遗址90年前被发现、被发掘、以悠远历史震惊天下的传奇故事,并向读者介绍了城子崖遗址的意义与价值、海岱史前文化的发展历程、龙山先民的衣食生活、以黑陶为代表的出土国宝。有利于面向济南内外的读者群众,普及城子崖的存在及价值,打响济南城市品牌。
这部《天南地北山东人》是用了二十年时间完成的大型纪实作品的精萃。 20年间,作者的足迹遍及全国及五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采访了近八百位山东籍游子,完成了这部堪称“山东游子大传”的作品。 本书入选人物的标准近于苛刻:1.对国家和民族有重大贡献者;2.知名度极高者;3.有非同寻常经历的传奇色彩者;4.所在领域的国际或国内翘楚。5.书中收藏很多有纪念意义的老照片,以飨读者。 故此,《天南地北山东人》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自明。 这些人物中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莫言;有一批有重大科研成果或重大发明的的科学家、两院院士。如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李振声等;有一大批为祖国航天事业立下卓著功勋的航天英雄,如“神六”总设计师戚发轫,总指挥于志坚、宿双宁、崔吉俊,航天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等;有一大批中国*的
《正统的山东人》由刘德增编著编。传统性格是一个地区、一个群体的文化个性。传统性格是经过文化的长期熏陶,逐步积累、认同而形成的。山东人的传统性格是山东人之所以为“山东人”的特征。山东人传统性格的“基因”在东夷文化中就已经存在。但是,奠定山东人传统性格的,是齐鲁文化,特别是鲁文化。
这是莱西市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诠释地名的开山之作。她像一位历经沧桑的哲人,披戴着新世纪的盛装,发散着新时代的气息,秉持着承载莱西,叙说莱西,推介莱西的使命,从历史的长河中健步走来……
《山东剪纸民俗》一书的作者从一个全新的、民俗学的角度来审视民间剪纸,从而为我们展示了民间剪纸更加丰富、生动、深厚的内涵。作者从民俗功用上,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剪纸天地。许多民俗活动,如人生礼仪(诞生礼、婚礼、寿礼、丧礼等)、过年过节、居室装饰等,都离不开剪纸。这些剪纸作品,都跟活动的内容相吻合,也都有一定的功用。如“五子登科”、“百子图”等是用作“求子”的剪纸,喜窗花、箱子花、饽饽花、鸳鸯花等是用作婚礼的剪纸,“八仙庆寿”“寿窗花”等是用作贺寿的剪纸;而灯笼花、闹元宵、剪蝎子、艾虎、剪斗鸡、“玉兔捣药”等剪纸又分别与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节日的风习紧密相连,是用作庆贺这些节日的剪纸。
拥有肥沃黄河冲积扇的山东,是中华文明的两大发源地之一。 远古时期的尧、舜、禹帝,曾于此留下了传颂数千年的民族神话 历史上的山东英才辈出,文武兼备。 儒学巨擘孔子,兵家的孙武,战国名将吴起、孙膑, 名医扁鹊,墨家的创始人墨翟,阴阳家的创始人邹衍, 工艺家鲁班,书法家王羲之,经学家郑玄、匡衡, 玄学家王弼,文学家东方朔,唐朝名相房玄龄, 名将秦叔宝,宋朝大词人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名家张养浩,抗倭名将戚继光等等也都是山东人。 山东历史文化土壤丰厚,历史文化遗迹遍布全省, 《山东齐鲁文化(济南临淄曲阜青岛威海烟台)》选择了两条比较简便的路线, 一是体验齐鲁文化源流;二是亲历近代史上的胶东半岛。 在行走之间阅读文化,谛听历史深外的回响…… 《山东齐鲁文化(济南临淄曲阜青岛威海烟台)》由
姜太公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传奇人生被后人神化了。而他的被神化,反映了远古先民对神的崇拜与敬仰——也就是对人间英雄的崇拜与敬仰。 英雄主义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高扬英雄主义旗帜的时候,在我看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一定充满了朝气、活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便在艰难的时候,也有希望存在。
趵突泉是济南众名泉之冠,素有“天下泉”之称。它位于趵突泉南路路西、泺源大街中段路北的趵突泉公园内,南靠千佛山,北临大明湖,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泉池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水碧泉深,水中绿藻摇曳,锦鳞畅游。三股泉水从地下涌出,昼夜奔腾不息,“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一”。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观。它的周围,诸名泉“众星捧月”,名胜古迹荟萃。以趵突泉为主的趵突泉公园,已成为泉城济南的一个重要风景区。《济南历史文化读本:趵突泉史话》以散文的形式,通俗地介绍趵突泉的“前世今生”。
由吕冰和郭玉锋共同主编的《齐鲁家风(山东人的精神史诗)》一书分别从“为学”“处事”“品格 ”“孝悌”四个主题切入,由齐鲁古代家训名言作引,以古今中外的知名历史及名人故事为例,用幽默时尚的现代语言,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述齐鲁家训文化,将经典的历史鲜活再现给青少年读者。
《齐鲁文化经典文库》(辑)共22种,这些传世典籍的收录范围主要是由齐鲁籍先贤(或有一说为齐鲁籍人士)著述、已经独立成册、积淀着厚重文化内涵、在中华历史文化典籍中堪称经典的著作,其中有生长于齐鲁的先秦诸子的典籍,也有历朝历代成就卓著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著作。 齐鲁大地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齐鲁人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进一步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提高其在当代人中的认知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弘扬,由山东出版集团组织,齐鲁书社出版了这套“齐鲁文化经典文库”。本“文库”的收录范围主要是由齐鲁籍人士(或有一说为齐鲁籍人士)著述的、已经独立成册、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中华历史文化典籍中堪称经典的著作,其中有生长于斯的先秦诸子的典籍,也有历朝
1948年9月24目,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济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济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古老的泉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毫不动摇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巩固,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当前,济南的建设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