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三晋俗语研究
    •   ( 37 条评论 )
    • 吴建生李淑珍 著 /2010-01-01/ 书海出版社
    • 《三晋俗语研究》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他们利用熟悉母语和长期从事山西方言调查研究的优势,锲而不舍地进行深入调查,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创建了语料数据库,为《三晋俗语研究》的写作和下一步的继续研究奠定了比较充足的资料基础。 但《三晋俗语研究》并不满足于资料的罗列,而注意运用汉语语汇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所收集到的大量方言语汇资料,从结构、语义、内部比较、认知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分析,既有语汇的概括研究,又有对语汇的组成部分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成语等的重点深入研究,从中发现规律,从而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方言语汇系统。书中还较为详细地探讨了“山药蛋派”作家作品中运用俗语的情况,分析了语言大师赵树理运用民间语言的高超技巧,有助于帮助读者学习和提高运用语

    • ¥43 ¥50 折扣:8.6折
    • 明清晋商老宅院
    •   ( 24 条评论 )
    • 郑孝时 著 /2006-06-01/ 山西经济出版社
    • 明清晋商老宅院,古韵飘逸,如诗如歌,满眼是景。雄踞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家族的老宅院,记录着当年称雄亚欧市场达500年之久的晋帮家族的辉煌业绩。一幅幅照片,是明清民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一篇篇文字,记录了晋帮老宅院的风阿沧桑。走进这些古老的民居,便走进了封建时代华夏百姓梦幻的家园。走进这些古老的民居,便走进了积淀着华夏古老建筑文化的殿堂。 本书图文并茂,既有知识性,又有欣赏性,全书分照片和文字两部分。照片,生动地反映了雄踞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帮当年辉煌的岁月;文字,简略地记录了当年称雄亚欧经济市场达500年之久的晋帮家族大宅院里发生的故事,激励我们后人沿着他们闪光的足迹,再创新世纪的繁荣。

    • ¥28.5 ¥38 折扣:7.5折
    • 另眼看晋商
    •   ( 106 条评论 )
    • 李永福 著 /2013-12-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受史料和实体资源的限定,从事晋商研究的专家学者重点聚焦晋中地域,清代前中期有旅蒙商的崛起,晚清则是享誉海内外的票号业。他们的学术成果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一般民众的认知和判断。固化民众印象的还有当地政府对实体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借助现代传媒的强势推介,尤其是“晋商故里”的文化定位,种种因素作用下,晋中商人的形象被人为地拔高。本书旨在扭转世俗的误解,即一般民众不明就里简单将晋中商人等同于晋商的错误趋向,同时为山西别地商帮正名,尤其要厘清清代中后期他们各自的发展现状,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当然,还有矫正学术趋向的良苦用心。而所有这一切皆服务于新晋商的发展战略。

    • ¥19.3 ¥29.8 折扣:6.5折
    • 中国晋祠
    •   ( 2 条评论 )
    • 晋祠博物馆 编 /2005-07-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具有悠久和优美自然景观的旅游圣地——晋祠,对有代表性的数十处风景名胜,殿堂楼阁如圣母殿,难老泉,铁人、铁狮等作了生动介绍。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周武王灭殷7年以后,因病去世。他的长子诵继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便由其叔父旦代行天子的职权,史称“周公摄政”。 晋祠在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始建于北魏,曾是西周武王次子、晋国开国君主姬虞的祠堂。 晋祠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西周初年成王姬诵封其胞弟虞为古代国开国诸候,虞施政有方,国富民强。为祭祀他,虞后人在这里建祠堂,称“晋祠”。但晋祠的创建年代尚待考证。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晋祠在北魏之前就有

    • ¥234 ¥260 折扣:9折
    • 山西古建筑通览
    •   ( 1 条评论 )
    • 李玉明 主编 /2001-08-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早的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五千余年的文明史。 在山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留下了为丰富的历史遗产,无论绘画、雕刻、彩塑,还是戏剧、音乐、诗词、书法,无不闪烁着绚丽的光彩,而使历史、艺术和科学高度和谐统一的古建筑更令人瞩目。这些古代建筑,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城池、街道、民舍、梁、寺宇、庙堂、楼塔、陵墓等等,门类齐全,数量繁多。到目前为止,山西已发现宋代以前的木结建筑一百零六座,这些千年以上的古建筑在全国已是凤毛麟角,属稀世之宝;宋、辽、金三个朝代保存下来的建筑物较多,达近百座,殿堂楼阁皆有,梁古塔同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型之殊,结之巧,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至於元代之後各类结的建筑物数量尤多,其中不少是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211.7 ¥268 折扣:7.9折
    • 陕西故事
    •   ( 20 条评论 )
    • 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编 /2018-10-01/ 三秦出版社
    • 本书名曰《陕西故事》。这里所说的 故事 ,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较适合于口头讲述的文学载体,而是取其古义 旧事 使用之。本书辑录了陕西历史大事涵盖 2000 余年陕西的发展历程,上迄西周,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依时代顺序排列,每件大事均独立成篇,真实地再现了每个时代的。

    • ¥67.5 ¥98 折扣:6.9折
    • 走向晋商文化的深处——晋商伦理的当代阐释
    •   ( 143 条评论 )
    • 薛勇民 等著 /2013-01-01/ 人民出版社
    • 近年来,晋商文化无论在文艺界还是学术界都是追逐的热点,关于晋商的话题常说常新。《走向晋商文化的深处:晋商伦理的当代阐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晋商文化的灵魂——晋商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哲学层面上的理性分析和提升。 首先本书深入分析了传统儒家文化与晋商伦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儒家文化是如何在深层培育、滋养了晋商精神;其次在深入考察山西社会经济、文化、地域等特征的基础上,概括了晋商伦理思想形成的内在根源和外在条件,揭示了晋商伦理文化的主要特征和现代意义;再次,在认真梳理晋商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阐释了晋商的义利伦理观和信用伦理观;后,在翔实调研晋商文化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乔家和常家的商业活动,系统地论述了晋商乔家和常家的商业伦理思想。

    • ¥27.6 ¥35 折扣:7.9折
    • 太行三部曲 2:发现太行
    •   ( 13 条评论 )
    • 赵永斌 著 /2012-05-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哪个地区生发蕴育了中华文明? 哪座山脉被称为“华夏龙骨”? 你所了解的太行是一座山脉?一个区域?还是一种文化? 为什么中华文明能一系传承延续,而其他古国已经断裂分化? 为什么经历征战迁徙的史前部落,后都选择在太行地区安顿? 为什么大洋彼岸的美洲印第安人,保留着中华远古文明的痕迹? 为什么隋唐风云争霸,唯有太行地区的李氏家族终赢得天下? …… 众多谜底,太行三部曲将为你逐层讲透、步步展现,带你走进史前蛮荒世界,从那里开始解读八百里胜地的上下五千年文明。

    • ¥20.5 ¥29.8 折扣:6.9折
    •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山西卷(精)
    •   ( 177 条评论 )
    • 袁行霈陈进玉 主编,周敬飞胡安平 本卷主编 /2013-12-01/ 中华书局
    •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西卷)(精)》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各地文史研究馆和馆外专家用6年时间撰写的学术著作,共34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均有1卷。各卷上编纵向地描述当地文化的发展史,下编重点描述当地文化的特点和亮点。上起于远古时代,下迄于1911年辛亥革命,可视为各地的“文化地图”。《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西卷)(精)》以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的统一为目标,可供学者参考,也可供干部培训及广大读者研习之用。尤其希望本书能对当前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 ¥120 ¥160 折扣:7.5折
    • 太行三部曲 3:走进太行
    •   ( 14 条评论 )
    • 赵永斌 著 /2012-05-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哪个地区生发蕴育了中华文明? 哪座山脉被称为“华夏龙骨”? 你所了解的太行是一座山脉?一个区域?还是一种文化? 为什么中华文明能一系传承延续,而其他古国已经断裂分化? 为什么经历征战迁徙的史前部落,后都选择在太行地区安顿? 为什么大洋彼岸的美洲印第安人,保留着中华远古文明的痕迹? 为什么隋唐风云争霸,唯有太行地区的李氏家族终赢得天下? …… 众多谜底,太行三部曲将为你逐层讲透、步步展现,带你走进史前蛮荒世界,从那里开始解读八百里胜地的上下五千年文明。

    • ¥20.5 ¥29.8 折扣:6.9折
    • 太行三部曲 1:寻找太行
    •   ( 16 条评论 )
    • 赵永斌 著 /2012-05-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哪个地区生发蕴育了中华文明? 哪座山脉被称为“华夏龙骨”? 你所了解的太行是一座山脉?一个区域?还是一种文化? 为什么中华文明能一系传承延续,而其他古国已经断裂分化? 为什么经历征战迁徙的史前部落,后都选择在太行地区安顿? 为什么大洋彼岸的美洲印第安人,保留着中华远古文明的痕迹? 为什么隋唐风云争霸,唯有太行地区的李氏家族终赢得天下? …… 众多谜底,太行三部曲将为你逐层讲透、步步展现,带你走进史前蛮荒世界,从那里开始解读八百里胜地的上下五千年文明。

    • ¥20.5 ¥29.8 折扣:6.9折
    • 山西票商/区域人群文化丛书
    •   ( 1 条评论 )
    • 安介生 著 /1997-03-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票号”、“票商”这些称谓,在今天人们的眼里未免有点陌生,但在一百多年前却是赫赫有名的“商人”,相当于今天的银行和银行家。票号的历史是山西人所开创的,票号发展中辉煌的乐章也是由山西人谱写的,因此山西票号被中外研究者称为“具有国家银行”的规模,山西票商作为中国早期的“银行家”,是传统商人中杰出的一群。然而票号的创立及发达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票商的作为也不是孤心独诣、迥异不群的。山西票商是近几百年来活跃于国内市场中无数山西商人的杰出代表,没有这样的氛围和基础,山西票商的异军突起恐怕难以实现。山西票商的荣耀不仅给三晋大地蒙上了斑斓迷离的色彩,更激发我们探寻山西人经商历史轨迹的兴趣。 本书从经济背景和文化传统出发,探索山西票号的根与本、票商发达的源与流,以及近代山西票号走

    • ¥5.3 ¥7.1 折扣:7.5折
    • 晋之风山西民歌研究
    •   ( 85 条评论 )
    • 韩军 编著 /2012-09-01/ 山西教育出版社
    • 《晋之风(山西民歌研究)》的主体除“绪论”和“附录”外,共分为三章。章是“古老的歌”,第二章是“传统民歌”,第三章是“新民歌”。这三章的章名乍看起来有点别扭,主要是“古老的歌”与“传统民歌”的关系。“古老的歌”是将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现在我们认为是民歌的歌收录下来,这些歌除有文字记载和歌词外没有任何与曲调有关系的资料,而且记载很早。“传统的歌”与“古老的歌”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有了“曲调”的资料,或是曲谱,或是音响,这些歌都是可以唱的。本书由韩军编著。

    • ¥42.1 ¥49 折扣:8.6折
    • 山西旅游名胜诗联图集
    •   ( 19 条评论 )
    • 傅安才 著 /2013-1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山西旅游名胜诗联图集》是作者傅安才十几年来创作的结晶,它汇集了六百多首格律诗词,采取了一页一图、一诗一注一联的方式编写,《山西旅游名胜诗联图集》内容涵盖了山西境内的主要名胜古迹,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山西、了解山西的一个个窗口。对山西的旅游业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118.7 ¥138 折扣:8.6折
    • 山西民俗摭拾
    •   ( 103 条评论 )
    • 聂元龙 著 /2012-10-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说到民俗,不得不提到移风易俗的问题。首先,民间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一种“优胜劣汰”的功能,从任何一项风俗事象身上,都可以看到历史发展中的“自我成熟”和“自我净化”过程;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老百姓会对风俗事象进行选择、提升和改造,使它更适应发展了的社会需要和民众需要。 如流传几千年的“乞雨”风俗就“移风易俗”得可以。在山西,它从古代原始巫术仪式而渐变为今天的民间娱乐形式。从包含着“牺牲”与“自虐”的残酷行为渐变为健康与欢乐的活动。 但是,民俗本身又具有“一旦形成,不易改变”的特征,尤其在山西,长期交通不畅、文化信息闭塞,其风俗移易更是“难于上青天”。比如,妇女“缠足”的千年恶俗,在山西曾经十分出名,“从来小脚看山西”的流行语折射着多少代山西妇女的悲惨命运,然而,直至1950年

    • ¥17.3 ¥22 折扣:7.9折
    • 陕西煤老板
    •   ( 26 条评论 )
    • 王成祥 /2012-11-01/ 工人出版社
    • 《陕西煤老板》由王成祥所著,私营煤矿是中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一个令人无奈又无法克服的社会矛盾,要完全处理好解决好,需要全社会自上而下的重视和努力。难能可贵的是《陕西煤老板》选取典型区域,以大气恢弘的铺排、细致入微的描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思考的窗口。这是中国煤矿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

    • ¥20.1 ¥28 折扣:7.2折
    • 陇上学人文存·王沂暖卷
    •   ( 7 条评论 )
    • 王沂暖范鹏 编 /2011-01-01/ 甘肃人民出版社
    • 王沂暖先生在他的《新注》中说:有人说《大学》是孔子的大弟子曾子所作,此盖臆测也,要之与《礼记》一书同为战国末年之作,但其思想内容,乃为儒家之绪余,则可信也。我写的这个新注,与朱注或有出人。现在总结起来说一句,大学之道,包括两个基本的学习,一是做人,二是生财。 在《自述》中又说:我在一师读了四个年头,那时有一位国文先生叫李一真,他很喜欢我。他崇奉孔子,尤爱明末大儒刘宗周。明儒学案中有刘宗周的蕺山学案,蕺山是他的别号。他学宗慎独,因此我也爱读蕺山学案,更喜欢他的慎独学说。慎独之说,出于《大学》《中庸》。奠现乎危,莫显采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不愧于屋漏,内省不疚,这便是慎独之实质。我从此亦以慎独自律,定了两名言为座右铭,日:“必慎其独,行己有耻。”对于读过的四书五经,视之为珍宝

    • ¥36 ¥4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