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详细描述包括台湾在内的粤东祖地客家人传统风俗习惯的民俗志,也可以说是中国民俗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本书虽然是一部粤东客家地区20世纪后半期到21世纪初的民俗志,但是,由于房先生的渊博知识,书中不仅纵向地对当地近代以前的民俗做了比较研究,同时还横向地跟粤闽赣台和其他地区的客家民俗做了比较研究。因此,本书对加深理解客家民俗的持续性和变迁结果,增进了解跨地域性客家民俗的异同,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 通俗易懂是本书的一个特点,即便像我这样的外国人,读了也很容易理解。这就使得利用它与海外的客家地区做比较研究变得很方便。这应该归功于房先生所具备的冷静的视点和高度的民俗学理论素养吧!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各地文史研究馆和馆外专家用6年时闻撰写的学术著作,共134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均有1卷。各卷上编纵向地描述当地文化的发展史,下编重点描述当地文化的特点和亮点。上起于远古时代,下迄于1911年辛亥革命,可视为各地的“文化地图”。《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以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的统一为目标,可供学者参考,也可供干部培训及广大读者研习之用。尤其希望《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能对当前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本系列研究除对闽文化作全面的综合性的专论外,还对五个次区域民系文化和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分别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我们期望这种把区域文化事象视为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对闽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会有所推进,对地域文化知识的普及也有所裨益。令人高兴的是,2007年6月,福建经文化部批准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福建地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在促进新一轮的福建地域文化研究热潮的到来。闽文化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也是一个当代文化概念。如何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具有现代文明的闽文化,既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个理论课题。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在闽文化的再出发中,无论实践或者理论,我们都会有新的更多的创获。
“客家与梅州书系”涵盖了客家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历史、民俗、建筑、语言、文学、艺术、人物、学术等多个领域,大规模、多视角、深层次、全方位透析客家,展示了客家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寻根、旅游、学术、交流提供具有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文献。《客家围屋》为丛书之一,图文并茂地对围屋加以分类描述,并对围屋内外的楹联作了典型剖析。
《海南客家》是古小彬历经多年辛勤采访编著而成,全书内容分为:客家渡琼史、客家人对海南的贡献、客家人兴替与“土客之乱”、客家村落与社团、客家文化、姓氏、人物等,图文并茂。《海南客家》研究价值比较高,是了解和研究海南客家的好书。
《中国文化世家(岭南卷)》讲述对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或在家学传承上有典型表现的那些家族,内容由总序(前言)、卷分论、正文三部分组成,世家条目包括人物生平、文化成就、家学传承的事例、对当代及后世的影响等内容,本卷述及张九龄、康有为、梁启超等世家。
客家研究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如果从清嘉庆年间徐旭曾的《丰湖杂记》①算起,学者对于客家源流的思考已有两个世纪的历史。而20世纪30年代罗香林出版《客家研究导论》②,对客家人和客家文化作出系统的论述,至今也已有70多年。经过了如此漫长的研究历程,客家学的论著真可谓汗牛充栋,而关于客家人的来源、发展、分布,以及客家文化的种种表现,客家精神的种种特点,参与述说者人数之多,各家意见之纷纭多歧,在各门各类的学术研究中也是罕见的。这种现象,从积极的方面观之,可以说客家研究在学术界蔚为大观,成为一门显学;但从另一方面观之,也可以说客家研究至今尚未成熟,在研究对象、范畴、理论、方法,以及史料的发掘、整理、运用方面都还有待作出更大的努力。本书试图在客家研究已经取得丰富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著者本人十
本书是一部详细描述包括台湾在内的粤东祖地客家人传统风俗习惯的民俗志,也可以说是中国民俗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本书虽然是一部粤东客家地区20世纪后半期到21世纪初的民俗志,但是,由于房先生的渊博知识,书中不仅纵向地对当地近代以前的民俗做了比较研究,同时还横向地跟粤闽赣台和其他地区的客家民俗做了比较研究。因此,本书对加深理解客家民俗的持续性和变迁结果,增进了解跨地域性客家民俗的异同,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 通俗易懂是本书的一个特点,即便像我这样的外国人,读了也很容易理解。这就使得利用它与海外的客家地区做比较研究变得很方便。这应该归功于房先生所具备的冷静的视点和高度的民俗学理论素养吧!
《客家方言》对客家方言主要是梅州客家方言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客家方言的分布、形成及文化底蕴;客家方言的语音;客家方言的词汇;客家方言的语法;客家方言的文化内涵;客家方言的保护。通过对客家方言的生动展示,便于读者了解客家文化。
本书的编撰,从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和马尾五区的地名,选定条目,其主要的特色:一、侧重路、街、巷、里、弄、新村及乡镇、自然村的介绍,既有闹市老巷,如南街、朱紫坊、得贵巷等,又有僻村小乡,如《曲坑村三户》等,力求述释地名的来由和衍变;二、地名考释和辨析,择要引用有关史料记载,立言翔实,以便正本清源,如《上董下董“董”非“桶”》、《从“茶焙”到茶会村》等;三、地名的俗称和雅化,着力分辨,尤其福州方言中同音相谐,或近声替代的缘由,突出地方的色彩。四、文字简明,每条三五百字,兼及史料性和可读性,尽将地名的过去和现在,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