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为研究闽台客家民系与 客家文化的专著。首先论述了客家民系的酝酿与形成 、发展,着重论述了闽西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 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其次细致地勾勒了客家人从 大陆原乡向台湾迁徙的历程,台湾客家人的分布情形 与艰苦创业历程,尤其对学界比较忽略的汀州客、漳 州客和福佬客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对于台湾客家人的 抗日斗争史、当代台湾客家人社会抗争运动也做了比 较详细的描述。《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后探讨了 客家文化在原乡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及其在台湾 的传承与变迁情况。本书由谢重光著。
作者以学者的思想高度,通俗化的大众语言,以及长期的旅美实践,加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深入浅出讲述了美国历史的背景,演变和成因,让我们从历史、生活、爱情、经济、文学、艺术、社交等个层面全面、立体、系统地鸟瞰美国的全景,进而较为容易地、清晰地了解美国及美国民族性的成因,以及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兴衰历程。
这里展示了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的古罗马文明的各个方面。作者活泼又不失严谨地讲述了罗马社会是如何在政治、军事、宗教、建筑、文字、艺术等方面影响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以后的欧洲的。书中有十余幅古罗马地图,比较直观地说明了罗马版图从强盛时期经过拜占庭时期到后西方战胜罗马的过程。这能说明罗马帝国的兴衰,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一个引人入胜的部分。 ·共和国与帝国 ·军事 ·罗马世界的地理 ·城镇和村庄 ·日常生活 ·宗教 ·文献史料 ·旅游和贸易 ·经济和手工业
了解客家已婚妇女的家庭角色,并分析影响家庭角色的因素;了解客家已婚妇女的生活满意度,并分析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探讨当前客家已婚妇女家庭角色与生活满意度间之关系,本书主要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考察了调查地客家妇女在山歌和信仰领域中的身份、组织活动、人际关系以及观念和行为解释,并梳理了当地山歌和信仰传统的变迁和发展。作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记录和描述了客家妇女真实的日常生活,传达和阐释了她们自己的声音。 本书主要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考察了调查地客家妇女在山歌和信仰领域中的身份、组织活动、人际关系以及观念和行为解释,并梳理了当地山歌和信仰传统的变迁和发展。作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记录和描述了客家妇女真实的日常生活,传达和阐释了她们自己的声音。阅读本书的过程,就是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其令人感到崇高与神圣,伟大的康德如是说。 本书文字始于雅典,纵横东西方,回眸数千年,将令你思考“人类文明”这一重大主题。 作者认为,古希腊正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源泉,并首次阐述了古希腊文明本质的特征:四大公理(竞争精神、思辨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两大定理(科学和民主)和一大原则(公民)。如果没有这些精神和理念,人类社会迄今的进步将绝无可能。然而“和古希腊相比,现代社会少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功利;少了一些超脱,多了一些现实;少了一些崇高,多了一些世俗”。 面对现代社会的流光溢彩和华美外表,作者怀揣着忐忑,寄予了一份美好的期望:“如果我们能够在现代的物质条件下仍然保持古希腊的精神文明,那么世界必定如同此时的爱琴海——风和日丽。”
本书系《世界文明之路丛书》之一。本卷主要以中国为中心讲述东北亚文明的起源。农耕文化的出现,以及农耕文化发展带来的华夷与蛮夷的分别及其影响;中国文化向周围地区的传播等:日本、朝鲜人种起源与文明起源及其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等内容。包括:国家与制度、巫俗与信仰(萨满教巫术,佛教,道教)、秩序与交流(唐朝建立的中华秩序,中国与周围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的影响等)、儒家的社会、民族的自觉、武强与道德(近代西方以舰船礼炮打开东北亚各国的国门,向这些国家输入商品、鸦片和天主教(基督教),导致中国、朝鲜、日本的思想和社会发生很大变化,文明与野蛮被重新定义,一部分人追求文明开化,追求武力上的强大,一部分人希望维持传统道德秩序)、制度的重建、战争与民族、开发与增长、民主与社会变革、东亚的回归等
约翰·霍布森对西方崛起论中占主流的种族中心主义偏见提出了挑战。这种偏见通常认为,欧洲人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开创了其自身的发展,而东方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只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霍布森则认为,有两个过程导致了东方化西方的崛起。首先,欧洲发展的每个重要转折点,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吸收东方发明(如思想、技术和制度等)而完成的,在公元500至1800年之间,这些东方发明通过东方全球化,从先进的东方向东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扩散;其次,1453年后欧洲身份的构建导致了帝国主义的产生,由此欧洲人攫取了诸多东方资源(土地、劳动力和市场)。因此,霍布森的书把迄今为止仍被边缘化的东方民族推到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前列。
这本专著主要是研究近代闽西客家的状况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但它对客家学理论上有不少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如作者在书中明确提出了“客家人的概念注重的是心理认同,其对象本身不一定是客家后裔,也不一定会讲客家话,但心理认同客家。作为文化概念的客家,注重的是客家文化的认同,是对客家民系及其源流、风土、宗教艺术、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事象的认同和概括”的论断,这是很有见地的。
《国家的品格(看懂美国的靠前本书)》内容介绍:作者约翰?高乐以学者的思想高度,通俗化的大众语言,以及长期的旅美实践,加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深入浅出讲述了美国历史的背景,演变和成因,《国家的品格(看懂美国的靠前本书)》让我们从历史、生活、爱情、经济、文学、艺术、社交等个层面全面、立体、系统地鸟瞰美国的全景,进而较为容易地、清晰地了解美国及美国民族性的成因,以及美国这个不错大国的兴衰历程。
太姥山屹立于东海之滨,从汉代起就与武夷并称 闽山双绝 ,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自然之山,更是一座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吟咏,摛翰振藻,从而赋予了她浓郁的人文气息。千百年来,她以母亲般宽广温润的胸怀滋养了东南人民,也成就了富有独特魅力的太姥文化。《太姥文化》一书旨在以现代学术理念为指导,深度挖掘太姥文化,全面呈现闽东浙南的母亲山 太姥山的深厚文化底蕴。全书共一百余万字,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太姥文化的精髓,从而丰富中国多元地域文化的内容。
本书从历史的维度考究了客家民系的形成,强调客家来源的多元化,提出其主要来源包括南迁汉人、百越种族和南迁盘瓠蛮三大部分, 强调上述三大部分的互动共生,相互同化。在此基础之上,对“客家民系”概念进行界定。此外,还对客家文化的结构和层次进行探讨,简要探讨了客家传统产业、客家宗教信仰、客家山歌的本质特征与文化渊源、客家人文性格与客家文化特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