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学者米歇尔·泰勒(MichaelTaylor)的《发现西藏,从马可波罗到大卫—妮尔》是一部文图并茂、可读性很强的著作。现译成汉文,以飨中国读者。西藏乃至中国的整个藏区,大都处于偏僻的山区,历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特别是元代以来,西方不断派出使节和探险家入藏。自1245年柏朗嘉宾出使蒙古,到大卫—妮尔1925年人藏,历时近680年的探险史,本书中都作了大致介绍。特别是对于19世纪末以来英国侵略西藏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为详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
《拉萨掌故(第2版)》讲述掌故,顾名思义,是掌握的故典,拉萨掌故,是老旧拉萨尽在只手掌握之中,是扳起指头,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布达拉宫何以凭山而起,旧城拉萨何以沉寂,何以再度繁荣;从布达拉宫到八廓街,从宫殿、寺院到贵族的府邸,以及驻藏大臣衙门;从人主神王、名门望族到巫祝护法,再到民间底层,众生百相,林林总总,无不纳入掌中,流注笔端,俨如时间长河的岸边,一幅充实而精妙的藏式清明上河图,历史因之鲜活,风起云涌;往事历历再现,相面而来……
3000多年前的[部落时代],成都就已经有柑当深厚的文化积淀。289年前的成都如惊弓之鸟。一丝丝风吹草动,都会让这座城市着凉感冒。城头变幻大王旗,[少城]易名为[满城]。夕阳映在斑驳的院墙上,看穿3000年成都的前世今生。
《拉萨掌故(第2版)》讲述掌故,顾名思义,是掌握的故典,拉萨掌故,是老旧拉萨尽在只手掌握之中,是扳起指头,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布达拉宫何以凭山而起,旧城拉萨何以沉寂,何以再度繁荣;从布达拉宫到八廓街,从宫殿、寺院到贵族的府邸,以及驻藏大臣衙门;从人主神王、名门望族到巫祝护法,再到民间底层,众生百相,林林总总,无不纳入掌中,流注笔端,俨如时间长河的岸边,一幅充实而精妙的藏式清明上河图,历史因之鲜活,风起云涌;往事历历再现,相面而来……
内容简介
瑞士学者米歇尔·泰勒(MichaelTaylor)的《发现西藏,从马可波罗到大卫—妮尔》是一部文图并茂、可读性很强的著作。现译成汉文,以飨中国读者。西藏乃至中国的整个藏区,大都处于偏僻的山区,历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特别是元代以来,西方不断派出使节和探险家入藏。自1245年柏朗嘉宾出使蒙古,到大卫—妮尔1925年人藏,历时近680年的探险史,本书中都作了大致介绍。特别是对于19世纪末以来英国侵略西藏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为详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
本主——白族独特的宗教信仰。 本主文化的核心是对村社保护神“本主”的全民性崇拜,它从宗教的角度折射出白族的家庭、社会、阶级、国家以及生产方式、伦理道德、哲学艺术等方面多姿多彩的风貌,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 本书以新颖的学术视角将本主崇拜的农耕性、村社性以及本主文化的缘起、神格谱系、祭祀典仪、神话传说、寺庙建筑等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和描述。
古人有言曰:入乡先问俗。 谁要进藏地,先要问藏俗。 风俗是一个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结晶, 藏地风俗是藏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表现。 从衣食往行,到婚丧嫁娶, 从农牧渔猎,到文化娱乐, 桩桩件件,点点滴滴, 无不反映藏族人善良的心灵,美好的祈愿, 还有返朴归真的古风古俗, 这是作者二、三十年间的亲身体验, 这本书,会帮助您更加贴近这个民族 亲近这片土地,走进每一个藏人家里。
这是一部以青藏腹地果洛地区为样本的文化大散文。全书主要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从果洛藏地的历史文化这根主线书写开来,分别从世界语境下藏地果洛的历史和文化(上、下)、多维时空语境下藏地果洛的众生相、大自然语境下藏地果洛的人类故事等方面,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果洛。
西藏大学自从1985年建立历史专业以来,就没有一套适合教学需要的西藏历史教材。1999年随着西藏大学少数民族史硕士授予点建立以后,编一本高质量的适合本科生和硕士生教学需要的教材,也就迫在眉睫。同时,2000年西藏大学与四川大学联合申报*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一一中国藏学研究所,已获批准,这就为撰写一套适合学生的《西藏地方通史》教材创造了必要条件。自1999年政史系确立编写任务以后,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做编写工作的准备。到2000年《西藏地方近代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传统文化史》的子课题已被批准立项,在国家*的资助下,经全体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这本《西藏地方近代史》的初审稿编写工作。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