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长江通过其干流和众多支流将东西南北的资源、文化融通在一起,同时吸收外来文明元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近一千年里,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完成东移南迁,长江已成为中国的核心河。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西南大学教授蓝勇,生于长江,长于长江,又研究长江。在这本汇集数十年研究心得的书中,他用史学家的贯通眼光、文学家的丰沛情感、旅行家的广博见识,详细梳理了长江的地质历史、文明起源和千古兴衰,全面介绍了长江独特的人才、城市、饮食、民俗和交通等文化以及自然景观,最后在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从比较的视野重新思考了长江文明在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中的定位。
昆仑山,自古就有 万山之祖、万水之源 中华龙脉 的美誉,遗世独立,令人神往。 这里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缘起之地、唐僧西行的必经之地,也是姜子牙出走半生的修行之地,白蛇九死一生盗仙草的禁忌之地。缥缈无涯的昆仑丘,生活着上百种神灵精怪、奇兽怪鸟、仙花异草,流传着西王母与众神的传说。周穆王千里迢迢登临赴宴,汉武帝遣使朝圣、钦定 昆仑 之名,《千字文》 玉出昆冈 伏笔千年玉文化,屈原李杜等历代诗人作诗歌咏 千百年来,人们探索的脚步不止不休,所见所得却不过冰山一角。作为山宗水源、关塞要冲的昆仑山,究竟还埋藏着多少传奇?《昆仑之书》将为你一一解说。 《昆仑之书》是一本全景式解读 昆仑神话 的图文读物,以 昆仑神话 重聚中国神话的精、气、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知识性、故事性和艺术性。书中内容取材自《
《中国古都和文化》是一部全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古都和文化的专著,也是中国古都学的奠基之作。 都城是一国的心脏,也是一国的缩影。中国历史上总计有两百多处古都,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被誉为 七大古都 ,特别是前五者都曾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本书不仅对历代各性质的古都进行了梳理统计,而且从自然、经济、军事、社会等因素深入考察了古都的形成、发展、繁荣、萧条甚至废弃,从而反映了王朝的治乱兴衰。同时,都城也是全国各地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枢纽,对一朝一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诚如作者所言,时移世易,当时都城,过后皆成古都,仿佛已为陈迹。然文化源流并未稍断,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数千年来始终一脉相承。本书正是一部了解古都之
南昌路,一座不设围栏的博物馆。南昌路,一条没有尽头的时光隧道。南昌路,每一扇门里都有故事,每一座小楼都有传奇,每一条弄堂都隐藏着或多或少的秘密。这些故事、传奇、秘密,其实就是这座城市弥漫的云烟、蔓生的繁花,散发着属于这座城市独有的腔调。南昌路,光阴凝固为两旁的建筑,随着梧桐绿了又黄,飘散成浓厚的海派文化氛围。阅读上海,不能不读南昌路。作者黄向辉用独有的敏感,抓住南昌路的海派气质,为读者述说南昌路曾经的风云、如今静谧而又繁华的风景和街铺,把南昌路上的时光化成灵动的文字,让南昌路跃入我们的眼帘,又沉入我们的心田。 透过南昌路的历史与现实,让我们在时代的宏大记忆和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厘清南昌路的文化沉淀和发展肌理,见证上海滩的传奇、市民社会的变迁、近现代中国历史的风云,看清上海一百
《岭南建筑园林》是 岭南文化读本 的一种,全书共9章,简要阐述了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特色,并分别介绍民居、祠庙宫观、园林、亭台楼坊、古塔、水利交通设施、近代建筑等类型建筑的具体情况。是一部全面了解岭南建筑文化的知识读物。
韩江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河流之一,是广东省东部主要的河流,也是广东省内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河流。韩江蜿蜒在广东粤东大地上,滋养出了两岸广袤肥沃的平原以及勤劳朴实的人民,他们在这里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本图书以韩江水域作为叙述主线进行串联,分三个篇章介绍了粤东地区韩江两岸的民居建筑、名胜古迹、特色物产、美食小吃以及风土人情等内容,叙述笔触风趣幽默,配以作者在实地游历过程中拍摄的风景图片,图文并茂,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达尔别克 萨尔曼别托夫通过对新疆各地的实地考察,真实、客观地展现了新疆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历史传承等。作者近距离融入中国新疆柯尔克孜族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感受了中国柯尔克孜族的特有文化、社会发展、经济现状等,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这些人和事做出了富有情感的评价和深度的思考。
《往事新疆》描述了新疆从远古到汉代,从魏晋到隋唐,从宋元到明清,到民国直至解放,新疆在地域、民族,以及同中原内地的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演变。为读者梳理了新疆历史的发展脉络。
岭南饮食文化是岭南人包括外地移民、侨居者在岭南有关饮食实践活动中展开的各种社会生活的总和,涵盖了与岭南饮食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本书从岭南地域文化的角度对岭南饮食文化进行简要系统介绍,以地域分类,重点介绍岭南主要是广东省境内广府、潮州、客家三大民系为主的饮食文化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对各大菜系的代表菜式做重点介绍,使读者概括性了解岭南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整体情况和历史发展。
本书从追溯古代岭南人的民风民俗习惯开始介绍岭南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概述岭南俗文化的特点,岭南人既保存了历史积淀下来自身固有的优秀文化基因,又接受了中原的传统文明,除旧布新。本书并具体介绍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中的 民俗 类项目,包括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游艺、杂技、技艺等,表现了岭南风俗文化异彩纷呈的活力。本书既引经据典,又详细介绍民俗活动的过程和特点,并对每项民俗的起源和民俗活动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引人入胜,雅俗共尚,对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有促进作用。
当画家叶放遇到美食家华永根,笔墨浓淡间,食材的鲜、菜肴的美、老苏州的味道便从纸上传达到味蕾。这本《食鲜录》的每个章节都滋味悠长:*部分 雨朝拾菌 , 介绍水乡苏州的特产食材及其烹饪方法;第二部分 酒当乐处 将回忆与现下的生活结合,将苏帮菜融入到工作、生活中;第三部分 太湖堆翠 介绍一年四季的苏州美食,完全呈现出苏州人 不时不食 的饮食特点;第四部分 枕河菱藕 介绍地道苏州小吃;第五部分 吴之上味 将苏州的名菜、名宴以及名菜馆写得生动有趣;第六部分 壶里日月 则讲述了作者对于苏帮菜在饮食多样化的大环境下如何传承发展的思考。 不时不食 ,苏帮菜的特色反映了中国人生活中对自然之道的理解。 食鲜 者,便也感悟到了 食仙 之境界。
本书是 黄河岸边的中国 丛书之一,是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神学家、摄影家等组成的考察队,对山西沿黄公路串连起的自然人文景观协同考察的成果。总体上分中条山南麓的黄河左岸、汾渭谷地黄河左岸及其腹地和晋陕峡谷黄河左岸三部分,以其自然、历史与人文景点及遗存解说为架构,插入田野考察的见闻,特别是在历史人文遗存现场的感知、深入的思考论证以及人文神文的解读,形成晋陕黄河左岸的历史与人文知识体系。本书具有山西沿黄旅游导览作用,对黄河历史文化的展示传承、黄河人文精神的了解认知有重要作用,能够为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岭南文化概述》是 岭南文化读本 的一种,全书共9章,分别从岭南文化概貌、岭南文化的构成、岭南文化历史发展、远古文化遗存、百越文化圈和汉越文化融合、古代中原移民与岭南文化、近代思想文化、岭南文化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南粤先贤等角度介绍了岭南文化的内涵、构成和特征,梳理了岭南文化的发展脉络。
这是一部描述重庆城市文化的口述史。它以访谈纪实的方式将那些与重庆相关的人、物、事串联,解读重庆城与重庆人的心灵密码。本书是一部认识重庆的乡愁读本,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城;有什么样的城,就有什么样的人! 《口述重庆》全书由9个部分组成:第1章,母城,从通远门到嘉陵江大桥,从长江航道工程到解放碑钟楼,从多个方面回忆重庆城的发展史;第2章,望族,通过对大禹后代的采访、永川太平寨的采访,将重庆城的历史名人尽数展现;第3章,先生,从大学者到中学校长,从文理到艺术,寻找重庆文化之源,教育之源,让读者体悟重庆文化之本;第4章,青春,选录了一些小人物,讲述了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如北碚少勇队的故事、重庆外语校俄语班的故事,文学性较强;第5章,陪都,用小人物的故事碎片化地表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于重庆
《水煮重庆》为有关重庆本土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重庆本土的美食、民俗、文化和历史。作者精选重庆本土历史文化中有代表性的人、事、物,广罗史料,去伪存真,用通俗的语言、诙谐的文笔,将重庆本土历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书中有趣的手绘老重庆线描图,更是锦上添花,别有一番风味。 新版套书在2018年版《水煮重庆》的基础上,新增34篇有关重庆本土美食、民俗、历史等方面的美文,并重新细分为这样吃重庆、战火重庆城、历史的侧面、文化与方言、打望老重庆、这才是袍哥六个部分。 上册内容主要是以下三个部分:部分这样吃重庆,探究重庆特色美食的历史来源、文化背景、做法比较、评价等内容;第二部分战火重庆城,介绍重庆历史上的重大军事事件,比如抗蒙(元)事件、张献忠在重庆、重庆的禁烟运动、蜀军、四次成渝战
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世界发展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对于 中国模式 的探讨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界经久不衰、热烈讨论的议题。 对中国区域创新发生机理和演进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 中国模式 的进一步理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以开发区为介入点,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依托市场、服务产业的本土创新路径。 开发区等 产业政策特区 本来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而后又被赋予推动科技创新的使命。如今一批发展领先的开发区已经从工业园区转型为区域科技创新高地,那么这些开发区是如何实现科技创新的? 本书基于广州开发区的实证,揭示了 制内市场创新 的模式 国家放权、政府培育、市场创新。国家划定经济特区、政策性产业空间来推进市场化改革。在这些区域,政府先
本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策划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文化广西 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广西历代楹联中精选100余副代表广西楹联创作水平的作品,附上相关解析文字,这些文字主要包括作者个人小传、受题赠对象介绍、创作背景介绍、对联技法赏析等,首次对广西历代楹联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度解读,弥补了该领域的一大空白。该书图文并茂,在保证文学性的同时,兼顾可读性和普及性,是大众了解广西楹联文化的 jue佳读本。
本书聚焦中国当代标志性的文化地标、特色建筑、重大工程等。通过这本书,你不仅可以看到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了解到中国各大城市不同文化特色的发展规划,还可以见识到中国是如何把古人的智慧保留下来,并赋予其新的生命。这些新的地标性建筑,都极具代表性,它们代表了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不同阶段。了解这些新地标,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历程。同时,在这些地标的修建和改造过程中,你也能感受到中国人一直以来的自强不息和奋斗精神,以及与时代相融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