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认为,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西方现代学术,从根本上代表了一种与中国古代学术迥然不同的学术传统。无论是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还是西学 的学科体系,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性;无论用西方 的学科范畴来肢解中国古代学术,还是用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来衡量西学,都是值得怀疑的。进一步看,通常所谓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不是同一学科内部的两种思维方式差异,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术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正因为学术类型的不同,人为地追求所谓中西结合,有时也没必要。用现代西方学术和学科范畴来分割和整理中国古代学术,不仅可能包含对西方学术本质的深刻误解,也可能构成对中国学术传统的人为摧残。
2015年《船山学刊》创办一百周年,期刊社从过刊中精选文集240万字,分船山卷、湖湘文化卷、中国传统文化卷三类出版。本卷从过刊中收集论述船山与湖湘文化为主题的很好论文,使对此问题有兴趣之读者一册在手,可见全貌。
本卷为《徽州文化史·明清卷》,明清时期为徽州文化史发展的鼎盛时期,本卷分为明前期徽州文化的求变与创新、明中后期徽州文化的传承与深化、清前期徽州文化的顿挫与复苏、清中叶徽州文化的博大与精致等章节,内容涉及教育科举、新安理学、徽州版画、新安医学、徽商、徽州科技、徽派朴学、徽州刻书等各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明清徽州文化发生、发展以及演变历程,对徽州文化产生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内涵和基本特征、阶段性演变及其原因、传播与影响、徽州文化与徽州社会、徽州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探究其发展规律,并由此观照中国文化尤其是唐宋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状况。
刘安节(1068—1116),字元承,永嘉县人。北宋元祐(1086—1093)年间和弟安上联荐于乡,同入太学,后又联袂赴洛阳从程颐受业。安节曾编《伊川语录四》。两人俱被列入“元丰永嘉九先生”,安节称大刘先生。元符三年(1100)进士,初任越州诸暨主簿,河东提学司管勾文字。以宰相荐,召对便殿,言东宫宜择官属,并论奢俭及君子小人和同之异,称旨,除监察御史。决大狱,多所平反。升起居郎、太常少卿,后因得罪宦官,谪知饶州(今江西波阳)。当地正闹饥荒,安节以民食为重,防止摊派军粮,购粮救济灾民。离任时数千人遮道泣留,赞为范仲淹任州官后之人。移知宣州(今安徽宣城)。不久,又遇大水灾,派官兵拯救,并收容难民于佛寺中。政和六年(1116),宣州疫病流行,延医买药治病,先后“赖安节全活以万计”。因劳累过度,自己也染疫,卒于任上,年仅49岁。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