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精神》是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创作的艺术学著作,首次刊行于1966年。 《中国艺术精神》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 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赵平安先生《隶变研究》一书,摒弃了用《说文》的小篆和汉碑隶或部分简书帛书的文字进行比较的陈旧方法,用丰富的出土材料来论证隶书产生在战国中期,还分析了隶变的外因、内因,阐述了隶变的现象和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隶变研究的简单回顾;对隶变和隶变阶段的基本看法;研究隶变的方法;隶变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隶变的现象和规律;隶变的巨大影响;隶变的性质;隶变阶段未识字考等。书后附有作者围绕隶变这一主题的多篇论文,从多方面补充论述。本次出版《隶变研究(修订版)》,改定了原书讹误,修订部分观点,重新摹写了字形及构件等,并精选所用文字材料的图版附于书前,新增附录文章,以加深对隶变的理解。
《流动的博物馆》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德庚从其博士毕业论文中衍生出的一部对当代博物馆理论与形态发展的专著。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后博物馆 概念与今天的 泛博物馆 现象为背景,主要关注博物馆展览在今天发展中的两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叙事性的增强以及与世俗社会的交融关系,而论述的重点则集中在与这两种变化相适应的展览叙事的结构与形态上。该书共有8章,以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向读者介绍分析了博物馆在形态、功能、主题、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并以专业理论为支撑,探索当代与未来博物馆多元的可能性。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 龙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动物 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腾 龙是以大蛇为基本原型的 龙是远古居民对湾鳄的特殊称呼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力排众议,独辟蹊径,从古代史书、笔记、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为人知的记载,并联系多位目击者所提供的证词,反复比照,论断独到 龙是一种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动物,并且是一种有别于蛇、鳄的古代两栖类动物。它的身影,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中若隐若现。不管添上了多么奇异的色彩,它的基本形象及生态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隐藏在背后的那个生物原型。 ★本书是颇为奇特的一家之言,不仅立论新颖,而且举证丰富。作者旁征博引,探幽抉秘,对这种古代动物的外形、习性、潜居的区域、出没的规律等,都作了细致的分析。文字生动晓畅,视野恢宏,从史实记载到神话传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潘岳同志截取中西文明发展史上的 战国与希腊 秦汉与罗马 五胡入华与蛮族入侵 三个历史时期,从文明、政制、民族角度,对中西文明根性进行了剖析和比较。很多专家学者专门撰文对其进行了评论,本书撷取部分精彩评论可进一步拓展中西文明比较的视野,也是文明对话的起点。本书在传统与现代、文明共存与对话的层面,挖掘中西方文明各自的 古老价值 ,以实现 为所有古老文明互融互鉴开辟出一条近路 的宏伟目标;从文明根性上研究中西方道路之不同,以历史自信提升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强化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对中西方文明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中、英文版入选了 十四五 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
晚清民国学术名家辈出,佳作如云,既有研究还相当不够。《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从具体历史情境出发,关照到文本的前后左右,论述由整体而具体,从宏观落脚细部,对于近代中国新史学、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社会学人类学对史学的影响有深度剖析,对于当时的学术交往、学会活动与学术争论也力求和盘托出,文笔简洁有力,让人在历史的繁复之中领略学术与学人的魅力。著者所揭示的学术史研究路径,无疑也给人相当启发,值得有心人细心揣摩。
当我们翻开古代工匠绘制的设计图样、画师描绘的园林场景、皇帝创作的御制诗文和大臣抄录的宫廷档案,会惊讶地发现:三山五园不再是历史的片段或是空旷的遗址,也不再是单纯的园林风景,它其实是一个由皇室、臣子、农民、商人、工匠、僧侣和军人等组成的古代社会的缩影,这里面既有国家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演练,也有皇室的日常起居和艺术生活,还有官员的苦心经营和百姓的辛勤劳作 这里面出现过的人和发生过的事,都使这个文化遗产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 对三山五园了解得越多,就越觉得它远逝的辉煌值得让更多人所了解
本书按照四种元素划分成相应的章节:水、空气、土和火,而第五章则专门讲述包含一些无法分类的生灵在内的鬼怪世界。人类自诞生之日起,由于从祖先那里继承的恐惧,一直被这些鬼怪所困扰。 书中包含神话中的怪物,如美杜莎、弥诺陶洛斯或九头蛇勒拿;被赋予象征意义和隐藏力量的真实动物,如鳄鱼、猫或蝾螈:杂交和不可能存在的生物,如蛇怪;在所有文化都中普遍存在的生灵,如龙;或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使我们恐惧的由人类想象出来的生灵,如狼人。 这些怪物、动物和生灵构成了一个野兽世界。它们很少能做出任何善事,其中好的怪物、动物和生灵也会构成令人不安的因素。其力量、残酷性和象征性作用,无非是向我们展示我们自己的内心:一个既吸引我们又让我们恐惧的魔幻和阴影世界。
◎ 出/版/说/明 2016年12月,本书英文版Crossing the Gate:Everyday Lives of Women in Song Fujian (960-1279) 在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即获海外汉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美国图书馆联合会(Choice)给出 强烈推荐(highly recommended) 的评语,认为 作者极具挑战性而又鼓舞人心的研究,为中国古代社会性别史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 2019年6月,简体中文版《跨越门闾:宋代福建女性的日常生活》首次公开发行。 ◎内/容/简/介 探寻宋代社会的「女性空间」 高彦颐 倾情作序 邓小南、伊沛霞、艾朗诺、柏文莉 联合推荐 ----------------------------------------------- 门闾、车轿、寺庙、墓室 重构女性的物质生活 从性别研究角度阐述「宋元明转型」 ----------------------------------------------- 在探寻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与自主性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本书立足于 宋代福建女性 这样一个大
*次从全新的文化视角剖析了拥有强大文化实力的苏联在与美国的文化冷战中*终落败的深刻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苏联媒体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格局,然而却成败参半。1959 年,赫鲁晓夫访问好莱坞,可是却在那里遭受一些女演员的恶意中伤。他表现出了十分强硬的态度:苏联文化定会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扔到历史的垃圾箱。 本书作者描写了二战以后到20 世纪70 年代之后,苏联的广播电视业和电影工业的基本状况,向读者阐释了赫鲁晓夫构想苏联媒体文化的勃勃雄心*终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全力发展现代媒体业,致力于为全国观众(也是世界上*的观众群)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苏联人民热衷于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但是他们所收听、收看的并非西方媒体上作为重要新闻所播报的五彩纷呈的文化,而是典型的、正统的
本书是张惠芹教授及其团队历经多年精心打造的 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 使用教材。在内容选择上避免照搬向中国人讲授中国文化的课程内容,以体现内外有别原则,亦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遵循三结合原则:将古代中国文化思想之精华和现代国家体制相结合;将抽象化的思想观念及其具象化的呈现结果相结合;将文化价值观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突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精准有效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本书以文化散文的形式,分十章四十八个专题,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唐代人的饮食文化,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大唐文化的辉煌与繁荣。既包括皇室贵族的宫廷宴会,也包括普通百姓的日常饮食,讲述了唐代人的饮食习俗与风尚,餐饮制度,各种食材,各式食品,流行的胡风食尚,饮酒和饮茶习俗,以及餐具、酒具和茶具等,全面地展现了唐代的饮食文化以及相关的民俗风情。
这是一本品鉴中国泉水并透过 泉水之眼 看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集子,出自一位奋战在中国航天事业几十载但毕生热爱中国山水的八十老翁之手。全书将近40万字,细致描摹了老先生花费20年的光阴、寻访19个省市所得的100多处泉水。其中既有名闻天下的泉,也有仅存在于古籍中的泉;既有供皇家享受且至今仍是名胜的泉,也有淹没在杂草当中被人遗忘的泉;既有歌颂帝王将相文治武功的泉,也有承载美女悲凉人生的泉 文字畅达雅洁、文采斐然,令山水景致犹如AR全景再现,令人顿生畅游之感。同时老先生又以泉水为载体,将其背后的历史掌故、宗教民俗、民间传说,以及历代名人前贤的题咏文章皆一一道来,全方位展示中国的山水文化、茶文化、诗词文化等等,让读者在瞻望崇山峻岭、倾听飞瀑流泉之余,重温了一遍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啻一部别致的华夏文明演
周嘉胄、洪刍、陈敬撰,陈云轶译注的《香典(手绘彩图修订版)》以天然香料的种类、产地和品质为主线,分别记述了历代名香的特性、提取、组方、收藏与焚熏之法,以及香炉、熏球、香囊、香盒等香器的用香种类和功效,更对天然香料的真伪辨别及敬香规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全书不仅对诸种天然香料的种、采、制、用等各方面知识有平实记述,而且在这一记述中更展示了中华香文化的悠远与沉厚。 本书辑录《香乘》《香谱》《陈氏香谱》三部古代名籍,在编辑、译注时,舍弃了其中内容重叠的部分,这样既能全面展示中国古人对天然香料卓越的研究成果,以及对香的人生自觉,同时又省去了读者可能遭遇的无益的重复阅读。
本书将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黑龙江中上游旅俄华侨华人作为研究对象,清晰明确地研究了十月革命以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这三个时间段中国旅俄华侨的生活情况。全书注重以史为线,突出了逻辑维度考量,讲述史实故事的同时,融入学术观点表达,既肯定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但更追求突破与创新。本书区别于以往的研究著述,在史料的搜集整理、深入研究方面,独辟蹊径,注入了作者十余年旅俄华侨研究的学术观点,是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作品。
《马一浮论学书信选读》为zhu名国学大家马一浮的论学书信集。《马一浮全集》收编《书札》共三卷,分 致亲戚师友 (上、下)与 致学生晚辈 两部分,今选读其中论学部分,按年序札记,以期呈现马一浮儒学思想乃至生命的丰富性。事实上,研读论学书信,不仅是为了理解马一浮,而且也诚如马一浮在一封信中所讲, 晦翁与友朋论学书*多,其言为学功夫、次第、品节、条目,zui深切详尽 ,实乃进学之门径。当然,马一浮的 论学 ,并非今人熟知的一味骛外的知识、理论,抑或思想,而是切于自身的儒家义理之学。 从本书信集中,可以看到马先生与同辈学人的切磋与对晚辈后学的指导,通过编者的解读与爬疏,可以使读者更为贴切的看到作为新儒家尤其理学家的马一浮的思想与治学方法。本书也由此既具有史料的价值,又同时兼具学理的探讨。
这是一部兼收并蓄式的作品集,旨在讲述欧洲人在过去八百年间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 编者别出心裁地选取了历史上十六位在西方影响力大的代表性人物关于中国的看法和观点,他们包括马可 波罗、塞缪尔 珀切斯、利玛窦、莱布尼茨、伏尔泰、孟德斯鸠、约翰 巴罗、黑格尔、马克思、古伯察、马克斯 韦伯、罗素、卡尔 荣格、波伏娃、茱莉亚 克里斯蒂娃、罗兰 巴特等,其身份包括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外交官、思想家、哲学家、作家等,其著述涵盖从欧洲人与中国初步接触到欧洲启蒙时代对中国的认知,再到近现代对中国的看法,直至20世纪70年代对中国的亲身考察经历。 本书立足当代,引导读者在从历史视角看中国的同时也重新审视现代中国,更有助于读者弄清楚欧洲与中国关系的历史渊源。
本书分为音乐和工艺美术两大部分。音乐部分涉及民歌、戏剧与曲艺音乐、歌舞与舞蹈音乐和器乐等;工艺美术部分则涵盖了妆糕人、石雕、玉雕、剪纸、纸织画、漆篮等颇具闽南特色的工艺美术制品,着重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全书展示了闽南独具特色的音乐与工艺美术,在展示其多姿多彩、蓬勃发展的态势的同时,阐述了闽南音乐和工艺美术的特征与发展脉络,以及其与中原地区、台湾地区和海外文化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