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自何处生长?味觉从何处而来? 三十六篇 色、香、味 俱全的饮食笔记,从产地、市集、家宴、小吃、餐馆等不同视角,呈现中国六个富含特色的味觉目的地:南京、苏州、台州、四川、潮汕、云南。作者深入街头巷尾,挖掘城市角落,将食材、味道、市集等日常的生活表层与潜藏的历史、地理、文化心理有机关联,从餐桌上的酸甜苦辣咸到市集上的牛羊海鲜瓜果,一饭一食都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通过作者的走访和实录,食物之味与人生之味真正交融在一起,日渐远离的烟火味道又有了崭新的面貌。
家宴的背后凝结着生活观念与信仰的传承。《中国味道》从主食、猪肉、牛羊、家禽、鱼鲜和素食六个方面拼出一桌中国人的餐桌盛宴。全书聚焦食物与制作食物的人,潜藏在我们味蕾深处的一个又一个故事,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过往在中国人的 一顿饭 中汩汩而出。
传统礼制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共识的经学理念与行为规范。在历史演化改造过程中,汇为中华 斯文传统 ,清晰展现在历朝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法律、伦理、风俗、建筑、艺术、文学、戏剧之中。 历史上的事情,古人的生活,多数情况下并非今人凭借当代理念与场景就能深入体会的。因此,反思梳理古代礼制礼仪规范之际,极有必要先弄清运作实情,再针砭取舍批判。不可否认,礼作为维系社会秩序和谐的行为体系,观念是保守的,见之行动者大都具程序化、标准化与表演性、象征性。 本书以情景与情理的视点,搭建解读平台,按传统的吉礼、嘉礼、宾礼、军礼与丧礼分类,选六十二专题,分别讲述明清京师礼制运行具体项目的操作细节以及对社会生活模式、民族精神文化的影响。讲述深入细致而不繁琐,议论入情入理跃然纸上。
本書藝舟雙楫,兼收作者琴史與琴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互為映襯。琴史集中在南宋至元至明前期,先是董理宋元江浙兩操之對峙消長。繼而話分兩頭,考證元明時期 浙操徐門 和 江操劉門 兩個最具勢力的琴族。二文彙集散碎資料,各橫跨數百年,涉及家族七八代人,最大程度還原歷史情境。琴器部分所論八床唐宋元明古琴,既有王世襄、鄭珉中先生已有結論的高古器,亦有作者新近發現並獨立斷代的重器。論元代的古琴一文,是繼鄭珉中《論唐琴的特點及其真僞問題》《兩宋古琴淺析》之後的綱領性論文,對古琴器鑒定具有指導意義。而為鄭珉中先生藏琴手記所作長篇 箋釋 ,娓娓而談,存前朝掌故,成一代信史。
本书以超越地方史为着眼点,来研究粤西南地区呈现的亦神亦祖祭祀现象。本书认为神明与祖先的形象与祭祀模式,关乎在大一统的礼仪与文化推广中,地方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礼仪来塑造认同。这个过程,既牵涉明清时期国家礼仪、地方行政、经济环境的冲击,也深受文字运用、宗教科仪、建筑形制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旧时乡村,是典型的 熟人社会 。乡居的生活,乡愁的眷恋,儿时的记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渐行渐远。《过去的乡居生活(典藏版)》记录了一件件陈年旧事,描绘了一幅幅风情画卷,近三百个乡居生活场景,能打动无论是否有此经历的读者,在记忆的荒漠溢出清泉,种出花朵。
阿德里亚诺 德 拉斯 科尔特斯(Adriano de las Cortes,1580 1629),西班牙耶稣会教士。1596年加入耶稣会,1604年经新西班牙(今墨西哥)到达菲律宾。1625年乘圣母指引号由马尼拉去往澳门,于广东沿海失事,包括他在内的船上人员被当地人擒获,成为囚徒。他在《中国纪行》一书中讲述了这一年半的囚徒生涯,该书成为十七世纪描写中国的西班牙语著作中文献价值较高的一部。科尔特斯的记述不仅仅局限于潮汕地区,他也在本书花费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广州市的一些情况。本书很好地还原了明末潮汕地区的民风民俗、社会状况以及风土地产,其作为历史、地理、民俗学以及海外汉学的文献价值极高。
本书由中宣部宣教局和光明日报社组织编写,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文化传承发展主题系列宣讲基础上精心整理而成。樊锦诗、王旭东、王巍、孙庆伟、刘曙光、张志清、杭侃、刘斌8位文化领域名家,现场讲述红山、良渚、二里头、大运河、敦煌、云冈、故宫、中华典籍等热点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与精彩故事。 本书知识性、可读性强,广博开阔的文明视野、生动鲜活的文物史料、深入浅出的文化阐释,258张高清插图、33个精选视频,为你带来8堂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通识课,带你纵览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体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本书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由王蒙、朱永新、谢春涛、王伟光、叶小文、柳斌杰、李君如、李慎明、顾海良、林毅夫、姜辉、卢新宁、黄一兵、蒙曼等著,长安街读书会、张斗伟主编,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精选了若干名家的文章,从“文明起源”“文明特性”
本书聚焦“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时代命题,以“文化中国”为研究对象,在跨学科理论尤其是战略传播学和文化叙事学交叉视角下,围绕“讲什么、为何讲、如何讲、怎样做”四大关键问题,沿着“元故事题材—元话语分析—元叙事战略”的路径,选取家庭价值观、春节、汉字、《西游记》、“儒释道”等影响广泛的文化故事题材作为样本,从理论、个案、应用三方面,进行中国故事元话语体系的探讨研究,不仅构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元叙事传播理论框架,而且从实践角度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传播方案。
丹 本-阿默思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教授,是犹太民俗、民俗学理论,以及非洲口头传统研究的著名学者。30多年前,他的关于母题的文章就已被翻译成中文,激发了国内学者不少人对母题的兴趣,此后的 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 结构分析 等理论一直为国内民俗学所重视。这本论文集是一本完整介绍他的学术思想的译文集,可以完整地展示他的理论思想及其在半个多世纪的进化发展,以及民俗学学科在过去的五十多年的变化。该书的出版,将会对了解国际民俗学的发展和促进国内民俗学科的发展有帮助。
传统工艺之美,蕴含于匠人心性,蜕变于时光锻造。手工技艺的发展历经淬炼,日显醇厚风华,而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又将游人引入时空交叠的文化长廊,沟通了历史的美丽风景与现代的审美眼光。 民间工艺扎根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之中,是原始农耕时代的智慧遗存。传统民间工艺是一种流光溢彩的文化景观,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与环境相互依存、互动发展过程的生动写照,创作题材源于日常生产,价值意蕴在琐碎生活之上;它又是一副流动的生活画卷,乡村生活的时空变化给予其发展的动力,而其自身被携卷于旅游背景下的流动性与现代性洪流之中,被新的市场和环境不断形塑,斗转星移、变化不息。 旅游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去往远乡,寻觅他处。敲开厚重的历史之门,大美中国,其重要魅力不仅在自然山川,由人地关系持续互动所铸造的人文景观和民间
《中国年俗》五章,全书传达的敬畏、感恩、平等、和气、共享、团圆等思想,也正是当前人类所亟需的。 而思想只有通过程式才能落地。中华民族先祖正是看到这一点,再结合大自然律令设节。年年岁岁周而复始永不间断的节仪让人类得以永续智慧的生活化、功能化、养成化、素养化,由人而众,变成一个民族的维护力、生产力、凝聚力,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中国年俗》把中国人的过程性审美、过程性幸福展示得淋漓尽致,是地地道道的 中国故事 中国精神 。
《鸽经》于《檀几丛书》,以为古可证今,今可溯古,得笔之于书也。旋以南行而未果。年届八旬,始先后获观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鸽谱四种。彩笔写真,出名家之手,绘制年代,历康、雍正同、光,共二百二十四幅,其侧标有鸽名者一百八十四幅。古今中外,*,不禁为之狂喜。于是萌经、谱、于记三者一而贯之之想,时萦吾怀,乃至不可终日。
《二十四节气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二十四节气的文、理、古、今。读者不仅能看到传统节气知识,更能了解节气随时代的演变和发展。 几千年的节气文化,在今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熬过了冬天,却差点儿冻死在春天 ? 大寒、小寒谁更寒?大暑、小暑谁更热? 50年来,中国人名的变化竟然跟天气息息相关? 为什么实际温度是30摄氏度,体感温度却超过40摄氏度? 冯骥才为何说 女人的孩提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 ? 时光律动,草木枯荣,《二十四节气志》,为你讲述节气文化在这个时代的 未完待续 。 二十四节气是 未完待续 的文化。我们的传承,不是只从古籍中寻章摘句,还要留下这个时代对她的独特贡献。使她,充盈着科学
本书试图运用多学科理论视角,在研究教育扶贫的目标导引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对“教育扶贫”“教育精准扶贫”“后扶贫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四个主要概念内涵进行解读与界定,并说明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调查乡村教育脱贫的根基、能力、通道、空间和力量的现状,对教育扶贫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原因分析,并提出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切合实际的保障机制和对策建议。本书创新在于:一是遵循“点面结合”思维模式,从“主体-对象-过程-成效”的思路,全面总结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成效与问题归因。二是针对后扶贫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需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接“雨露计划”与“两个行动”,提出教育扶贫迈向乡村教育振兴的针对性对策和保障机制。
天气谚语其实源自生活中大家七嘴八舌的聊 天 ,其中精彩的部分被记载、被检验,然后得以传世。曾经观云相雨的俗谚,虽然未必能成为现代意义的卜天之术,但那些言语有性情,有妙趣,透露着先人看待世界的思想轨迹。 令这些文字展现光彩的,或许并非预测的准确度,而是思维的自由度。可能谚语的很多内容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但谚语所承载的理念却并不浅陋和古旧,简洁、鲜活、亲近生活情境的描述方式,易于记述和传播,这在现今依然适用。 《中国天气谚语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其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梳理和解读了从古到今的气象谚语,其中不仅蕴涵着千百年来积累的民间智慧,更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这本书将气象科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
本书是北京画家老葛编绘的一部关于老北京、个人回忆和1980年代特有小物件的图文并茂的作品。 资深 80前 老葛在后海边上度过了难忘的童年,长大后经过不断的观察、思考,更加体会到从前那种生活的珍贵,于是他想 通过画笔呈现儿时的碎片化记忆 , 唤醒您心里的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念想儿 。书中有人物,有风景,有物件的 图解 ,衣食住行、花鸟鱼虫,无所不包,几乎每一页都可以提取出来供人单独欣赏,合起来则共同构成了一幅用情怀渲染过的老北京风情画。
本书是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 的一种。本书整理、翻译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东亚同文书院在华调查手稿的部分目录。东亚同文书院是日本在上海所设立的高等学府,作为该校最有特色的便是其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开展的长达数月的集中于中国的民俗风情、商业经济方面的专题实证调查。其如蜘蛛网般的调查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调查时间绵延近半个世纪,调查人数近5000人,路线近700条,形成调查资料数十亿字,其事无巨细的调查项目包括从城市到乡村的经济、金融、贸易、物产、家族、村落、土地、村政、交通等,并由此形成了当时唯一的一套《中国省别全志》。对这批日文手稿目录进行翻译整理,可为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的参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