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自何处生长?味觉从何处而来? 三十六篇 色、香、味 俱全的饮食笔记,从产地、市集、家宴、小吃、餐馆等不同视角,呈现中国六个富含特色的味觉目的地:南京、苏州、台州、四川、潮汕、云南。作者深入街头巷尾,挖掘城市角落,将食材、味道、市集等日常的生活表层与潜藏的历史、地理、文化心理有机关联,从餐桌上的酸甜苦辣咸到市集上的牛羊海鲜瓜果,一饭一食都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通过作者的走访和实录,食物之味与人生之味真正交融在一起,日渐远离的烟火味道又有了崭新的面貌。
家宴的背后凝结着生活观念与信仰的传承。《中国味道》从主食、猪肉、牛羊、家禽、鱼鲜和素食六个方面拼出一桌中国人的餐桌盛宴。全书聚焦食物与制作食物的人,潜藏在我们味蕾深处的一个又一个故事,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过往在中国人的 一顿饭 中汩汩而出。
为了大力弘扬大运河文化,促进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本书以阅读 行走的方式,遴选和大运河有关的城市及历史著作、文学作品等,邀请知名作家、运河文化研究专家、各地文化部们负责人、文化媒体等,在行走中阅读大运河,在阅读中传播和传承大运河文化,围绕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渊源、传说典故、风俗人情、文学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址、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多个话题展开,力求通过名家领读的形式展现出大运河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对中国大运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行梳理和重新定位,并推动大运河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本书将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五节。部分围绕大运河产生的文学作品展开,由知名作家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解读。第二部分围绕大运河滋养的名家展开,由运河文化研究专家讲述
本書藝舟雙楫,兼收作者琴史與琴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互為映襯。琴史集中在南宋至元至明前期,先是董理宋元江浙兩操之對峙消長。繼而話分兩頭,考證元明時期 浙操徐門 和 江操劉門 兩個最具勢力的琴族。二文彙集散碎資料,各橫跨數百年,涉及家族七八代人,最大程度還原歷史情境。琴器部分所論八床唐宋元明古琴,既有王世襄、鄭珉中先生已有結論的高古器,亦有作者新近發現並獨立斷代的重器。論元代的古琴一文,是繼鄭珉中《論唐琴的特點及其真僞問題》《兩宋古琴淺析》之後的綱領性論文,對古琴器鑒定具有指導意義。而為鄭珉中先生藏琴手記所作長篇 箋釋 ,娓娓而談,存前朝掌故,成一代信史。
本书以超越地方史为着眼点,来研究粤西南地区呈现的亦神亦祖祭祀现象。本书认为神明与祖先的形象与祭祀模式,关乎在大一统的礼仪与文化推广中,地方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礼仪来塑造认同。这个过程,既牵涉明清时期国家礼仪、地方行政、经济环境的冲击,也深受文字运用、宗教科仪、建筑形制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旧时乡村,是典型的 熟人社会 。乡居的生活,乡愁的眷恋,儿时的记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渐行渐远。《过去的乡居生活(典藏版)》记录了一件件陈年旧事,描绘了一幅幅风情画卷,近三百个乡居生活场景,能打动无论是否有此经历的读者,在记忆的荒漠溢出清泉,种出花朵。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5000多年文明古国如何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历史对于增强文化自信、阐明中国道路、理解文化基因有重要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党的二十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部署,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理解“两个结合”的鲜明时代意义,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展示全面真实的中国。
四时烟火,陶染成俗,从历史深处,听到今天的故事。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是炎黄子孙,为何要怀疑伏羲女娲的神话?天圆地方的天坛地坛,建在北京城的哪里?今日香港铜锣湾大坑中秋节的舞火龙,为何有东汉大傩驱疫的遗意? 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我们华人的生活里代代相传。口头传说的神话历史,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都在今天的日常里活色生香。
赵文彤编*的这本《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收录中国古今历朝历代近90位名人的教子之论,其中帝王将相、文士大儒不一而足,*择取其中较近于当世生活的内容,根据其训言主旨,分为为人、处世、学习、修身、做事、治家、生活、为官、帝王九类,以通俗简要的文字对每条训言进行评述,力求让每位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够跨越千年时光,*为直观地目睹各位名人的精神风貌,不仅通过文字内容来提升自己为人处事方面的修为,*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在生活中追求仁善、追求真美。
本书是民俗学专家董晓萍教授撰写的民俗学理论著作,采用现代国际民俗学中经典民俗学的方法论框架,结合中国实际,总结20世纪中国民俗学走过的道路,肯定中国民俗学的成就。通过重读原典和田野作业笔记,揭示已被前人发现而后来被忽略的原创观点、研究方法与具体问题,讨论民俗学从本土民俗学研究转向多元民俗学的建设历程。全书共12讲,重点选择水利、粮食、土地、城边村、传统工艺等专题开展细致的个案分析。本书既能为专业学者把握当代民俗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也可为跨学科读者和一般读者提供比较广泛的民俗学基础知识。
本书由中宣部宣教局和光明日报社组织编写,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文化传承发展主题系列宣讲基础上精心整理而成。樊锦诗、王旭东、王巍、孙庆伟、刘曙光、张志清、杭侃、刘斌8位文化领域名家,现场讲述红山、良渚、二里头、大运河、敦煌、云冈、故宫、中华典籍等热点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与精彩故事。 本书知识性、可读性强,广博开阔的文明视野、生动鲜活的文物史料、深入浅出的文化阐释,258张高清插图、33个精选视频,为你带来8堂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通识课,带你纵览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体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丹 本-阿默思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教授,是犹太民俗、民俗学理论,以及非洲口头传统研究的著名学者。30多年前,他的关于母题的文章就已被翻译成中文,激发了国内学者不少人对母题的兴趣,此后的 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 结构分析 等理论一直为国内民俗学所重视。这本论文集是一本完整介绍他的学术思想的译文集,可以完整地展示他的理论思想及其在半个多世纪的进化发展,以及民俗学学科在过去的五十多年的变化。该书的出版,将会对了解国际民俗学的发展和促进国内民俗学科的发展有帮助。
《中国年俗》五章,全书传达的敬畏、感恩、平等、和气、共享、团圆等思想,也正是当前人类所亟需的。 而思想只有通过程式才能落地。中华民族先祖正是看到这一点,再结合大自然律令设节。年年岁岁周而复始永不间断的节仪让人类得以永续智慧的生活化、功能化、养成化、素养化,由人而众,变成一个民族的维护力、生产力、凝聚力,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中国年俗》把中国人的过程性审美、过程性幸福展示得淋漓尽致,是地地道道的 中国故事 中国精神 。
《云南史前文化史》中所论及的史前史,范围从 170 万年前元谋人的出现至公元前 13 世纪。云南是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生物从低等到高等直到进化成人类的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生物事件在云南都有发现,屡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人类起源关键时期云南古猿的大量发现为早期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标本资料。云南是欧亚大陆*早出现人类的几个地点之一,此后一直生生不息。云南史前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体现了远古人类和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与周边有着广泛的交流。以金沙江岩画和沧源岩画为代表的云南岩画艺术是云南史前文明的奇葩,记录着人类祖先迁徙的历程和生业方式,凝结了他们的集体记忆,是云南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民俗理论教程》为北京大学立项教材,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民俗研究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流派,从比较神话学、神话-仪式学派、功能主义到民间故事形态学、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心理学、结构主义、民俗学与性别研究、民族志研究和田野调查法等,着重概述各理论流派的历史背景、代表学者、代表论著、主要观点以及相关的批评性论述,提纲挈领、条分缕析,是一本内容丰富、详尽的较好的民俗理论入门读物。 作者多年来专注于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曾出版《民俗学概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书进一步深入介绍了民俗研究理论的相关知识。
常言道,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如何一窥文学的门道?如何欣赏文学的热闹?又如何从文学的门道中看出更多的热闹?本书为王鼎钧先生自编随笔集,三十余篇文字分作两个板块:一部分偏重文学与艺术欣赏,既分门别类又融会贯通,是作者九十高龄仍不辍笔耕的新篇;另一部分也谈文学与艺术,乃是自旧作中更有针对性地甄选而出,与新篇彼此生发,互为补益,拼合出阅读与写作的独家心得。 文学的欣赏与创作,都既离不开先贤引领启发,也需要自家思考实践。 滴青蓝 就是滴墨水,青与蓝,既指代不同颜色的钢笔墨水,又有 青出于蓝 之意。以此统摄全书,其深意在此。
《中国民俗学通论》是作者仲富兰多年来潜心专 研中国民俗学的一部全面、系统、创新的力作。本卷 “民俗文化论”着眼于民俗文化研究的整体性和综合 性。既然十九世纪的西方民俗学是从研究古老风情的 学问中脱颖而出、日益分化,从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时至今日,这门学科则变现为与社会科学的 许多学科交融汇合。要拓展民俗学的广阔空间,再也 不能仅仅局限在民间文学的狭小天地里,尽快使这门 学问社会科学化。
《鸽经》于《檀几丛书》,以为古可证今,今可溯古,得笔之于书也。旋以南行而未果。年届八旬,始先后获观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鸽谱四种。彩笔写真,出名家之手,绘制年代,历康、雍正同、光,共二百二十四幅,其侧标有鸽名者一百八十四幅。古今中外,*,不禁为之狂喜。于是萌经、谱、于记三者一而贯之之想,时萦吾怀,乃至不可终日。
这是一本写古珠玉的书,更是一本借古珠玉透视历史、洞见传统文化的书。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出历史庞大精微的细节。历史与当下、政治与审美、信仰与经济、习俗与工艺,在书中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趣味横生。丰富的图片加强了文字的现场感,问句式的标题,如 唐妆与宋妆区别在哪里?郑和下西洋如何买买买?明朝皇帝和官员腰上的的 呼啦圈 为何掉不下来? 等等,引人入胜,是一本好看好玩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