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神祇上自玉皇大帝,下至水火雷电、鱼龙百虫, 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随着地域、时间的变化,往往倏生倏灭,忽小忽大,诸神之间的关系、统属也变得极不稳定,此起彼落,你上我下。有鉴于此,本书作者著名民俗专家栾保群梳理典籍,对民间信仰中的各种神祇分门别类,排座次,立尊卑,使混乱的民间众神各归本位。
《诸神的游戏 中国福州龙舟的传统与禁忌》一书首次对福州龙舟传统文化进行了搜集整理,在大量田野调查与口述历史的基础上,还原了福州龙舟独特的形制、工艺、花色、变迁,呈现了福州源远流长、深植民间的龙舟习俗和现状,揭示了福州地区的龙舟传统与民间信俗、境社、宗族等多领域文化的密切关系。该书融数百张珍贵照片、龙舟词典、手绘水系图、神明图像等于一体,极具收藏价值。 龙舟竞渡犹如神明的游戏,至今仍年复一年在福州的内河湖泊江海中上演,人们也将神灵信仰、谱系传续、境社礼法的执念投注其中,使其成为福州这座城市 一个关于 民间 的样本 。
这是一部集日历与诗画型 中国文化史 于一体的国学手册。 本书不仅是一册日历,还是一部简明的诗画型 中国文化史 ,是国学、民俗、诗画之荟萃。它让读者穿越时间隧道,翱翔历史天空,神游文化故园。 古代绘画、民俗和诗词等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均为国学所统摄。这个册子是面向广大读者的普及读物,选编这些内容为的是帮助读者从多方面、多角度感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启发读者认识到国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国学的兴趣。 这些诗词、绘画中含有大量的典故,可以帮助我们追昔抚今、鉴往知来;指导我们的人生以及如何处世与持家。
本书稿是一部北京民俗集锦,主要包括十大类分别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交通民俗、居住民俗、商业民俗、民间娱乐、戏曲民俗、服装装饰、民间禁忌、饮食民俗。编者团队在民俗普查的基础上,综合所有古今民俗资料对北京地区的民俗进行了系统编写,书稿内容以近、现代民俗为主,也包括古代传统民俗;以良俗为主,对过时的落后民俗亦不回避。全面详细地记录了北京地区各类民俗的源流、活动形态、仪式、表演、传承情况及其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等等。
宋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隆盛堂皇的地位,题材广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文明。如果我们从民俗的视角观照之,就可发现信仰民俗不仅是其重要的表现内容,也是影响甚或支撑画者创作的重要因素。发掘研究宋画中所蕴含的信仰民俗观念与事象,考索其对画者参综 六法 的影响,考索映射其中的世道人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对于中国艺术、文物、历史等研究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书则以《潇湘八景》、《骷髅幻戏图》、《辰星像》、《听琴图》、《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清明上河图》为个案,以分析揭橥其中所蕴藏所表现的中国人古老的信仰民俗观念与事象为基本路径,对相关的学术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重庆掌故(典藏本)》,从巴地历史演进的广度和深度,全景图展现重庆直辖后的大重庆之前世今生,内容超丰富,可读性极强,涵盖 巴源流长、璀璨星空、巴山夜语、大案奇录、雾罩山水、巴风民俗、美食江湖、重庆言子、过客打望 共九卷。全书以讲故事、摆龙门阵的方式,述说重庆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神话传说、风云人物、民俗风物、俚语言子、美食特色、俊秀山川,等等。 《重庆掌故》精巧地将史实、传说、人物、美食、山水、言子等与故事糅合为一体,每个故事都娓娓动听且极具可读性,比如:很难用故事表达的川菜美食 回锅肉 、重庆言子 巴倒烫 等等极为生动有趣。此外,城市掌故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创新,摒弃了传统掌故引经据典、史实陈列的叙述方式,更为市民百姓所喜闻乐见。
本书是 传统民艺 系列中的一本。作为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新春伊始,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表达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本书是了解中国传统民艺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碧山:建筑师在乡村》是 碧山 系列第12/13辑。近年来,中国自上而下驱动了新一轮乡建,大批职业建筑师离开喧嚣的城市,来到农村从事乡土建筑的营造,并随着乡村振兴成为一个社会话题。本书即以建筑为媒介,展示了国内外诸多建筑师在中国乡村进行的多项实践活动,并从建筑师、学者、评论家、媒体人等不同的视角,重点讨论了建筑师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在深入乡村建设中进行的思考与反思等。本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语言流畅,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乡村建设的建筑师和建设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书收录《古观人法》《神相全编》《相法十六篇》 《鉴辨小言》 《神相铁关刀》《白鹤仙数相法》 等六部作品。其中《神相全编》卷帙宏富,广采诸家,内容详备,堪当中国古典相人术集大成之作品。此书明清时流传较广,《麻衣相法》《统会诸家相法》等皆据其剪裁而成。《古观人法》与《鉴辨小言》短小精悍、眉目清朗,为文人相法之代表作品。其中《鉴辨小言》又名《冰鉴》,在近现代颇具影响力。《相法十六篇》《神相铁关刀》《白鹤仙数相法》三书文辞简易,实操性强,为术士相法之代表作品。本书搜集诸多版本,对所选作品进行了精心点校,供相法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习茶精要详解 下册(彩图版)/茶艺修习教程》主要内容为行茶的操作,详细分解、介绍了玻璃杯泡法、盖碗泡法、壶泡法、煮茶法、点茶法五种基本泡茶法。《习茶精要详解 下册(彩图版)/茶艺修习教程》内容具有较高的视角、很强的威望,内容严谨,充分体现了习茶中 精要 ,2000多张图片与文字紧密配合,极其细致,完美体现书名中的 详解 。
《习茶精要详解 上册(彩图版)/习茶基础教程》注重习茶理论知识和行茶的基本动作,介绍习茶的内涵、礼仪、要则、审美、境界、禁忌,习茶器具,以及行茶基本动作的详细分解。《习茶精要详解 上册(彩图版)/习茶基础教程》内容具有较高的视角、很强的威望,内容严谨,充分体现了习茶中 精要 ,2000多张图片与文字紧密配合,极其细致,完美体现书名中的 详解 。
《中华民族婚礼》(大陆篇)是一部详尽描绘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在绵延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独具民族风情和特点的婚姻和爱情文化的鸿篇之作,内容丰富。每个章节由民族概况、传统婚姻形式、传统婚礼流程、婚俗特色及文化价值四个部分组成。中华民族婚俗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本书收录有《人物志》、敦煌本《相书》三种、《月波洞中记》、《玉管照神局》、《太清神鉴》、《人伦大统赋》、《照胆经》、《相儿经》、《神相全编》等十一种作品。所收录作品上起三国,下至明清,时间范围广、代表性强,基本可反映出中国古代相人术的发展脉络。本书搜罗众多版本,广采诸家研究成果,对《人物志》等影响较大、版本较多的作品,进行了重新点校,以期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相对完备的文本。
本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出品,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文化互动专题集”系列的首卷,充分体现了纺织服饰在人类历史,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整体上看,这本书不仅是对丝绸之路的证明,也是对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机构和研究中心所进行的世界级学术工作的一种观察。全书共 22 篇文章,邀请了来自全球纺织服装领域的 30 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解读、阐释丝绸之路上纺织材料、技术、图案、艺术、文化、功能性的发展历程及沿线的交流。它对纺织品和织物在全球历史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宏大的、全面的概述,帮助读者了解这个涵盖近四千年的广泛主题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同出品,“丝绸之路文化互动专题集”作品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博士和丹
本书是 传统民艺 系列中的一本,以《婴戏图》为主要呈现对象,即描绘儿童游戏时的画作,又称 戏婴图 ,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因为以小孩为主要绘画对象,以表现童真为主要目的,所以画面丰富,形态有趣。吻合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多子多福、福寿绵延的理念。本书是了解中国传统民艺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清华国学》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力求跟踪清华及国内外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动态,刊发国学研究的*文章,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持续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辑是第三辑,共有 清华国学 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 *新诠 思想与文化 近现代国学研究 书评 六个栏目。
中国有两大 世界人工奇迹 长城和京杭大运河。从中国地图上看,长城是阳刚的一撇,运河是阴柔的一捺。 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 一个区域的文化遗产是这一区域的文化记忆,作为我国第九大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沟通南北,同时又衍生了多样性的地方文化资源,承载了运河沿岸民众的文化生活和珍贵记忆。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丰富的物质财富 。大运河经过金、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治理和发展,沿线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们以运河为核心文化特征,具有历史、艺术、审美和科学价值。 2012年,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将通州打造为城市副中心。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明确要求加快通州这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2017年2月24日,*考察北京城市
本书是“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基金项目“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的一种。由两本译著合成。其中何乐益的《中国的风俗》(Folkways in China,1929)按农历时间顺序,记载了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的岁时节俗,还穿插了玉皇大帝、临水夫人、观音、文昌帝君、吕洞宾、妈祖、关羽等民间神灵在诞辰时祭祀活动,以及官方 的立春鞭春牛、东岳大帝诞、城隍诞、八蜡、腊祭、驱傩、祭天等祭祀典礼。裴丽珠、米托发诺的《岁时》(The Moon Year:A record of Chinese Customs and Festival,1927)前三章介绍了中国历法、中国的众神以及传统时期的国家祭典,然后以月份为序,从十二月开始,分十二章描述中国人的日常信仰实践和岁时节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