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书籍不只是文本的搬运工,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是人类的文化历史文物。人们通常根据书籍的内容和文本来衡量它的价值,而不会将书籍本身看作工艺品。实际上,不考虑其所承载的文本,书籍还具有很多潜在的有趣的品质,像是装帧、设计、印刷、注释等的方式。本书探讨了从中世纪到现在的书籍,以说明为什么书籍可能会其文本而变得有趣。书中还提供了相关的重要证据,以证明书籍完全可以发展其自身的历史,并使之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精美图片,观点独到,行文精炼、平易近人。
《世界梦幻图书馆(精)》由X-Knowledge出版社组织编写,精选全世界范围内*具代表性的三十七座图书馆,它们之中有获选全球*美公共图书馆的纽约公共图书馆,也有享誉全球*美大学图书馆的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有众多或古老绚丽,或前卫独特的修道院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私人图书馆期待与您相遇。全书以极具震撼力的高画质图片全景展现各馆之美,*附有每座图书馆的相关实用信息,引领读者进行一场如临其境的环球知识圣殿之旅,体验阅读的时光况味,是爱书之人*不可错过的宝典。
《朱熹学派与闽台书院刻书的传承和发展》,本书是作者三十几年来陆续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的研究论文的结集。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以朱熹为代表的朱子学派和以雕版印刷为主体的福建刻书业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了福建书院刻书和从福建传入台湾的朱子学和刻书业,在台湾书院发展中所形成的交集与融合及其在台湾书院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全书共分三辑,收录34篇文章,这些文章可独立成篇,相互之间又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揭示了朱熹以及以他为代表的朱子学派与南宋刻书业、出版业之间的关系。 目录
本书是钟芳玲继《书店风景》之后所书写的另一本“有关书的书”,记录了她二十多年间步履不停,遨游西方书世界的见闻;仿佛一部为书走天涯的纪录片,表达了一位爱书之人对书与文字的钟情,对书人与书地的礼赞。作者不仅喜爱读书,更扩展到以各种感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去欣赏它们因形体所呈现出的多重风貌。 书中所讲述的主题涵盖古董书与新科技、黑胶唱片与有声书、老杂志、图书馆、书店、书展、书镇、书架、书梯、书衣……全都不脱与书相关的范畴,书名之所以取为《书天堂》,源于博尔赫斯的那句名言“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而本书作者所呈现的, 正是书本、书人(Book People)与书地(Book Places)构筑出的“书天堂”。“书”的定义虽因时间与科技的演进而蜕变,但无论是身处西方或东方、旧世代或新世代,只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