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大理白族扎染工艺进行书写,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大理白族扎染文化综论、大理白族扎染工艺、 大理白族扎染的扎花方法与装饰纹样、大理白族扎染图案的表现内容、大理白族扎染的传承与探索、大理白族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及基地简介等方面。就大理白族扎染文化的研究思路而言,本书以历史文献为起点,依据田野调查的数据资料,从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的历史溯源、工艺文化、图纹美学以及传承发展等方面加以论述,对大理白族扎染的发生与演变,以及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呈现的工艺形态进行思考和探索。探究其在不同时间向度中的工艺发展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的时代发展与传承意义进行更为长远和深入的思考。
《看见非遗》从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以时令、节气中的山西民俗为线索,每周解读一个非遗项目,一图一文,52个非遗主题最终汇成一个 纸上非遗馆 。待日历用完,读者不仅了解了山西非遗,更体会到非遗保护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起读者对于山西非遗生态和黄河文化的关注。为将独具风韵的山西非遗艺术活态展示,日历在非遗项目展示序列、编辑体例等方面与时令、节日、民俗等紧密结合,将剪纸、雕刻等非遗技艺元素引入日历的设计,以期凸显三晋文化之精髓,更展现三晋风物之灵动。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以碧霞元君信仰为核心的京西妙峰山庙会不仅是京畿一带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民众的信仰中心,也是近百年来中国民俗学的圣地。四百年来,京城内外的香会、香客在碧霞元君信仰的感召下,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这半个月时间内,自发地从四面八方前来朝顶进香,并由此形成了妙峰山庙会独具特色的香会文化、香道文化、茶棚文化等民间信俗文化。 本书以女神信仰为起点,剖析了明清以来华北地区碧霞元君信仰广为流传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宗教心理因素,碧霞元君的神格定位不再是虚幻缥缈的天界神灵,她乃是从现实社会中走出的、与信众心心相通的慈善老母,这一神格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神灵的心理需求。对她的一切崇拜与信仰都是基于这样的心理而形成的。不仅如此,近百年来中国几代民俗学者前赴后继对妙峰山庙会的考察与研究,又使这里变成了民俗学
形意拳,又称心意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之一。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 。本书从形意拳的文化背景、历史脉络、文化传承、项目形态、项目特征、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故事、保护手段、社会影响、发展现状等;附录包括大事记、传承世系等。在挖掘本项目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体现知识性、文献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色,力求雅俗共赏,明晰准确,推陈出新。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读者讲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麦秆画的整体面貌,从艺术特色、发展历程、传承创新空间等方面,较全面地为读者展示了潮州麦秆画的精湛工艺与独特艺术面貌。
本专著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山歌的各自的艺术价值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有石岩客家山歌、梅县松口山歌、白口莲山歌、九峰山歌、连滩山歌。通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分析阐释,提供一个关于山歌所蕴涵的娱乐价值、民俗学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及文化价值。本专著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山歌的各自的艺术价值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有石岩客家山歌、梅县松口山歌、白口莲山歌、九峰山歌、连滩山歌。通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分析阐释,提供一个关于山歌所蕴涵的娱乐价值、民俗学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及文化价值。
本书为聊城市城校融合文旅项目 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工程规划与建设方案(R20WD2107) 阶段性成果。本书主要由前言、绪论、正文、参考文献和后记组成,其中正文共有5章。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相比运河沿岸其他省市,从宏观、整体上探讨山东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虽然学界有关山东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尚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空间。本书在梳理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及价值的同时,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具体举措,探寻其开发和利用的策略和方法。读者对象主要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非遗传承人、运河文化研
本专著将在对目前传承于民间的广东传统锣鼓音乐作考察和资料梳理的基础上完成。书稿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和论述。广东锣鼓乐包涵着不同地区、不同的乐器合奏形式,因此书稿的*部分是结合田野考察对广东锣鼓乐进行理论界定和历史陈述;第二部分是从传统锣鼓乐的具体乐种和曲目出发,对其锣鼓及其它乐器组合形式、音乐结构、谱式、调式、旋法等音乐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和归纳出各锣鼓乐种之间相对稳定的规律性特征;第三部分是关于锣鼓乐的不同区域传播与实践研究;第四部分是针对锣鼓乐的传承和生存现状进行的趋势展望和思考,并提出相关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粤剧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和我国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类别:传统戏剧;序号180;编号Ⅳ 36)的双重身份,因此, 非遗 语境下的粤剧保护、传承和发展,就需要以粤剧唱腔音乐为首要对象。本书包括五章,分别从粤剧唱腔音乐的多曲体调式形态、粤剧唱腔音乐的多曲体板式形态、粤剧唱腔音乐的多曲体腔式形态、粤剧唱腔音乐的曲牌形态以及非遗保护语境下对粤剧传承的 生态 思考。其中, 生态 思考包括 原生态 与非遗理论的假定性认识、 本生态 与粤剧唱腔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和 衍生态 与粤剧唱腔音乐的传播和创新。 在研究、厘清粤剧唱腔音乐 内部本体形态 的基础上,还需要从非遗原生态、本生态、衍生态的学理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厘清粤剧多曲体唱腔音乐在粤剧非遗保护中,其 本生态 与传承和保护之
本书共分为三编,主要围绕民俗、民间美术、工艺美术等非遗内涵领域与中国社会、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发展、未来等方面的思考展开。文集各篇主题各有侧重,有时立足点甚至跳出了非遗视角,站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发展与创造的角度来看问题。对非遗保护、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分为总论、工作篇、传播篇、平台篇、建议篇、案例篇。全书基于各地区、各门类、各级非遗传承人、各项非遗活动的互联网传播数据,多方面总结归纳了2023年度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概况,梳理提炼了2023年度非遗传播工作特点,选取摘编了全国非遗传播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非遗传播工作的相关建议,以供读者学习交流。
杨福安、王京娥编著的《阿胶》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种。本书对阿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概况、历史源流到分布状况及生产工艺、产品规格、作用与价值等多个角度做了全面的叙述,并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方案。另有生产工艺流程及分析若干,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本书是近年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部创新之作。全书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核心观念为切入点,来观照当下中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情况。作者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声为个案,全面考察其在当代北京文化市场中的传承状态、生产过程与社会效应,挖掘其对于当下民众的多元意义,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在与《公约》的对比中揭示 非遗保护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描绘出民间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有的理想状态。全书突出展示了民间文化资源介入公共文化建设的可能性,对于推进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的社会参与不无裨益。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述论》由钱永平所著,本书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2003年公约”)在UNESCO层面的发展脉络以及文本中出现的文化多样性、社区、再创造、可持续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等关键概念展开探讨。本书章从UNESCO层面,梳理了对制定2003年公约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以此了解影响2003年公约出台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努力和博弈过程。第二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及概念重新进行了阐释。第三章分析了文化遗产名录机制的选择性特征、价值评估,也分析了名录申报过程中不同社会团体的博弈及产生的影响。第四章、第五章针对2003年公约提倡的两个重要原则:文化多样性和社区
书稿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成果,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体、传承人为研究对象,以传承人为研究核心,以 抢救 为要务,尽力在传承人尚在、精力尚好的时候,抓紧时间,围绕 口述、项目实践、传承教学、综述和卷宗 等五种途径展开,通过数字化多媒体真实、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技能与知识,保留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遗留下宝贵资料。选题创新性将抢救性记录研究方法引入非遗研究领域,使之成为非遗保护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在路径和举措方面形成科学、整体、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促进重庆非遗、弘扬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