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杨贵妃, 在李白眼里是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在杜牧眼里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而在罗隐眼里,则是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 美女、宠妃、败家娘们儿以及背锅女侠,哪一个才是真的杨贵妃? 一座长安城, 在汉唐,是无可取代的帝国中枢,是王维笔下的 万国衣冠拜冕旒 ; 在宋朝,却成了边境军镇; 而在明朝末年,又沦为饥荒遍地、易子而食的人间地狱。 在温伯陵笔下,历史不再是按时间码放的记事簿,而是贯通时间、看清脉络的时代演变过程。 用他的方法来读历史,你将发现历史背后的那只手,彻底看懂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国家与个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 有人苟且偷生,有人视死如归;有人看到黑暗,有人看到光明;有人守护荣誉,有人丢掉节操。 本书总结了历史
《两宋之变》描绘了自1100年正月徽宗赵佶继位起,到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南北对峙的历史,展现了北宋帝国由盛而衰,急转直下,终灭亡,以及南宋军民步步抵抗,终立足江南偏安一隅的全过程。全书共九章,分别介绍了赵佶继位,宋联金抗辽,次汴京保卫战,靖康之耻,南宋建立,金兵南下,川陕大战,金国联齐伐宋,宋朝反攻,南北对峙等情节。本书叙事宏大,架构严整,笔法平实,从客观的角度,将北宋灭亡时军民拼死抵抗的慷慨悲歌娓娓道来。上演了一幕幕或令人拍案而起、发尽上指,或令人椎心泣血、扼腕叹息的历史活剧,引发读者关于治乱兴衰的深刻思考。 《李唐之乱》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安史之乱后,面对内忧外患,唐帝国江河日下,李唐的统治者作出了哪些决策。国家从扬弃、自信、包容和开放,走向固化、
欲破解唐朝风云变幻的迷局,要先解读安史之乱的密码。 755年,一场持续七八年之久的战乱拉开了序幕。从帝国的裂缝到崩塌,是谁姑息养奸、自食其果?是谁将唐朝推入了深渊?是谁抵挡内忧外患、艰难抗战?流血与伤痛、冒险与较量、欲望与宿命,在硝烟散去后,战乱的余波仍然在唐朝社会久久荡漾。本书以崭新视角解读安史之乱前因后果,解读大唐兴衰之路。
◎内容简介 张骞出使归来,铺在武帝案头的羊皮地图上,赫然勾绘了一片未知的领域和未知的国度,西域古国进入人们的视线。武帝的目光穿过长安的城墙,越向了大漠戈壁的边缘,这片土地终将挂上 汉 字的战旗,西域四百年的历史将从这里开始。 以汉帝国与西域古国的故事切入,将汉、匈奴、西域放在同一个时代的平面上,重点讲述汉与匈奴在西域的生死博弈。全书以历史事实为基本框架,语言风格通俗轻松,没有学术性的枯燥理论;注重故事性叙述,脉络清晰地展现西域各个古国与大汉相爱相杀相融合的历史。这不仅是西域四百年,也是 大汉四百年 和 匈奴四百年 。
◎内容简介 这是古代中国的黄金时代!300年间,有众人皆知的繁华盛世 人才辈出,万国来朝,一切生气蓬勃;300年间,有令人心痛的动荡乱局 阉党乱政,藩镇割据,王朝逐渐颓靡。 大唐是如何步入辉煌盛世,又是如何陷入混乱泥潭?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以事件为衔接,辅以丰富的历史细节描述、人物形象刻画,生动讲述大唐王朝的繁华与衰败、太平与乱战。书中从唐高祖李渊和杨氏家族的恩怨情仇、夺取江山的创业历程,到马嵬坡之变的惊天内幕,再到梁代唐兴的悲怆故事,前后涉及22位帝王,重点讲述11个关键节点,完整再现李白笔下的盛景、杜甫笔下的乱世!
◎内容简介 《何以华夏》结合天文、生物、地质考古、金石、甲骨、典籍文献等多方面的史料,通过故事性的文字还原了自地球有生物起,我们的祖先经过古猿阶段进入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再进入渔猎畜牧的氏族社会,后发展到诗书礼乐的文明社会的曲折历程,生动再现了华夏文明的诞生之路。 在长期的征伐、交往、迁徙和联盟中,一个以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华夏民族逐渐形成,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不断丰富物质资料和改善生活的同时,他们创造了文字、钱币、日历、陶器、音乐、礼俗等质朴而灿烂的古代文明,逐渐走出野蛮、蒙昧的时代,进入文明社会。
这本书从纷争、迁徙、别离讲到贸易、文化、统一,再现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动荡与交融并行、多元与变革纠缠、文学与艺术辉映的历史阶段,谱写中华大地上 分久必合 的年轮故事。 我们将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至隋文帝一统中国,续讲西域在 汉匈争夺战 之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400年伴随故事。(本书时间线接续作者第一本书《西域四百年:汉匈争夺战》)。
从一介布衣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如何走向权力的巅峰? 秦朝末年,宦官赵高当权,秦二世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自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各路义军纷纷响应。刘邦顺应时势加入义军队伍,与年轻的项羽结成盟友。刀光剑影下,秦朝灭亡,在权力的面前,势单力薄的刘邦只能选择隐忍,在鸿门宴上惊险逃脱,得项羽的分封,躲进汉中休养生息。在大将韩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的计策下,四年的楚汉之争拉开序幕,并以项羽乌江自刎落下帷幕。 刘邦登上皇位后,陪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良将却纷纷 离开 了他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孙坚创业开始,为读者讲述东吴政权从孙氏崛起,到争霸天下,再到建立帝业,最后走向灭亡的百年历程。东吴立国50余载,在三国中国祚最长。从东吴的历史出发,就能基本了解三国历史的脉络。 本书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东吴,不仅从宏观角度展开东吴百年兴亡的历史画卷,还从微观视角刻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东吴人物 英勇善战的孙坚、谋略过人的孙策、复杂多面的孙权、顶级战略家鲁肃、文武双全的周瑜、足智多谋的陆逊 正是他们筑起了这个极具开拓精神的政权。
◎内容简介 6处大型遗迹,近300张遗迹及文物照片,跨越2000余年 讲述 何以中国 本书选取了殷墟遗址、三星堆遗址、魏安釐王墓、睡虎地秦墓、马王堆汉墓、海昏侯墓等大型遗迹,讲述了它们的发掘起因、发掘过程、发掘收获以及出土文物的溯源过程,涉及88位帝王及诸侯,收录近300张照片,包括考古现场、历史遗迹、文物真貌、遗失古籍、珍贵遗存、墓穴骸骨等。让读者身临其境,从考古遗迹的视角解读中国历史,更轻松地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并还原我国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前世今生。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竟有这样一位奇男子。他前半生从军从政,与越王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终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越国成为春秋霸主,雄屹天下,在 吴越争霸 卧薪尝胆 这些惊心动魄、励志图强的词语背后,闪掠过他智慧淡定的目光与惊鸿一瞥的身影。当政治生涯正值*时刻,他却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功成身退、逍遥而去,一叶扁舟,亦商亦游。十九年中,三次富甲天下,财富巨万,却又能散尽家财,救济苍生。从楚到越,由越到齐,由布衣客到上将军,由流亡者到大富豪。他以忠事君,以勇克敌,以智保身,以商致富,曾两度官至卿相,三迁皆有荣名,让秦相李斯发出了 千载之下,孰可比伦 的感慨。这个有着完美形象和圆满人生的魅力男人,到底是谁?他就是范蠡。本书将带领读者重温2500年前的 越国复兴梦 ,感悟 商圣 范蠡的人生哲学。
唐诗的背面是 诗唐 唐诗 唐朝的诗,是每个中国人都会背几首的,但诗唐 诗的唐朝,却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的。 很多讲唐诗的书都从文学角度出发,而文学永远根系于历史的时空土壤之中,脱离历史去谈文学是虚无的。所以想要真正读懂唐诗,唐朝的历史是一定要去了解的。本书正是采用新闻特稿式的写法,参考大量基本文献,希望从一个新的角度引领读者了解 诗唐 ,从而读懂唐诗。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无论古今,人类的情感都是共通的。我们相信,若能深入古人的生活空间与书写情境,历史自然就鲜活起来。希望你能走进唐朝诗人辉煌坎坷的一生,从而读懂唐诗,共情唐诗背后这个千古朝代的兴衰起落。
◎内容简介 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至宋卫王赵昺崖山殉国、王朝落幕结束,以北宋、南宋的18位皇帝为主线,串联起宋朝300多年风云变幻、兴衰荣辱,不仅展现了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也深刻揭示了其军事上的困境与衰亡的根源。 以《续资治通鉴》(清 毕沅撰)、《二十四史之宋史》(元 脱脱、阿鲁图主持修撰)等权威史料为基础,但并未拘泥于传统史书的叙述方式,而是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剖析,结合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笔触,进行了生动的演绎。 无论是雄才伟略的开国帝王,还是无奈悲歌的末代君王,无论是热血报国的忠臣良将,还是权谋算计的奸佞小人,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严谨的历史考据与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巧妙结合,既还原了历史的厚重与深刻,又让阅读充满趣味与张力。 翻开本书,您将看到
吴钩自述少年时代便钟爱武侠小说,金庸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古龙的陆小凤系列、楚留香系列、小李飞刀系列,基本上都读过一遍以上,是武侠小说的忠诚拥趸。像所有喜爱武侠的人一样,吴钩也有过梦想自己练成绝世武功的时候。如今写这本解读金庸的小书,正是为了了却少年时的武侠情结。 金庸的小说很多都有明确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场景,很多人物也都是真实的,但小说毕竟是虚构,书中的人物距离我们的生活仍是十分遥远。吴钩从历史知识的角度,对金庸的小说进行解读,丰富我们对人物的想象,呈现一个更真实、更接地气的武侠世界。 历史是什么?是用来挂小说的钉子(大仲马)。因为有历史,才撑起了金庸小说的波澜壮阔。跟随吴钩,开启一段溯源之旅吧!
1644 年,崇祯十七年,三月,崇祯帝自缢,明亡。次月,清军入关,进据北京。是为 天下亡 。 1779 年,乾隆四十四年,经历百余年恢复发展,社会安定,人口繁盛,全国总人口突破两亿七千万。是为 天下兴 。 兴亡之间,无数平民被时代洪流裹挟,随波漂荡。 本书以关中地区的西岐之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乾隆年间的《岐山县志》等西府地方志为主,兼采其他明清文献档案,由州县之中的典型人物入手,斯文代表的生员、富甲一方的绅商、辛勤稼穑的齐民、坚守贞节的节妇烈女 通过对他们生活与命运的剖析,尝试还原君主专政时期普通州县平民的生存状态。
唐代衰落、灭亡的时候,原来臣服在天可汗周边的诸多民族政权纷纷开始了自我野心的膨胀。汉代中原政权分裂为五代十国,虽经宋实现局部统一,但是也难以恢复盛唐的政治版图。中原之外,草原、西域、辽东地区的政权各争雄长,甚至颠倒过来对中原君主加封。此环境一直延续到蒙古族入住中原,重新收服四方,确立了以汉代为中心的大帝国格局。 本书分为八章。从蒙古族的起源讲起,粗略介绍了当时天下的政治环境、蒙古族的发展、壮大。重点讲了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蒙古帝国和忽必烈的元帝国的创建、发展与稳固。
自西晋末年天下大乱,至北魏刘宋南北对峙,东晋十六国是三国之后又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其历时130多年,也打了130多年,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是中国历*为混乱的时期。 这一时期,无数种族不同、出身各异的历史人物互争雄长,逐鹿九州;阴谋与阳谋纵横,治世与乱世更替;欲望与人性交织,华夏与夷狄竞进。命运之手以血染的皇冠为饵,造就出一场波澜壮阔的旷世赌局。 本书分为两册,全面、完整、生动、客观、脉络清晰地展现了这段惊心动魄、令人无限感慨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在本书中,白痴皇帝晋惠帝、淫邪妖后贾南风、 草根皇帝 石勒、 十六国*神僧 佛图澄、五废六立的传奇皇后羊献容、 *牛十大勇将 之一的武悼天王冉闵、嗜血暴君石虎、燕国慕容氏群雄、独眼暴君苻生、前秦大帝苻坚、千古名相王猛、缔造
以往的史籍通常是这样描述三国的:战场上的铁血、杀伐背后的机谋、攻城夺寨后的狂欢、失败者的落實、一代贤良的鞠躬尽瘁、野心家与阴谋家的苟且蝇蝇 不过,历史终究是由时间的 经 与空间的 纬 编织而成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只是历史画卷中的一部分,那些看起来普通的日子和平凡人的生活才写就了历史的真实与温情。三国作为历史阶段,上承下启,有来处也有去处。在三国这个时代,人们同样离不开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离不开婚丧嫁娶、发展经济、治理社会。 本书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东观汉记》《华阳国志》《世说新语》《文选》《艺文类聚》等正史、杂史杂著、文选文集中撷取能反映三国时代生活风貌的史料,进行梳理分析,分门别类地呈现给读者。用平常的视角重新审视三国,发现它更多的细节与侧面,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本书是一部通俗历史读物。讲述的是隋末群豪四起,隐忍多年的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很快就攻占了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李渊的第二子秦王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他平定西秦霸王薛举、薛仁杲父子、大破割据山西的刘武周和宋金刚、攻灭王世充和窦建德等枭雄。天下归一后,李世民和李建成展开了血腥的太子争夺战,最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胜利。李世民继位后,对外施以武力,先后征服突厥、高句丽、吐蕃等邻国,引得四方来朝,被尊称为 天可汗 。对内选贤任能,实行科举制,改革体制机制,轻徭薄赋,严施法治,从而开启了 贞观之治 的全新历程。
本书探寻了如琅琊王氏、陇西李氏、兰陵萧氏、清河崔氏等中国历史上对国家兴亡和我们当下现实生活影响巨大的家族。追溯他们的血脉渊源,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解析他们的成败得失。 中国的世家大族虽然历经内外打击,却总是能够顺应历史的变化,不断演进、变迁和迭代。本书通过梳理中国历代世家大族的历史脉络,向读者呈现出了他们传承影响至今的重要因素 家族智慧。也就是家族的自我认知、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体系,以及对子弟培养教育的核心价值。这样的家族智慧对我们面对当下生活的种种境遇,都具借鉴意义和启发。
本书是一部有关宋代政治史和艺术史的通识读物。作者黄博围绕宋代帝王肖像的史实与逸事,看图说话,分析考辨,绘制出一幅别致的宋代政治生活画卷。全书以轻快的文笔驾驭严谨的学术主题,拥有象征意义的宋代帝王肖像,在两宋的外交往还、军事对峙中发挥了 如朕亲临 的神奇效果,更在北宋的败亡离散中,催生出一幕幕 誓死保卫御容 的动人故事,体现出帝王肖像的视觉展示对于皇权运作的重要性;同时,透过御容殿的迁转与重建,以及皇帝肖像对神仙与先贤圣人的 角色扮演 ,揭示了仪式背后皇权与士大夫、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为宋代政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全书图文并茂,彩色印刷,兼具学术严谨性与阅读趣味性。
◎内容简介 战国,中国历史上个乱世的高潮。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坍塌的分封制需要新的制度替代,时代的需求也不断催生出新的思想。大争之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切变法、计谋、征伐都是为了活下去。 本书以战国七雄为主要线索,详略得当地讲述了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间的混乱关系,分析了复杂事件的前因后果,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纷争不断、波澜壮阔的时代。 战国时期探索了中华文明的前进道路,读过战国史,才能知道大一统的中国缘何而来。
你知道吗?在宋代,燃放烟火是市民生活技艺的一种,由此出现了职业 烟火师 。 你知道吗?至少在宋代,就有比较明确的以说唱乞讨为生的 艺术乞丐 。宋代以后,有些乞丐以传统曲艺 莲花落 乞食,也就是说,当乞丐,是需要拜师学艺的。 你知道吗?现在我们常用的一种书籍装订方式 蝴蝶装 (像两只蝴蝶一样,对折起来再装订),这也是宋代人发明的 这是阅读书籍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上述这些内容,都可以在中国古代市民生活研究专家伊永文教授力作《宋代烟火:市民生活笔记》中读到。该书收录了伊永文教授写作的读史札记、专栏随笔、学术论文,文笔通俗流畅优美,每一篇作品都能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余有所收获。
《重返:三国现场》以历史、文物、遗迹为线索,通过对收藏于各大文博机构中的汉末、三国时期的文物的梳理和对全国三国文化遗迹的调研,借助 地下之材料 与 纸上之材料 的 二重证据法 ,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有趣的三国时代。历史现身说法,大过一切讲述。书中涉及古城址、古墓葬、古战场、庙宇、壁画、书法、碑刻、瓷器、漆器、钱币、兵器、建筑、服饰、饮食、社会生活、宗教、中外交往等与三国相关的诸多领域,收入400多张国家宝藏级文物及三国遗迹现场照片、手绘地图。视角新颖,图文并茂,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 看得见的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