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三千年》是美国玛雅文明研究代表人物西尔韦纳斯·莫利先生的经典之作。莫利先生通过自己在尤卡坦半岛 20 多年发掘与考察的经历,以专业的视角、流畅通俗的笔触,展现了玛雅文明的历史和面貌。可以说,本书是 部从地理、历史、天文、历法、习俗、艺术诸方面,融合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深入呈现玛雅文明的作品,也是迄今为止研究玛雅文明的 著作之一。
......
理查德·迈尔斯所著的《迦太基必须毁灭(古文明的兴衰)(精)》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记录了迦太基文明的完整历史。从它在黎巴嫩腓尼基人聚居点的起源,到作为一个地中海帝国被神化和一代传奇英雄汉尼拔的横空出世,以及与罗马之间至死方休的血战——地中海争霸的战火将迦太基的都城夷为平地,其全部属民被屠杀或者变卖为奴……文明的兴衰和 不妥协的斗争,其背后是西方逻辑下的历史进程。
《迦太基必须毁灭:古文明的兴衰》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记录了迦太基文明的完整历史。从它在黎巴嫩腓尼基人聚居点的起源,到作为一个地中海帝国被神化和一代传奇英雄汉尼拔的横空出世,以及与罗马之间至死方休的血战——地中海争霸的战火将迦太基的都城夷为平地,其属民被屠杀或者变卖为奴……文明的兴衰和绝不妥协的斗争,其背后是西方逻辑下的历史进程。
维京人留给世人的普遍印象是强大而矛盾的:他们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海盗,也是无畏的航海家和探险者;他们是勇敢的战士,也是一心求财的商人。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维京人,却令现代人着迷,频见于对英雄形象的种种现代幻想中。但我们对维京人的活动及其动机又真正了解多少?在与其他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对维京人的世界又有什么影响?从航路、关系网和散居地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侵略的角度,去解读维京人及其历史,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另一面—— 化现象的先驱。维京时代是一个大移民的时期,维京人的迁徙促进了英国、爱尔兰、法国、冰岛、俄罗斯等欧洲地区,以及拜占庭等欧洲以外一些地区的形成,也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思想、艺术、 影响以及 广泛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换、交流和融合。也因此,维京人的文化迁移及其表现形式
您是不是: 对古埃及完全没有基础知识,想了解它却不得其门而入? 有意了解古埃及文明,却因不甚清楚其历史朝代而打退堂鼓? 正考虑去埃及旅行?或者已经去过埃及,因而更想深入了解它? 不论您是上述哪种人,这本书都适合您。 另外,写作这本书时,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让内容流于肤浅,因此我相信即使您是感叹难逢敌手的“埃及通”,也能从这本书获得新知与乐趣。 总之,只要是脑子里曾经闪过“埃及”这个念头的人,我想都适合看这本书吧。 您想不想知道: 古埃及人认为进行思考的器官是心脏? 木乃伊的词源是“柏油”而不是“绷带”? 埃及某处神殿曾出土三十万具猫咪木乃伊? 木乃伊曾经多到被拿来当火车燃料以及肉品包装纸? 埃及艳后之所以迷人,其实全靠她一张嘴……的声音?
《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全新解读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之后的世界史,令人眼界大开的科学解释,真正全球高度的研究成果,为青少年树立了解世界的全新认知,为成年读者开辟看待全球化的颠覆窗口。 《1493》兼具历史性与启发性,打破了一直以来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对全球化的刻板印象。当下的历史教科书中,对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这一事件只有短短几句描述,对美洲大陆历史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而在查尔斯?曼恩笔下,1492年,哥伦布登上了美洲大陆堪称当下全球化问题的源头,是恐龙灭绝后最重要的事件。“哥伦布大交换”使神秘的美洲大陆与其他独立的大陆之间产生了混乱的交流与碰撞——美国独立与疟蚊,英国工业革命与亚马孙的橡胶,美洲白银和明朝灭亡的加剧……种种看似无关的事件,却隐含着紧密的联系。也正是这些事件加速了现代世
本书卷记述的是公元69年的事情。第2卷记述的仍是公元69年伽尔巴死后几个月里的事情。第3卷所记述的仍是公元69年间的事情。第4卷记述了主要是公元70年的事情,但其中有关维斯帕西亚努斯和维提里乌斯两派之间内战的部分还是公元69年的事情。维斯帕西亚努斯即位后,则是公元70年的事情了。在这一年里,担任执政官的就是维斯帕西亚努斯本人和他的儿子提图斯。第5卷所记述的仍是公元70年的事情。
美国华盛顿邮报1995年12月31日评选出人类文明史上第二个一千年(1000-1999年)。最重要的人物与事件。其中千年来的头号人物是成吉思汗,最重要的发明是源于中国的印刷术。 一人一事的对比甚为有趣:一个体现了战争,一个体现了和平;一个从政治、军事、民族心理上深深地影响了欧洲,一个从文化、教育手段、观念上深刻地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 成吉思汗创造了历史,印刷术改变了世界。 人类历史上版图的国家,不是罗马帝国,不是英帝国,也不是俄罗斯帝国,而是由中华民族的蒙古族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25年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2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4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数目达六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的国家---蒙古帝国。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
《海市蜃楼中的帝国(丝绸之路上的人神与神话)》主要论述了亚历山大大帝至1440年期间丝绸之路沿途人员的流动与神祇的传播,以及该地区中湮没的帝国。全书共七部分:导言、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发现的时代、佛陀和旅行家、神祇也是游牧民、大刀与经书、蒙古式的和平、结论。书后跋语为译者耿昇对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概述(截至2004年)。本书由F·-B·于格、E·于格著。
16世纪的日本正处于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本书以家族为单位,介绍了32位战国大名及156名战国武将。他们在混乱迷离的时代,建功 立业,青史留名,留下无数传奇故事。 天下布武的织田信长,开创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奥州霸者“独眼龙”伊达政宗,“义理圣将”上杉谦信……他们的生平、功绩数百年后仍让人津津乐道。 本书配以精美的插图,收录了188位活跃在乱世的日本战国武将!
《海市蜃楼中的帝国(丝绸之路上的人神与神话)》主要论述了亚历山大大帝至1440年期间丝绸之路沿途人员的流动与神祇的传播,以及该地区中湮没的帝国。全书共七部分:导言、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发现的时代、佛陀和旅行家、神祇也是游牧民、大刀与经书、蒙古式的和平、结论。书后跋语为译者耿昇对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概述(截至2004年)。本书由F·-B·于格、E·于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