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 中原 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 中原的中国 慢慢扩张变成 中国的中国 ,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 东亚的中国 ,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 亚洲的中国 ,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 世界的中国 。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
能够从灾难中总结吸取教训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史无前例的 文化大革命 是国家民族的一场大灾难。但*为什么要发动这场 文化大革命 ?国家主席刘少奇为什么被诬陷致死? 接班人 林彪为什么要叛逃?显赫一时的 四人帮 为什么变成了阶下囚?------本书都予以详尽研究解答。该书理顺了 文革 十年混沌一团的历史线索:讲清了 文化大革命 的来龙去脉;剖析了 文革 十年中的失误、弊端、错误;揭露了 文革 中形形色色的假、丑、恶现象;找到了 文革 中正确不能抗拒错误的原因;揭示出 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形成、发展、终结的历史必然。它对 文化大革命 作了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论述,并以 文化大革命 的惨痛教训教育后人,是一部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可读性较强的专著。
《宋朝的腔调》选取两宋时期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19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爬梳剔抉了流传下来的大量历史资料,集宋代文人评传与诗词品读鉴赏于一体,讲述了这些文豪们坎坷曲折的成长经历及艰难险阻的官道仕途,既有感人至深的趣味故事,也有扼腕痛惜的辛酸遭遇,读来发人深思又饶有趣味。 还撷取了文豪们留存于世且经久不衰的名诗佳句为解读案例,娓娓道来,即兴评价,条分缕析,要言不烦,准确恰当,是一部价值极高的宋代诗词鉴赏书。
各种形态的历史,都可能提供我们意想不到的资粮。古人每每希望在特定的事情上得到前史的启示,但除了期待历史帮助我们在特定事情上成功,同时也应强调,读史如何提升人们整体的心智能力 心量。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 什么是中国人 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 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 边缘 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 他视 华夏 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 华夏边缘 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
赵汀阳的 思想小品 ,一个 实验性的文本 ,由三篇长文构成,分别是《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和《渔樵为何论古话不休》。作者以一种 哲学与诗 的方式来论述他的历史哲学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理解:历史乃中国精神世界之根基,中国文明之所以始终以历史为本,在于把历史变成了方法。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或关键意象是山水和渔樵耕读。作者尝试提出一种 渔樵史学 ,认为虽然在学术性、丰富性和可信性上远远不及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太史公传统,但渔樵的论古方式提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有着形而上深度的历史方法论,尤其与一种文明的生死问题密切相关。
尽管历史学家很早就开始探讨历史人物的感受,但直到最近二十年,他们才找到系统化处理这一话题的方式,即情感史的研究。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也带来更多反思。 《什么是情感史》是由两位情感史研究先驱合著的简明导论。全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情感史的缘起、理论、方法、意义,并穿插了诸多生动有趣的案例。不仅说明了情感史的基本研究对象和流派,还讨论了情感史与神经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广泛交叉和应用。任何对情感的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将发现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引人入胜的入门指南。
本书讨论的重点是中国历代皇朝的中外关系,包括:一、中国与其他国族的互动;二、中国本部与边陲族群的互动;三、中央政权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四、社会上层与下层的互动;五、市场经济网络的运作;六、文化学术层面,主流 正统 与 异端 的挑战者之间的互动。 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 中国 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这一个出现于东亚的 中国 ,有其自己发展与舒卷的过程,也因此不断有不同的 他者 界定其自身。 许倬云
避讳学是研究中国历史所不可缺少的知识,因为在辛亥革命前,遇当代帝王或所尊者之名时,必须回避。但各朝所讳不同,避讳方法也不一致,因此史书上常有因避讳而改易文字的地方,甚至改变姓名、官名、地名、书名、年号等。《史讳举例》是陈垣先生在避讳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举了80多例,分析并说明了历代避讳的种类、所用的方法及其利用,以及与避讳有关的问题,言简意赅,学术水平很高,同时亦不失为一本较好的普及性读物。本书以中华书局1962年重印本为底本。
以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成果及思考取径,结合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等所学科研究方法,王明珂教授对中国北方早期游牧社会 汉代的匈奴、西羌,以及鲜卑与乌桓 进行了考察。主要探究了三大游牧部落的环境生态、动物生态与饲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游牧与定居人群关系等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汉帝国的交往互动。 游牧者们看似 自由 的抉择,乃是在一种生存境况下 不得已 的生存选择。族群的发展并不能以高低为论,而是一种基于环境、内部社会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王明珂教授通过精细的史料梳理与辩证论述,希望以此形成对族群历史关系的新认知,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地方与无地方》是欧美人本主义地理学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影响十分广泛。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论著,也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本著以现象学为基本方法论,从经验的视角着力刻画 地方 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并批判性地指出人类生存场所遭遇的 失根 危机与可能面临的命运。同时,该书提出的地方的 内部性 与 外部性 术语对学界的影响尤为深远。本译著译自2008 年的重印本。作者在其中增加了一篇新的前言,着重介绍 地方 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当时出现的变化,并指出新千年以后的全球旅行与商业形态虽已不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 地方 依然是人本主义地理学认识并解释世界的关键出发点。与此同时,这篇前言也道出 无地方 这一术语的内涵演进,即 无地方 与 地方 已不再呈现为尖锐的对立状态,反
作者详细叙述了晚清*重要的六位大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的活动与生平,及其六位对晚清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影响。借此来论述晚清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国内同光中兴与洋务派倡办洋务两个过程。
《资治通鉴》 网罗宏富,体大思精 ,*生前读了十七遍,赞叹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张国刚教授反复研读《资治通鉴》,深得其精髓,对书中重要人物的命运沉浮、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深入挖掘其中有关修身养性、治国理政、为人处世、选人用人、家风家教等方面的历史智慧和现代启示,而成《资治通鉴启示录》。 《资治通鉴启示录》,不仅系统呈现秦汉、隋唐两段大一统的辉煌,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三段分裂混乱的曲折,而且深刻剖析改革中的刚性与柔性、人生职场上的进与退、军事斗争中的奇与正、权力平衡中的轻与重、驾驭部属时的宽与严、政治生涯中的方与圆 是人生成长各个阶段的***书。 全书分 周纪 秦纪 汉纪 魏纪 晋纪 宋纪 齐纪 梁纪 陈纪 隋纪 唐纪 后梁纪 后唐纪 后晋纪 后汉纪 后周纪 八个部分,每
本书是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理论著作。2010年出版的第二版列入了蕞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历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乃至人类学的角度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作者首先简要论述了诸如 族群 民族 等关键概念的不同定义,然后评述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中的主要理论贡献和现存的学术成果,进而全面地考察了有关民族主义概念的理论、意识形态和历史的学术分野和分歧,以及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解释范式。 本书系统地剖析了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及西方理论流派关于此的主要争论,融会各种流派对民族主义的解释的同时展现自己的观点,承前启后,被认为是民族主义研究无法绕过的一本综述性理论著作,也是对民族主义这一跨学科研究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和研究者不可错过的经典佳作。
本唐温大雅撰《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是目前存世早的起居注,记载了李渊隋大业十三年(617)五月从太原起兵到义宁二年(618)正式受禅建唐三百五十七日的历史经过。温大雅曾任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多预机密,其所撰《大唐创业起居注》不但详细记录了李渊起兵经过,还包含了起兵、称帝时的祥瑞符谶、与李密、突厥的交涉,以及禅让前后的表章诏书等,是目前关于李唐建国重要的手史料。 《壶关录》,唐韩昱撰,是记载李密事迹的杂史,保存了李密、祖君彦、徐鸿客等人的事迹,以及以李密名义发布的檄州郡文、与唐高祖往来书信等文字多篇,内容与《大唐创业起居注》多可相互发明。 复旦大学历史系仇鹿鸣教授整理《大唐创业起居注》,以《秘册汇函》本为底本,通校《学津讨原》本、善耕顾氏文房抄本、黄丕烈校本、吴翌凤抄本、《藕香零拾
本书考察了关于历史和历史学性质的思想的深刻变化,以及自 19世纪专业历史学出现以来作为其基础的基本原则的发展,描述了二战以后新的社会科学如何改变历史学,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想对历史学的巨大挑战,并得出结论:当代的历史学正从经典的、宏观的形式走向微观史、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本书是新版,增加了题为 21世纪初的回顾 的后记,考察了从后现代主义向新的社会科学方法的进展,特别注意文化因素和全球化问题。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的英文原版初版于1974年。作者以明实录、明人奏疏笔记、明代地方志等史料为基础,充分吸收了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欧美、日本的研究成果,对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与税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黄仁宇是对明代财政政策作出全面说明的人,对许多新发现的细节性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历史性透视。
社会理论对历史学家来说有什么用?历史学对社会理论家又有什么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史学家,伯克在此书中对这两个乍看简单的问题作了清晰有力、影响深远的回答。这个经典文本的第2版作了修改和更新,伯克重新检讨了历史和社会科学这两个领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近几十年间的初步交汇。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第2版将会通过挑战对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之角色的当下定位,继续激励学生和学者跨越学科边界。
本书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义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亦可视为作者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作者认为,近人治学,都知注重材料与方法,但做学问,当知先应有一番意义。意义不同,则所采用之材料与其运用材料之方法,亦将随之不同。故本书实乃钱穆先生对历史研究之意义的阐述,然后再从意义来讲研究方法。作者在序中言,此书可另名为 中国历史文化大义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中国封建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6)》是瞿同祖先生部社会史研究著作,作者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就是整个周代,在此基础上,以封建社会的全部社会现象为讨论的对象,注意其整体的社会结构及功能,分析封建社会的形成以至崩溃的过程,深刻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封建阶级、封建政治等,解剖封建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及彼此间的关系。 《中国封建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6)》共八章:章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完成,第三章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第四章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第五章封建阶级,第六章封建阶级(续),第七章封建政治,第八章封建的崩溃。
《新序》是西汉刘向编纂的先秦至汉初的历史故事类编,共十卷,166个条目。书中材料多采自《吕氏春秋》、《韩诗外传》、《荀子》、《庄子》、《韩非子》、 春秋三传 、《国语》、《战国策》、《史记》等,有些是摘抄,有些则出于刘向的 弃取删定 ,故有不少出入。刘向编纂此书目的是以古人的成败得失为本朝治政作昭鉴,集中体现了他德治仁爱、任用贤人、崇谋尚义等政治思想。
本书作者 旨求通俗,义取综合 ,从中国的社会文化演变、传统的政治教育制度等多个侧面,融古今、贯诸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之特质、症结、演变及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巨大影响,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精彩剖析。
本书为党史专家李东朗教授多年来研究若干党史问题的心得,由 延安时期研究 长征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 辑外 四部分组成。全书共15篇文章,深度论述了遵义会议,长征,毛泽东与延安时期的学习哲学运动,中共七大,延安整风,张学良、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中的国共两党地位变化,第四次反 围剿 ,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演变等中共党史上的重大问题。 作者梳理与挖掘了这些问题以往研究之不足或忽略之处,一一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本书以新观点、新材料为主,以史料、史实为依据,审慎考辨,深刻辨析,严谨立论,行文生动而有说服力,体现了中共党史研究方面的颇多新意和成果。